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天生跛足,卻顛覆了南梁王朝,逼皇帝封自己為「宇宙大將軍」

歷史人物故事會 發佈 2022-09-04T13:59:58.578646+00:00

南北朝是段很有意思的歷史時期,特別是在北魏分裂成東魏(北齊)和西魏(北周)後,後三國時代也徐徐拉開了帷幕。都說時勢造英雄,後三國時代也誕生了不少梟雄,侯景就是其中之一。

南北朝是段很有意思的歷史時期,特別是在北魏分裂成東魏(北齊)和西魏(北周)後,後三國時代也徐徐拉開了帷幕。

都說時勢造英雄,後三國時代也誕生了不少梟雄,侯景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歷史記載,侯景出身羯族,而且天生有點跛足,最終卻成功顛覆了以正統自居的南梁王朝,製造了著名的「太清之難」,也稱「侯景之亂」,後來還逼皇帝封自己(實際上是自封)為「宇宙大將軍」。

那麼,他憑什麼能夠成功,又是怎樣成功地滅亡江南士族深深紮根的南梁的呢?


一、侯景準備周全而南梁輕視縱容

侯景在叛出東魏後,遭到了昔日恩師慕容紹宗的圍剿,迫使其獻給南梁之地盡數奉還,南梁便暫時安排他在壽陽當州牧,是為南豫州牧。

他在決心造反之後便廢除了南梁在當地的各種苛捐雜稅以籠絡人心,使得百姓紛紛前來加入他的麾下,為其後來的造反奠定了民意和兵源基礎。

不僅如此,他還聯繫久有異志的南梁「臨賀王」蕭正德,讓他作為內應,約定事成之後推舉他當皇帝。在之後爆發的「侯景之亂」中,蕭正德暗中為他提供了大量情報與軍事輜重。

就在侯景這邊有條不紊地為造反做準備的時候,南梁這邊也注意到了。因為侯景曾多次向梁武帝索要錢財武器:一會兒士兵缺衣少食,要一萬金帛做衣服;一會兒朝廷發的兵器不精良,要東冶的鍛工給他重新打造。

一次又一次,南梁朝廷都沒有拒絕他,但侯景在信中的語氣反而愈來愈傲慢了。

於是便有人上奏舉報侯景要謀反。

隨著時間的增長,上奏舉報侯景的奏章越來越多。

按理說,朝廷應該重視起來了吧,這麼多奏摺。

沒有,他們全都被無視了。

南梁大臣朱異甚至擺擺手說:「侯景幾百名降卒,怎麼反得過來呢。」於是便把奏章全都扣下來不向朝廷報告。

後來,侯景還直接寫信向梁武帝索要長江西邊的地盤,稱若不能如願就將「領甲臨江,上向閩越」,要叫「朝廷自恥,三公旰食」,言語之中分外狂妄。

誰知梁武帝不僅沒拒絕,還很自責地說:「我只有一個客人,不能叫他滿意,就是我的過失了。」

於是,侯景就這樣,在梁武帝昏庸的綏靖政策助長下迅速壯大起來。

即使到了侯景真的謀反,各地防守接連警報的時候,南梁舉國上下還是相當輕視。

大臣朱異又說:「侯景一定沒有渡江的意思。」

而梁武帝則是直接聲稱:「是何能焉,吾以折棰笞之。」意思就是說,他要是敢謀反,我就用棍子抽他!

輕敵到了這個地步,也是沒誰了。

二、侯景為人多謀,領導有方,而南梁軍事指揮能力低下

侯景自幼便聰明過人,當初他跟著慕容紹宗研習兵法,沒過多久,當老師的慕容紹宗就反倒要向他請教問題。

在高歡去世後,他與其繼任者高澄不和,便生出了叛逃他國的想法。他先是宣布以河南六州內附西魏,以此換取宇文泰的支持,但同時又以十三州投靠梁武帝,換來兩方出兵,小算盤打到飛起。

雖然後來依舊兵敗,但此舉也恰好證明了侯景此人善用人心,善於謀略。

不僅如此,侯景還趁南梁寧遠將軍王質與陳昕換防之際,當機立斷強渡長江,最終俘獲陳昕,占領採石城(遺址在今采石磯附近)。

一次次行動反映出的,都是他作為領袖的魄力與智謀。


而南梁這邊呢?

建康縣令庾信手下有千餘人,本來駐紮在朱雀航(也稱「朱雀橋」,今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城內建築)內,奉命出城拆除浮橋以免侯景渡江,沒想到剛拆掉一條船便遇到了侯景,庾信立馬就棄軍逃走了。

皇太子心腹王質,領精兵三千奉命援助瘐信,路遇侯景,陣都沒布便轉身逃走。

駐守石頭城的西豐公蕭大春,遇侯景,直接棄城而走。

凡此種種……暴露的,是南梁令人堪憂的軍事指揮能力。

三、南梁尖銳的社會矛盾被侯景所利用

經過數百年的開發,江南地區到了梁朝時期已經臻於鼎盛,但繁華的表面底下卻是深刻而尖銳的社會矛盾。

梁朝時,南方的士族門閥日益墮落腐朽,他們「傅粉施朱」「迂誕浮華」,終日只知醉生夢死,實際上已成為南梁社會的寄生蟲。

整個南梁社會的風氣萎靡消極,人們開口閉口都是釋教與道教的清談,一時間「家家齋戒,人人懺禮,不事農桑」,各階層爭相競談玄理,不習武事,實乃空談誤國!

而為了供養王、謝、袁、蕭為首的世家大族和日益龐大的官僚集團,梁朝百姓又不得不承擔起沉重的賦稅和徭役,這就導致大量的農民破產流亡,甚至淪為奴婢。

而最高統治者不僅對此不聞不問,反倒自己也沉溺於佛教之中——梁武帝蕭衍曾三次捨身同泰寺,每次為了贖他出來都要花費巨大的資金,累計達4億有餘。

作為南梁的最高統治者,蕭衍即位之初尚能勵精圖治,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也開始志得意滿起來。

他開始變得愛聽讒言,不納忠諫,日益寵幸佞臣朱異等人,駁斥疏遠賀琛等痛陳時弊的諫臣。

不僅如此,梁武帝還縱容各級官吏貪污腐敗以及宗室權貴違法作惡,以至於「政刑弛紊」、地方官「皆尚貪殘,罕有廉白者」。

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是梁朝政治的腐敗與社會風氣的萎靡為侯景創造了造反的民意基礎,後晉僅僅是廢除梁朝在壽陽當地的苛捐雜稅便換來了大量的百姓參軍,隨後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亡了梁武帝的統治,並將其活活餓死在皇宮裡。

想必,這也算是對那些死於其昏庸統治下的那些亡魂們的一種告慰吧。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司馬光,【北宋】

《南史》李延壽,【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