「新網師人一日敘事20220820」滕衛:我手寫我心

新網師 發佈 2022-08-23T18:18:51.068661+00:00

已經是夜晚22時30分了,這平凡的一天也要拉下帷幕了。夜晚是值得歌頌和讚美的,人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最有可能回歸到自己的心靈深處,才會最有可能深刻又客觀地省察自己的一天。


已經是夜晚22時30分了,這平凡的一天也要拉下帷幕了。

夜晚是值得歌頌和讚美的,人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最有可能回歸到自己的心靈深處,才會最有可能深刻又客觀地省察自己的一天。

我得感謝已經過去的很多個夜晚,我那幾十萬字的教育隨筆都是在我臥室床頭邊完成的。而今天,我繼續著這樣習慣性的動作,是為了要完成早在20多天前就搶到手的新網師一日敘事的任務。

實話說,這真是一個平凡的日子,沒有什麼值得格外書寫的事情,也不曾遭遇了什麼重要的人物。是的,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一日。但是書寫平凡的生活,卻也已經成為了我的日常,所以,波瀾不驚處自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體驗和收穫。

我手中的筆寫下我心中的語,這是一個平凡的書寫者最為樸實的省察與自知。


01

昨天晚上就開啟了懷特海《教育的目的》的閱讀之旅。

書的開篇部分關於教育目的的陳述就足以令人振奮到手舞足蹈,作者對於理解的深刻洞見以及對於碎片化知識深重危害都進行了獨到的闡釋。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部值得深入啃讀的經典書籍。想到這也就不會覺得奇怪,新網師現任執行主任郝曉東老師單單這本書就講了整整四年。

但是,今天在繼續閱讀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一直以來自己所記錄的所謂讀書筆記與心得是否就是懷特海所說的「呆滯的思想」?自己對於知識的理解是否做到了與生活、生命的深度融合?自己已經所學到的經驗是否經得起實踐與時間的檢驗?

之所以會有上面的叩問,是源於自己最近對於整個暑假以來在閱讀方面的梳理與復盤:暑假閱讀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可是當我把已經讀完的三本書放進書櫃的時候,我只是覺得書只是讀了,似乎還是什麼收穫都沒有,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啃讀。

懷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已經告誡我們:


食古不化不僅僅毫無幫助,而且危害極大。我提醒自己要警惕,雖然已經患了這種病,但還是提早治療的好。知識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少即是多就是此理。

所以,我提醒自己閱讀的腳步要慢下來。追求進步的腳步也要慢下來,快有的時候不一定就是好的,穩步才能前行。

02

午休完畢後已經是下午15時了,於是打開新網師課程釘釘群,針對課程講師王輝霞老師布置的問題導讀開始研讀課標。

新網師選課今天才算是正式結束,所以嚴格來說我們本學期的課標研讀也算是才真正開始。今天的導讀問題是關於英語課程性質的思考,需要輔之以具體教學實際加以說明。

雖然不是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了,但是回答好這個問題卻不容易。理論知識只有在具體課例中得到驗證才能真正活起來,而不是一堆令人窒息的思想負擔。

在書寫答案中,我還是有意無意地用理論去解釋理論,具體的實際教學還是難以運用起來。

究其原因,現在反思起來還是自己的教學太過隨意化,教學脫離了教育教學的規律,是沒有教學理論指導下的盲目試錯。

所以,自己的問題還是那個老問題,理論和實踐隔著一座山。

怎麼翻越這道山呢?其實,答案我也是知道的,圍繞自己的問題深入「啃讀」課標,用自己的語言闡釋課標、在課堂實踐中運用課標,才能打通課標與教學實踐「最後一公里」,才能讓課標理論真正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還需要繼續學習理論,還需要繼續實踐理論,簡言之,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做中學,學中做,做學作合一。

03

工作室原本通知的一個線上課例研討會因為其他事情推遲了,所以晚上的時間突然間覺得又寬裕了起來。

我想到自己9月1日需要承擔視頻講解《教育目的》這本書的第七章內容,索性就決定提前閱讀並錄製好視頻,以防開學第一天太忙而沒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任務。

第七章也是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大學及其作用。開始默讀的時候我才發現我高估了自己的水平,我竟然讀不懂作者在表達什麼意思!更不要說與作者、與自己對話了!看來,想今天完成任務是不太可能了。

我再試著出聲把這一章完整地讀上了一遍,確實比默讀有了一點收穫上的顆粒感。但是讀完一遍就用時近一個小時了。如果不能深入讀懂內容,是沒有勇氣去完成視頻講解任務的。所以,只好擱置待到明天完成了。

洗漱完回到臥室床頭旁,已經是晚上22時30分,於是開始動筆記錄這平凡一日的所行所思所感。寫完這句話的時刻已經是23時50分了,已經很晚了,就此擱筆吧!

晚安,新網師人!

編輯:吳文琴

審核:張守蘭 覃曉玉

點讚鼓勵作者,分享傳遞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