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熱帖:孩子的哪些話震驚了你?真是萬萬沒想到

父母堂 發佈 2022-09-03T03:58:52.765895+00:00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自創建以來,有7千多個回答,獲得了1億多瀏覽量,最近,它又一度飆升到了時實熱榜第一!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自創建以來,有7千多個回答,獲得了1億多瀏覽量,最近,它又一度飆升到了時實熱榜第一!

這個話題就是——「孩子的哪些話震驚了你。」

人們在這個話題下發現,7千多個回答中,小孩子總有奇奇怪怪的可愛。

無數疲於在現實中奔命的成年人在這裡汲取遺忘的想像力,重拾對這個世界最初的美好印象。

孩子的那些被上萬人點讚的「金句」,也隱藏了一個成年人苦苦追尋著的困擾他們生活難題的答案。

如何保有邊界,如何面對親人的死亡,如何誠實面對自己的情感,成年人震驚於「孩子話」的時刻,也是迷茫的自己靈光一閃,恍然大悟的時刻。

有時,孩子比成年人睿智,困擾成年人的難題,答案就在小孩子那裡。

1

孩子面對不公時

理所當然地自我捍衛

孩子總是樂觀,因為他們天生就會反駁悲觀。

@shine霖霖說,在小區里遇到一位大爺,看到她懷著二胎,帶著3歲的女兒在玩,用無聊又常見的方式逗她的女兒:

「小姑娘,等你媽媽生了小寶寶,就不要你啦!你媽媽生了小寶寶,就喜歡她,不喜歡你啦!到時你就沒人要了哦!」

生氣的她還在醞釀著準備說點啥,女兒先脫口而出:

「老爺爺,你有弟弟嘛?你有妹妹嗎?你媽媽有了他們就不要你了嗎?」

成年人比孩子更怕和別人發生衝突,不與人衝突,自有成年人自己的考量。但當過於避免衝突,也喪失了合理反駁的能力,讓自己陷於低自尊的無能感中,在心裡一直過不去。

在孩子這裡,他們天生有自己的「邊界」,不容侵犯,可以毫不猶豫地反駁一切非理性的想法。

@伽椰子姐姐 高二時和小學二年級的表弟在餐廳排隊時,聽到隊伍前面,一個小女孩因考試沒考好而被媽媽數落:「長大後就只能做個服務員,天天伺候人,丟死人」。

她當即在心裡翻了個白眼,在心裡憤憤不平。

沒想到,表弟堂堂正正站出來反駁說:

「阿姨,我覺得你說得不對,我的媽媽就是一名酒店的客房服務員,可我覺得我的媽媽品德很好,也很聰明,把家裡打理得很好,把我照顧得很好,對待工作也很認真,我想沒有哪份職業是有高低之分的,只是有人內心很卑鄙,所以看什麼都是被逼的。」

網友@迷路的小姑娘,有個兩歲的女兒。連爸媽的「非理性觀念」都懟。面對親生父母的:「世界上沒有人比我對你更好了哦。」直接來一句:「那可不一定。」讓人有覺得好笑,又傷心,又放心,孩子長大後看來是不會輕易被渣男PUA的了。

孩子初生牛犢不怕虎。

當別人遇到不公對待時,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竟然會是孩子。@袁華快叫校長說,自己三歲的女兒在商場看到有一個小朋友搶了另一個小朋友的滑板車,衝上去推開那個搶車的小朋友,說:

「不要玩別人的花瓣,那不是你的。」

只見搶人滑板車孩子的母親在風中凌亂。

孩子能為路人拔刀相助,對自己的媽媽更是護內。

網友@麥媽 有一位「雙標」的老公,逢年過節,只准她和他回老家,卻不准她回自己娘家。5歲的小人實力護媽:

「為什麼你可以帶你媽去看你姥姥,我就不可以跟著我媽媽回去看我姥姥?」

這件事過去了9年,孩子他爸也成了前夫,但孩子當年鏗鏘有力地為自己發聲的樣子,她仍然記在心裡,印象深刻。

面對那些讓他們覺得受到冒犯的事情時,有的孩子毫不猶豫地有著最原始的反應,來反駁那些非理性的言論。值得成年人學習如何對自己寬容。

雖然成年人恐怕當場仍然說不出口,卻可以至少讓我們在心裡,對自己的內在小孩說:對方說的是錯的。

2

無法面對的親人死亡,

孩子有最浪漫的解釋

死亡對許多成年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事,要麼壓抑,或是燒掉去世之人所有的遺物,將悲傷埋入心底。

