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一直碰壁,墮三都這事兒太絕,成了全天下貴族的敵人

昭烈名臣 發佈 2022-09-04T12:05:05.360861+00:00

孔子是中國的大聖人,這一點無論是喜歡孔子的,還是討厭孔子的,都是無法迴避的事實,但是作為中國毫無爭議的偉大人物,孔子生前過的其實並不算太好。


孔子是中國的大聖人,這一點無論是喜歡孔子的,還是討厭孔子的,都是無法迴避的事實,但是作為中國毫無爭議的偉大人物,孔子生前過的其實並不算太好。

很多人對孔子最大的誤解是,他是一個文弱的書生,這種印象主要是來自於後世儒生,但其實孔子是個一米九幾的山東大漢。

這種身高,在當時也是非常罕見的,而且孔子的父親,當年為了救主公,曾經一個人扛著過城門,可見孔武有力這事,在他們孔家,也算是個遺傳。

而且,用今天的話來說,孔子其實是個私生子,甚至是遺腹子,作為一個從小就沒爹,母親也在他15歲的時候就去世,一米九幾的大個子,應該是他能夠認祖歸宗一個很重要的表象特徵,畢竟那個時代沒有親子鑑定技術。


恢復美好時代

從平民躍遷為貴族,在孔子的時代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孔子靠著血緣這層關係做到了,成為貴族的孔子,很自覺地開始維護傳統的利益,尤其是面對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最想做的就是回到過去,回到周公制定的那個完美的禮法制度之下。

嚴格來說,孔子本身就是「禮崩樂壞」的產物,在任何時代,私生子都是不那麼光彩的事情,而長大之後,看到社會的各種亂象,再結合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孔子覺的只有恢復周禮,這個世界才能重新好起來。

所謂的周禮,就是一套非常複雜的個人行為規範,而這些規範的核心就是,不同等級的人,有著不一樣的規定,人們日積月累在生活的過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尊卑等及秩序。

有了等級秩序,在下面的人就不會想著整天造反了,社會也就少很多麻煩,而如今之所以社會上馮正不斷,國與國之間殺伐不絕,根本原因就是尊卑秩序亂了。


孔子的這種思維邏輯不能算錯,畢竟那個時代,所有人都看出了問題,大家針對如何解決問題,分別給出了不同的方案,這就是所謂的百家爭鳴的時代,爭來爭去,爭的就是誰的方案更好。

我們都知道孔子晚年周遊列國,來推行他的學說,但是到處碰壁,所有的國君,都覺得孔子這一套學說,只講仁義道德,沒有法家那一套來的見效快,畢竟那是一個經常發生滅國之戰的時代,見效快才是最重要的。

當年孔子坐著馬車,悠悠晃晃地去了很多地方,儘管那些地方的國君,對孔子都比較客氣,但住上一年半載之後,孔子就走了,因為他們很多都是仰慕孔子的名聲,真正賦予孔子官職,讓他去實現理想的卻沒有。

儘管沿途的自然風光很美,甚至很原始,動不動還有各種野獸出沒,但孔子完全沒心情去看這些漂亮的自然風光,兜兜轉轉一圈之後,孔子發現他的主張要想被採納實在是太難了。

於是乾脆回到魯國,一門心思的教徒弟,希望自己的徒弟,將來能把自己的學說發揚光大,有一天能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

當年的孔子其實並不明白,為什麼他的學說那麼好,怎麼通知者就不願意採用的,如果他老人家地下有知,看到日後儒家竟會是如此風光,心中的疑惑一定會更強強烈。


孔子的墮三都

為什麼儒學在當時無法得到推廣呢?

很多人都覺得主要是因為儒學見效慢,國君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但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孔子真正一直碰壁,主要原因並不在他學說的快慢上,而在於孔子在魯國的時候做了一件大事,正是這件事,讓孔子成了全天下貴族的敵人。

我們現在說孔子一生不得志,這話大面上看是對的,但並不準確,嚴格來說,孔子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是得志的,做了魯國的大司寇,甚至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國家代總理,可以說是步入了魯國權力的核心圈層。

孔子一直都想要做官,而且是要做大官,因為只有做了大官,才能實現他的理想抱負,孔子做魯國大司寇期間,正是他一展拳腳的好時候,他這期間,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墮三都。

我們都知道孔子的那句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說的就是魯國的三桓之一季孫氏,在家裡用的舞蹈,已經超出了自己應有的規格,是國君才能使用的舞蹈規格。


