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海後濟南梭子蟹價格如何?記者凌晨探市:自己吃蟹,最好等中秋節後

濟南時報-新黃河 發佈 2022-09-03T20:24:57.820329+00:00

「其實今天上午就已經有小批量海鮮進濟南了,但今晚是開海後量最大的一批。今年梭子蟹、帶魚、鮁魚等品類的質量比往年都要高不少,今晚這批貨最突出的是一個『鮮』字。」

9月2日23時許,山東開海後首次最大批量的「第一鮮」進入位於市中區建設路的濟南海鮮大市場,梭子蟹、鮁魚、帶魚、明蝦等眾多品類夾著濃郁海水氣味從威海、日照、青島等地港口的湧入,讓本已繁忙的這裡頓時變得鼎沸起來。

「其實今天上午就已經有小批量海鮮進濟南了,但今晚是開海後量最大的一批。今年梭子蟹、帶魚、鮁魚等品類的質量比往年都要高不少,今晚這批貨最突出的是一個『鮮』字。」從事海鮮貨運工作十餘年的張慶福告訴新黃河記者:「質量更好、品類更多的貨還在遠洋捕撈的船上」。

據調研,目前進入濟南市場的「鮮」海鮮多數為近海捕撈,開海後緊接中秋節,濟南市面上海鮮雖有補量但需求增加,除帶魚等少量海鮮品類價格略有下跌外,絕大部分海鮮品類價格企穩,暫無明顯變化。

品類、價格無明顯變化,本地貨「霸占」市場

9月2日23時,新黃河記者來到位於建設路的濟南海鮮大市場,此時這裡已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眾多海鮮運輸車輛蔓延數百米排在路邊,往來批發、進貨的商販們甚至讓寬敞的道路擁堵起來,在最熱鬧的上貨區,冷鏈車面前擠滿了人,來自山東各大沿海港口的各類海鮮紛紛上新。

「品類其實沒有太大變化,比之前就多了沙丁魚等之類的雜魚,當下是鮁魚、梭子蟹、帶魚的最佳捕撈時間,這些『新貨』搭配章魚、蝦、蟹、貝類等『常客』,就是目前海鮮市場的主要品類。」到達海鮮市場後張慶福如往常一樣沒有第一時間開始賣貨,而是先粗略地逛了逛市場大致了解下品類和價格。他向新黃河記者解釋說:「雖然休漁期4個月大家都吃不上第一時間出水的海鮮,但是現在冷凍技術很發達,長時間冷藏也不會太多改變海鮮的口感,所以開海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多了這些雜魚,7元一斤,味鮮肉嫩易烹飪,買的人也多。」

海鮮大量入市,價格有沒有明顯下調?據新黃河記者8月31日和9月2日兩次走訪對比調查,鮁魚20-26元/斤、小鯧魚10-15元/斤、大鯧魚35-40元/斤、梭子蟹45-100元/斤、帝王蟹280元/斤、基圍蝦150元/斤、明蝦38元/斤......依據個頭、新鮮度、產地等不同價格各異,但基本維持平穩,無明顯波動。「時值中秋節,雖然今天新到的海鮮很多,但目前價格基本跟前幾天持平,我轉了一圈,只有帶魚比之前下調了大約4、5元左右,現在17元/斤。」張慶福說。

開海後,山東本地港口海鮮出貨量猛增,「本地貨」也迅速成為濟南市場的主角。據新黃河記者在海鮮市場走訪,9月2日晚上新的海鮮中,青島、煙臺、威海等地的鮁魚、萊州梭子蟹成為主角,而海鮮市場中人群最集中的也是梭子蟹販賣的區域。「前幾天進貨我都是去浙江舟山那邊,但是梭子蟹需要保活,全程模擬海水的鹽度溫度的暫養環境,還要全程輸氧,去外地進貨無論時間還是成本都大,所以開海後我第一時間聯繫了我在萊州的老供應商,他們答應給我留一車。」專業從事梭子蟹販運的周吉昌告訴新黃河記者:「好多老客戶得知這個消息後,從下午開始我手機就快被打爆了,全是來找我訂貨、問幾點到的。」