網友@段默 有個表弟6歲,他的爺爺去世了,家裡人都十分傷心,一天傍晚,他帶他去散步,天空還有殘餘的一絲光亮,星星開始在夜幕中顯現,他的表弟突然指著最亮的一顆星星說:「你看,那顆星星是爺爺。」

親人的去世,其實他們都懂,網友@毒菇水水 說,兒子兩歲時,自己的媽媽因為惡性腫瘤住院,半年後不治身亡,在醫院去世。她以為兩歲的兒子不懂什麼,但有一天在小區里玩時,有一個老奶奶問他姥姥怎麼沒陪著你,他說:

在媽媽面前,他沒有表現出悲傷,若不是陌生人問起,她都不知道兒子小小的身體裡裝著這麼多的事。

過了段時間,他突然說起:「我要重生!」@毒菇水水 問他怎麼重生?他說,從樓上跳下去不就行了,嚇得她汗毛豎起,嚴厲教育他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真的可以重生,為什麼姥姥沒有再出現過,為什麼我們還會這麼傷心?

兒子委屈地哭了,說想姥姥了。並說:「媽媽我知道你沒有媽媽了,以後我當你的媽媽吧。」

孩子7歲時,她胃病犯了,看到媽媽難受喘不過氣來的樣子,孩子擔心她會死去,第二天,見媽媽好轉,說自己昨天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媽媽我們每個人都會死的,但是我們決定不了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所以你不要害怕,媽媽你放心,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死了,我會好好地活下去,變成你想要看到的樣子。」

大人們忌諱的死亡,在孩子眼中成了生命代代傳遞的使命:活著的人,代替死去的親人互相照顧,變成讓親人欣慰的樣子好好活著,就是對他們最大的祭奠。

3

描述「身體語言」

誠實面對自己的情感

孩子總能用最直接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情感。

網友@趙阿敏 回憶自己三歲時的一件小事,因為家鄉的冬天特別冷,有零下十幾度,燒炭取暖,她的媽媽怕一氧化碳中毒,沒把窗關嚴實,她被冷哭了。媽媽好聲好氣地哄她,她邊抽噎邊說:「媽媽我沒哭,是眼淚自己流下來的。」

在「令人震驚的孩子的一句話」中,不難發現,孩子擁有面對自己情感,盡致表達的能力。更讓人明白,情緒,是人身體的一部分,是不能用頭腦否定的存在。

網友@才才說,她是小學二年級的班主任,班裡有個孩子,幾乎不跟老師交流,智商測試測下來也比同齡孩子低很多。

他面對老師同學也很防備的樣子,但@才才 仍然不放棄,溫柔地對待他,終於漸漸打開了他的心扉。但有時,他想和她多說幾句話,但往往詞不達意,常常用點頭搖頭回答。

校慶的那天,學校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帶自己做的掛曆來換糖果,他忘了帶了,急得哭了。怎麼安慰都開心不起來。

那天他第一次向她表達了自己的情緒,雖然不會用「傷心」,「難過」等一些表示情緒的詞,但他用進入小學以來說的最長的一句話,第一次向她表露心情說:

「老師,那件事還在,那件事它還沒走呢,還留在我的腦子裡。」

「多麼美的一句話啊。」@才才感嘆。

大人習慣用頭腦思考,孩子則用心感知。為了生存,總是偽裝自己,慢慢鎧甲就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孩子用描述身體的感受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情感。恰恰如此,人們往往從中體驗出最真實、最不會騙人的「情感」,滿足我們對世界本該有的樣子的期盼,讓我們對世界有了溫柔的留戀,有了生活中的一點甜。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要麼變得更成熟,要麼丟失掉了原來就有的「孩子智慧」。

被孩子的話震驚到的瞬間,也是與孩子心意相通的瞬間,重新與當時的自己連結,找到生活答案的瞬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