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屋頂瓦松一命亡,老少搬家不用想」,何意?瓦松是啥?

娛樂圈有料到 發佈 2022-09-02T18:47:06.881952+00:00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指的是那些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在坊間廣為流傳的話語,很多俗話,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的,涉及的範圍和領域,極其廣泛,其中有這麼一類俗話,是關於古人「衣食住行」中的「住」

從古至今,人們對住房非常重視,房子不僅僅是人們的棲身之處,給人們提供遮風擋雨的地方,同時,房子也承載起一個溫馨的家。古人認為,房子要住得舒適,因此有了陽宅風水,而在此之前的基本要求,是房子要住得安全。

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話,便是關於住房安全的,叫「屋頂瓦松一命亡,老少搬家不用想」,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其中所說的「瓦松」,又指的是什麼?

在我國的傳統民居建築中,瓦房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據考究,在西周以前,智慧的先民就已經發明並開始使用瓦片了。

瓦松,顧名思義,指的是瓦房上的「松」,這種植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松樹,而是一種非常小型的景天科草本植物,由於喜歡陽光,經常出現在房頂瓦片上生長,同時形狀像松樹,因此得名瓦松。

瓦松在我國的分布很廣泛,由於如今人們住瓦房的少了,很多年輕人並不太認識,而舊時居住過瓦房的人們,對瓦松這種植物,會覺得非常親切。

當然,各地俚語中,對「瓦松」的稱呼各有不同,有稱其為「瓦星星」、「瓦蓮」、「太歲草」、「旱不死」等等。

瓦松由於出生平凡,甘於平凡的同時,生命力極其頑強,和松樹一樣,能夠抵禦艱險的環境,瓦松不懼熱、不懼寒,能夠忍受零下二十五度的低溫和零上四十度的高溫,因此代表著一種樸實、奮鬥的精神,深受人們的喜歡,很多詩人歌頌瓦松。

唐朝是一個詩歌的朝代,而唐朝的第十九位皇帝唐昭宗,在詩歌中就曾這般描繪瓦松帶來的古樸,幽美的意境——「華省秘仙蹤,高堂露瓦松。葉因春後長,花為雨來濃。影混鴛鴦色,光含翡翠容。天然斯所寄,地勢太無從。接棟臨雙闕,連甍近九重。寧知深澗底,霜雪歲兼封。」

除此之外,瓦松還是一味藥材。

言歸正傳,這句俗話「屋頂瓦松一命亡,老少搬家不用想」,則告誡人們瓦松的另一個功能,那便是通過瓦松來分辨房頂的牢固程度。之所以瓦松能體現這一功能,是與瓦松的生長習慣、房瓦的構造布置,密切相關的。

房頂之所以能長瓦松,是鳥類的功勞,鳥類通過吃食瓦松的種子,無形中幫助瓦松播種。還有,房頂瓦片之間,會存在一些細小的孔縫、灰塵泥土,為瓦松的成長提供基質。瓦松的根系很淺,因此瓦松的生長,本身不會傷害到房屋。

相反,如果房頂出現了漏縫,反而會影響瓦松的生長。一來瓦松不耐澇,如果房頂出現了漏縫,產生了積水,則會將瓦松澇死,二來瓦松根部不可暴曬,如果房頂出現漏縫,導致瓦松根部暴露,則整棵瓦松則會被曬死。

古人通過這一細微的觀察,發現了其中的關聯,於是才有了這句俗話:「屋頂瓦松一命亡,老少搬家不用想」。

通過上文解釋,整句俗話的意思很淺顯易懂,如果房頂的瓦松,原本生長得好好的,突然間就死了,則可能房頂房屋結構發生了改變,需要多加注意。俗話的後半句為了增強整句俗話的警示作用,會採用誇張的表現手法,雖然不一定要老少都搬家,但是也要多加留意,如果真的房頂出現了漏縫,則要及時的修補。

以上,便是整句俗話「屋頂瓦松一命亡,老少搬家不用想」的解釋,可見,俗話並不是空穴來風,是人們的生活經驗總結。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