上貨全靠「哄搶」,有商家「趁熱」直播賣貨

「我下午就聯繫了販貨的車主,晚上10點不到就在他固定停車的地方等著了,這排了快2個小時的隊,連搶帶擠的終於從人群中拽出兩筐來。」9月3日0時30分左右,徐超將手中兩提梭子蟹丟進上貨的三輪車內,一邊擦著額頭的汗一邊扭頭看著仍在「哄搶」的人群略微「幸災樂禍」地告訴新黃河記者:「臨近中秋,又是梭子蟹最好吃的時候,已經有好多老客戶叮囑我一定多進一些了,今天這車貨質量很好,我就多拿了點。」

因被「哄搶」而苦惱的並不止進貨商,前來批發鮮帶魚的王建華還差點因此跟其他商戶起了衝突。「人太多太擠了,我著急倒車進市場,就跟別人吵起來了。」王建華一臉不好意思地說:「傍晚7點多帶魚才上岸,我水米未進,連廁所都沒敢上,開了一晚上車,有點焦躁了。」販運梭子蟹的張健則直接吼到嗓子沙啞,「有些客戶直接鑽進車裡挑貨,完全管不過來,真後悔今天沒帶喇叭。」

火爆的海鮮市場的「混亂無序」也並非只帶來「負面情緒」,有一批商戶則從中看到了商機,紛紛蹭起了「熱度」,凌晨0時25分,在市場從事海鮮零售的徐燕正趁現場一片火熱,搞起了直播。「這是5小時前剛從萊州出水的梭子蟹,有需要的家人們可以在粉絲群里聯繫我們的工作人員下單了」「今晚下單明天一早就發貨,全程冷鏈包郵」等一連串「話術」從徐燕口中異常嫻熟。「直播海鮮市場的場景能最好地體現出真實感,而且現場哄搶能很好地營造氛圍。」徐燕笑著告訴新黃河記者:「現在從直播間買海鮮,直接冷鏈發貨,非常方便快捷,我們店做直播賣貨快一年了,現在能占到我們銷售額的大約三成,臨近中秋節,我們幾乎不管白天晚上都直播賣海鮮」。

凌晨2點30分,海鮮市場出口,徐超騎著三輪車滿載而歸,「我在臘山那邊的市場有攤位,現在進完貨回去後理一下,該入庫的入庫、該打包禮盒的打包禮盒、該出攤的出攤,待會4點過後就會陸續有散客來買了」。

「蟹粉」連夜蹲守,商家:更好更便宜的要等節後

「我10點就來了,就是想買點最新鮮的海貨回家吃。」在一眾商販中,劉申科和朋友四人顯得略微有點格格不入,「人家都是來進貨的,就我們幾個是來湊熱鬧的」。

「我老家是煙臺的,我們那的梭子蟹和陽澄湖大閘蟹齊名,一直有『南有陽澄湖,北有萊州灣』的說法,我來濟南以前,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痛痛快快地吃上好幾頓殼薄體肥、色白肉嫩的大螃蟹,今晚我特意叫了合租的室友陪我來一起買螃蟹。」劉申科揚了揚手中提著的兩三個塑膠袋笑著告訴新黃河記者:「明天一早我就露一手清蒸梭子蟹,然後再來一鍋雜魚亂燉貼餅子,保管室友吃了還想吃。」

「今晚是今年開海後首次大批量來鮮貨,後續時間將會有更多的海鮮進入濟南市場,尤其是中秋節後,質量會更好、價格也更便宜。」徐燕向新黃河記者解釋說:「馬上要到中秋節了,嘗鮮和送禮的需求有很明顯的增加,再加上現在遠洋的捕撈船尚未靠岸,市場上出現了暫時的供不應求,目前海鮮市場整體價格較之前保持相對穩定,但在節後會有明顯好轉,買回家自己吃的最好不要擠這個高點,不太實惠」。徐燕同時還叮囑,秋天是海鮮大量上市的季節,市民朋友們不要借著螃蟹肥魚肉美就大吃大喝,「過量進食海鮮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同時,過量海鮮會產生過量血尿酸,易沉積在各關節處引發痛風」。

新黃河客戶端記者:葛園園 編輯:鄭楚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