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交易中心內部人員虛構合同 有人「被房東」了

看看新聞 發佈 2022-09-02T19:04:10.575944+00:00

然而就在不久前,蔣先生偶然發現,交易中心的系統信息顯示,在自己和父親的名下,竟然有三份住房租賃合同已經登記備案。

最近,市民蔣先生向看看新聞Knews反映,說他今年1月份,前往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產證。當時曾經提交過自己和父親的全套身份信息。然而就在不久前,蔣先生偶然發現,交易中心的系統信息顯示,在自己和父親的名下,竟然有三份住房租賃合同已經登記備案。事實上,這些合同載明的房產,不論是和自己還是和父親,全都毫無關係,自己是「被房東」了;而這些虛假的合同之所以暴露出來,也完全是巧合,是因為父親要辦理退役軍人優待證;結果申辦過程中,在關於個人收入和財產的調查環節中,被查出了名下這三套房。如果不是系統大數據的互聯互通,「被房東」就將深藏不露、無聲無息。

2022年1月8日,蔣先生和父親去水電路上的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手續。期間,蔣先生和父親相繼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證,辦理完業務就離開了。8月28日晚間,蔣先生父親在辦理退役軍人優待證的時候,發現在隨申辦後台,蔣先生名下有一份上海市住房租賃合同,而其父親名下則有兩份合同。

蔣先生說,這三份租賃合同中的房屋地址分別為金山區學府路、嘉定區慈竹路和虹口區廣靈四路;三套房屋均與蔣家無任何關係,承租人也壓根不認識。但正是因為三份合同所顯示的租金收入13800元,影響了蔣先生父親優撫證的申請。

有人虛構租賃合同,目的何在呢?蔣先生個人認為,這三份虛假合同,其實是被人用來辦理居住證的。

蔣先生認為自己"被房東",原因是有人內外勾結,為他人辦理"來滬人員居住證"。蔣先生說,自己因為工作關係,對辦理"居住證"有所了解,居住證的前置條件,恰恰就是要將自己居所的房屋租賃合同在房地產交易中心備案。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比如說房東不願意去備案,那麼就會造成居住證無法辦理。房東不願意配合辦理居住證,人為給租客辦證造成障礙,社會上多有詬病。但這並不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重點,和蔣先生一樣,在這個案例中,真正讓我們感到震驚和憂慮的:是在房產交易中心這樣一個大量掌握市民隱私的權威部門,怎麼會有如此嚴重的侵權事件發生,而且這類權威部門一旦出現問題,給市民個人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蔣先生父親是辦理優待證出了問題,換一個場景,更嚴重的問題並非不可想像。

事發後,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派出工作人員到蔣先生家登門道歉。對於出現虛假合同,中心解釋說這是外來派遣人員個人所為,作假的目的只說是為了幫助朋友,具體用途不明。

蔣先生說,自己的父親是一名老軍人,一輩子最看重的就是軍人的榮譽,如今卻在申請優撫時被系統顯示隱匿收入未申報,老先生實在是無法接受,為此一家人必須討個說法,追究涉事人員的責任。

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受理科科長夏女士說:「我們的確是派遣的勞務人員,包括我們今年都是在正常對外招聘,外派勞務人員,這個公告在虹口發布上面都有的,因為我們在編人員的編制人數,沒有辦法應付我們的所有工作內容;昨天包括我包括我們的負責老師,都是到您父親那邊去了,我們跟(涉事員工)兜底問下來的,他一直的說法就是,我是幫我朋友的忙;他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所以他的行為也是被我們正常複查過程中發現,這個人員也是在我們這裡很長時間,也可以算是一個老員工了,我們本身在自查時候發現這個情況的時候,不用說你們了,我們也很震驚,他怎麼會,其實一直是一個非常,我們還挺信任他的一個工作人員;我們跟他多次談話,他的說法就是,我也不知道我朋友是拿來幹什麼的;實際上這個人員我們已經辭退了,他不在我們這邊工作了。」

房產交易中心,是記錄市民個人信息最完備的機構之一,卻在個人信息的保護及管理上出現了嚴重的漏洞。對此,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表示,他們會舉一反三,彌補漏洞。

虹口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辦公室主任姚黎輝說:「我們行政業務可能在民事領域方面用途比較多的,具體派什麼用處我們也不是很清楚;第一個人員管理從案件受理,材料要進一步自查,第二個人員管理,思想建設方面,加強工作人員這方面規範的意識;從人員管理方面,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這個事情我們也和當事人進一步溝通,希望在下一步妥善把這事情處理好,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浩亮 攝像:陳瑋 實習編輯:高佳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