那個時代就是這個樣子,任何行為都有規範,你是什麼樣的身份,就坐幾匹馬拉的車子,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能戴幾塊玉佩,這些都寫的明明白白。

孔子最痛恨的就是僭越的行為,所以才對季孫氏這種行為非常的憤慨,等孔子掌握了權力之後,他肯定是要提倡遵守原來的禮樂制度,軟的方面他做了很多,這個就不多說了。

硬的方面就是墮三都,所謂三都,指的就是魯國三桓的封邑,他們的城牆已經遠遠超出了規定的標準,甚至是國君的城牆都要高。

孔子要做的就是要「毀掉」三桓封邑上的城牆,讓他們的封邑都符合禮制的規範,不能讓他們成為架空國君的人。

但孔子自身勢單力薄,儘管做了國家的高官但是魯國還是三桓說了算,墮三都只是拆了其中的一座,還只是一半,就發生了叛亂,叛軍甚至一度攻到了首都曲阜,最終孔子被迫下台,跟弟子們到處流浪,推行自己的學說。


孔子這件事,在國際上很有名,畢竟那個時代,國內很多都是大貴族說了算,普遍存在大貴族封邑城牆超標的問題。

後來孔子不管去齊國,去衛國,去陳國等等國家,不管國君再怎麼喜歡孔子,最後都有各種勢力,阻撓孔子在本國任職。

這背後的根本原因,跟孔子的學說無關,跟這次墮三都事件有直接關係,所有貴族都知道,你孔丘掌了權就要去拆別人家城牆,這等於說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貴族呀,不管到哪個國家,本來就是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本國勢力的阻撓,你孔子不管提出什麼學說,不管是速成的,還是慢熟的,最終都會被否決掉的。

但有個問題很奇怪,後來的法家,他們也是支持國君打擊貴族,為什麼後來的法家能夠迅速贏得國君的信任,最終大獲全勝呢?


兩頭受氣的孔子

很多人覺得,孔子是站在國君這一頭的,比如說要求貴族拆掉不合規矩的城牆,要求貴族不能使用國君才能看的舞蹈等等一系列錯所,看似孔子是站在國君這一頭啦反對貴族的。

這跟法家也差不多呀,法家就是站在國君一邊,嚴厲打擊國內的貴族,春秋戰國的變法運動,根本目的就是最大效率地調動國內的資源。

而林立的貴族,最容易造成資源的效率低下,國君的命令不能直達,非常影響整個國家調動資源,所有戰國時代所有的變法,根本目的就是從貴族手裡搶資源,把調動資源的權力,完全掌握在國君手裡,國君的命令可以不經過貴族直達每個國民,這就是歷史上的編戶齊民。


所有的變法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去走,只不過有些做的徹底,有些做的不徹底而已,所以很多國君,對於法家人物,都是完全的,毫無保留的支持。

而且很多著名的改革派,都是來自於國外的,在國內沒有根基,以來更容易被國君控制,而來跟貴族也沒有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

完全把權力集中到國君手裡,這就是法家能夠得到信任的原因,而孔子看似也是傾向於國君的,但孔子的傾向性不夠明顯也不夠徹底。

孔子是主張恢復周禮的,國內的貴族,如果說城牆高了,要拆掉,但是周禮上講的城牆該是多高就是多高,總之所有的行動必須按照周禮來。


但這個周禮,正是造成貴族做大的根本原因,因為周禮規定國君必須分封土地給卿大夫,而分封出去的土地,國君是沒有管理權的。

貴族再分封一部分土地給家臣,同樣的在家臣管理範圍內,貴族也是無權過問內部管理的,這種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地方勢力做大。

孔子要做的,只是削弱貴族不合理的權力,但是貴族一看,你動了我的奶酪,這不行,我要弄死你。

同樣的,面對外部壓力,國君需要更多的權力,但是孔子同樣說不行,你必須按照周禮來,這其實也讓國君,沒法真正從心底喜歡孔子。


那些法家人物,說弄貴族,那是真的就是弄死你,剝奪一切權力,輕則流放,重則殺頭,完全把國君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孔子卻在和稀泥,兩邊都要保有一定的權力。

這本質上就造成了,孔子本質上是兩頭受氣,貴族不喜歡他,國君也不是很喜歡他,屢屢碰壁最終也沒能在活著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學說成功。

但是秦始皇之後,全國統一,基本上就把貴族消滅了,這個時候再看儒家,那就只能為帝王服務了,原來貴族的障礙沒有了,這樣一來,儒家就通過走了帝王這條路,慢慢把自己弄成了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