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園小區創新發展新心思改善小區居民居住環境深受大家歡迎

新視野聚焦 發佈 2022-09-05T21:16:41.878070+00:00

趙松林 宋清洛陽市澗西區創業路社區錦繡園小區位於創業路北段,緊臨清華園、濱河新村,是個二十多年的老舊小區。之前的錦繡園就像是城市中的貧民窟,車輛亂放,雜草叢生,樓道像是垃圾場,老鼠亂竄,蚊蟲叮咬…環境、衛生、服務等都不盡人意。

趙松林 宋清

洛陽市澗西區創業路社區錦繡園小區位於創業路北段,緊臨清華園、濱河新村,是個二十多年的老舊小區。之前的錦繡園就像是城市中的貧民窟,車輛亂放,雜草叢生,樓道像是垃圾場,老鼠亂竄,蚊蟲叮咬…環境、衛生、服務等都不盡人意。

近年來,年輕人們大多都陸陸續續搬出了小區,平日裡只看到老人們三三兩兩坐在破舊的小區道路兩旁,一臉的無奈與迷茫。可就在這一年間,奇蹟發生了!小區幾乎一天一個變化,粉刷,修路,栽種樹木花圃,建立活動場所、老年中心,定期開展各種文藝活動、健康知識講座,專人進行矛盾調解及心理疏導服務,發放過節福利,中國傳統文化孝道的宣傳遍布小區的角角落落,無處不在地弘揚著正氣……如今的錦繡園,老人們其樂融融,孩子們歡聲笑語,分工不同的志願者遍布小區,一副生機勃勃的和諧景象 。錦繡園小區的服務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影響力提升著人們的幸福指數……

是什麼原因能在短短的時間讓小區舊貌換新顏的?是什麼樣的領導和團隊使小區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據說:錦繡園小區的物業費每平方米只收0.29元,是洛陽市最低的物業費,小區進行了這麼多的項目建設,他們是如何達到收支平衡的?從小區處處人性化的建設和服務能看得出管理者的愛心,是什麼樣的人有如此的情懷,肯這麼貼心的為幾乎快被遺忘的小區和老人們服務?種種謎團在我心頭縈繞,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認識了錦繡園小區主任王玉濤,聽他講了小區建設的艱難和心酸之路,不禁肅然起敬……

軍人出身的王玉濤身世坎坷,歷經磨難滄桑。父親是一名教師,曾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班主任等榮譽稱號,給了王玉濤極好的家庭教育。為減輕家庭負擔,王玉濤早早入伍,後又經歷下崗,十幾年間做了多次生意,從苦力到技術再到工程,每一次經歷都能寫出一個勵志的故事,這些歷練讓年紀輕輕的王玉濤比同齡人成熟很多。後來,王玉濤從宜陽來到洛陽,在錦繡園小區安了家,他看到小區管理混亂,人心渙散,設施陳舊、居民怨聲載道的狀況,做為有著三十多年黨齡退伍軍人的他,突然間萌發了要為小區居民做點實事兒的想法。經過種種努力,這個想法在2020年實現了,從此,歷盡坎坷的王玉濤又踏上了一條艱難心酸的不歸路……

剛上任的王玉濤並沒有被業主們看好,大家還是保持過去對物業「只知收錢不干實事兒」的印象,甚至有些人還等著看他的笑話。王玉濤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拿出業績才是最好的證明。經過幾個月的調查走訪,針對小區「髒、亂、差、居民沒有安全感和凝聚力」的狀況,他提出了與眾不同的看法,小區想要改變,必須得從人們的思想面貌上先改變。「人心齊,泰山移」,崇尚紅色文化的王玉濤用「老百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做指導,認為「抓人心」是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必須改變以往陳舊的觀念,闖出一條屬於自己小區的改革之路。

