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建設:申報專利22項 從建造走向「智」造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2-08-24T08:43:58.107119+00:00

中新網南京8月22日電「我們在這裡成功打下86根超深超大直徑鋼管柱,建起長達7000多米的超厚超重地下連續牆,應用了很多新技術和新工法。」

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一期工程建設現場。 李雨陽 攝

中新網南京8月22日電(谷華 梁智 夏偉)「我們在這裡成功打下86根超深超大直徑鋼管柱,建起長達7000多米的超厚超重地下連續牆,應用了很多新技術和新工法。」22日,中國能建葛洲垻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地下空間總承包項目部副總經理崔雨軒介紹。

八月的南京,持續高溫天氣,在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一期工程建設現場,建設者們冒著高溫進行施工作業,一座規模宏大的現代化地下城市空間逐漸顯露雛形。

航拍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一期工程。 郭一儂 攝

由中國能建葛洲垻集團投資建設的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一期工程,是亞洲在建規模最大的單體地下綜合體,項目占地面積29.66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地下建築面積85.1萬平方米,項目最深為地下七層結構,基坑最深處為地下50.8米。同時,該項目距長江最近距離僅600米,區域內地下水豐富,是典型的富水軟土區,整個項目建設好比是在「豆腐」中建「宮殿」。

該項目自2017年開建以來就備受業界關注,其規模之大、難度之高在國內地下空間工程領域罕見。項目建設者創新工藝,以超深超大直徑鋼管柱、超深超厚地下連續牆、超大超深承載力鑽孔灌注樁的成功施工,不斷刷新行業紀錄,成為國內地下空間建設領域的標誌性項目。

地下連續牆鋼筋籠吊裝。 李雨陽 攝

「一般來說,對於逆作法深基坑,常規施工會採用鋼管樁作為永久支撐柱,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項目首次採用超深超大直徑鋼管柱。」崔雨軒介紹說,這些超深超大直徑鋼管柱長53.38米,基礎樁長度30米,單根鋼管柱重量約32.07噸。鋼管柱安裝垂直度要求為千分之一,每一根鋼管柱就好比一個巨無霸,要將巨無霸準確地「見縫插針」,就得用「繡花」功夫。

據了解,項目部首先在場外做試驗,試驗成功後,才開始正式施工。在下放鋼管柱的過程中進行可視化監測,發現偏移情況及時進行微調,保證鋼管柱垂直精度達標。最終歷時一年時間,86根鋼管柱全部安裝到位,平均深度達到80多米。

「4年時間完成1513幅地下連續牆建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中國能建葛洲垻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地下空間總承包項目部技術部副部長付玉超說,地下連續牆就是在地下築成一道連續的鋼筋混凝土牆壁,作為截水、防滲、承重、擋水結構。

中國能建葛洲垻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地下空間總承包項目部總工程師羅禎皆介紹,一幅寬6米、厚1.5米、深度超過70米的地下連續牆,其鋼筋籠重量達到217噸,由於是向地下建設,異形槽段較多,施工難度非常大。

超深超大直徑鋼管柱。 郭一儂 攝

為了突破這一難題,項目技術團隊找專家、寫方案、跑工地,不斷攻堅克難。經過大量的考察研究,創新採用TRD等厚水泥牆工法、CSM雙輪銑水泥土連續牆工法、RJP大直徑超高壓旋噴工法等一批新工法、新工藝。歷時4年時間,總長度達7262米的地下連續牆終於完工,又穩又牢地架構起地下空間。

「該項目的新技術和新工法應用占比達70%,是名副其實的智慧建造。」羅禎皆說,經過5年的研究建設,中國能建葛洲垻集團申報相關專利22項、編寫論文25篇,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為建築領域的「國之重器」獻智助力。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加強南京江北、江南之間的軌道交通聯繫,支持南京長江經濟帶及江北新區城市更新建設,對江北新區打造「三區一平台」、建設「兩城一中心」具有重要意義。(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