於是,在各種質疑聲中,王玉濤開始精心籌備小區的第一件大事:多少年來的停車難問題。老小區沒有停車場,幾百輛車的車位平衡問題是每年的大事,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糾紛,加上一部分敵對勢力蠢蠢欲動地準備在這個問題上大做文章,業委會頭疼至極。開了無數次碰頭會,研究了無數個方案,始終沒有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在這種情況下,王玉濤決定,第一步 ,先安撫好無車位人員的情緒,然後盡最大努力解決他們的停車問題。

據統計,小區內有九十輛左右的車無法安置,如何解決這九十個車位問題是新業委會成立要打的第一仗。為了把這一仗打響,王玉濤可謂是煞費苦心。沒有資金,動員業委會集資,每人集資一萬,作為啟動資金。接著,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他每天晚上穿著保安服,拿著手電,在小區里巡邏至半夜。一是為安全問題(當時沒有值夜班的保安),二是通過對小區角角落落的調查、測量,經過無數次盤算,無數次畫圖,

兩個月後,王玉濤心中有了數:小區內至少還能再劃出六十個左右的車位,這一發現壓住了心慌。每天早上,他還到大門口去值班,為的是對每一個車輛進行盤問調查,經過無數次的爭吵後,排查出不符合車位條件的車輛四十多輛,欠繳物業費的車輛四十多輛。在被人指著鼻子大罵甚至進行人身攻擊的情況下,強行退掉不符合條件的四十多個車位,又在短短時間內收繳拖欠幾年至十幾年不等的物業費五六萬元。至此,不但漂亮地打好了第一仗,更重要的是弘揚了正氣,安撫了人心,讓對物業管理失望多年的業主們看到了希望。

王玉濤上任後乾的第二件事是清理化糞池。化糞池按國家規定每年需清理一次,以避免沼氣安全隱患帶來的危害。錦繡園小區自建成之日起從未清理過,安全隱患特別大。業委會找專人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把臭氣熏天的化糞池乃至各個樓前的管道都做了徹底地清理。每天看到一車車的污穢被拉走,年輕人搞不懂是幹什麼,很多懂行的老年人激動地豎起了大拇指。擔心化糞池地段的居民有心理陰影,園林設計出身的王玉濤自己動手設計規劃,在化糞池的地面上建起了綠化帶,讓人看了清爽舒適的綠化帶解除了人們對化糞池地段的心理不適。

看到人們對物業越來越有信心,王玉濤似乎忘掉了所有的艱難心酸,又開始規劃小區的健身場所。靠著多年的設計經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短短的時間內為人們建好了娛樂健身場所。看到大家喜笑顏開地活動健身,老年人三三兩兩地坐在休閒椅上聊天,孩子們在他們身旁穿梭著嬉戲著,小區一副生機勃勃的模樣,王玉濤感慨萬千的同時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在王玉濤的帶領下,業委會先後又進行了拓寬主幹道路、新建老年活動中心、便民生活驛站、老年生活服務餐廳,裝點紅色文化長廊,種植修剪樹木、綠化草坪等近十項小區項目建設。還在小區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端午節、春節給全體業主發放過節福利。捧著業委會送上門的熱騰騰的棕子,多少年沒有得到關愛的老年人拉著王玉濤的手,激動地除了掉淚說不出話來。

小區居民的信任大大鼓舞了王玉濤,讓他又有了一個更為大膽的想法。針對小區老年人居多的情況,父母都已不在的他,看到一些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獨自艱難地生活,還有子女不贍養自己的老人找他求助,王玉濤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這些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不能再讓他們老無所依了!他開始有了在小區內籌建養老院的想法,讓老年人不出小區就能解決養老問題,是王玉濤目前最大的心願。雖然這個心願在短期內困難重重,但他堅信,我們的國家有著幾千年傳統孝道的文化,「關愛老年人」也是我們政府大力提倡的行動,這項規劃一定會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的!

從王玉濤主任堅定不移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在他身上,有著中國傳統文化誠敬、孝道、利他、大愛的優秀品質。相信這麼個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家,一定會得到來自各方面的支持,讓他能夠放開手腳,施展才華,傳播愛心,把錦繡園小區建設成為一個和諧、融洽、幸福的美麗家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