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 搞建設 沖在前】劍閣縣下寺鎮:「招商引租」讓沉睡資源變流動資本

劍閣發佈 發佈 2022-09-06T10:01:53.596469+00:00

劍閣縣下寺鎮中心村位於國道108線旁,毗鄰劍門關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幅員面積14.2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農戶457戶1411人。

劍閣縣下寺鎮中心村位於國道108線旁,毗鄰劍門關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幅員面積14.2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農戶457戶1411人。近年來,該村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將原村小學校、原村委會、廢棄養殖場等10餘處閒置資產盤活,打造成精品民宿、生態農家樂租賃給業主經營,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發展。

(中心村現代產業園區)

清產核資「摸家底」

「通過這次清產核資,查實了集體資產存量、價值和使用情況,實現了『底清帳明』。」中心村駐村領導王澤榮說到。

2020年9月,中心村聚焦集體資產底數不清、經營能力不足、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堅持「強弱補短、超常推進」工作思路,深入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精準分類建立扶貧資產、集體土地、林場林地等3類台帳,對閒置集體資產進行打包回收,制定專項盤活方案,確保物盡其用。

通過為期3個月的資產清理,實測全村共有集體土地354畝,閒置土地176畝,閒置村辦公用房1處,學校1處,養殖場1處,清理侵占土地資源45畝,追繳欠款26萬元。

盤活資產「促增收」

「變『閒』為『寶』,讓閒置資產由『幕後』走向『台前』,是我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有力途徑。」村黨支部書記劉世維說,「發展資產盤活型集體經濟是我村在探索閒置資產利用上的一次成功實踐。通過公開租賃、承包經營等多種方式跑出了集體經濟發展『加速度』。」

2020年,村集體投入7萬元,對738畝集體土地、林地進行整理和設施配套,引入業主投入1300萬元,建成石洞溝特色小水果基地,村集體經濟年增收7.6萬元;招引本地業主投資1100萬元,改造長期閒置的村小學校教室6間650平方米,打造集精品民宿、休閒垂釣、遊樂場地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2萬元;招引「劍閣潤源家具廠」投資900萬元,改擴建村集體閒置養殖場並承租,村集體經濟年增收6.8萬元;整合財政資金150萬元,作為股金投入到達令農莊葡萄種植園,村集體經濟增收5.68萬元。

(舊村委會房屋改建的「金色家園」農家樂)

引領帶動「穩就業」

「村里近些年引進了不少企業和業主,給大傢伙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村民李德芬高興的說道,「我們老兩口就在村頭的家具廠里上班,一個月能掙到七、八千塊錢,再也不用出遠門打工了,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中心村金色家園民宿內景)

近年來,該村通過租賃已盤活資產,累計吸引投資3800餘萬元,成功引進劍雄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入村辦園,提供就業崗位380餘個,吸納就近就業1120餘人,人均年增收1.2萬元。同時,帶動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劍門土雞、劍門豆腐等特色農產品通過直播帶貨平台和線下訂單遠銷浙江、重慶等地,真正實現了老百姓的錢包在家門口「鼓起來」。

截止2021年底,中心村集體經濟實現收益32.08萬元,積累資金80餘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來源|廣元先鋒

編輯|陳珊 高雁

編審|母安宏 監製|蒲國

投稿郵箱|1537211923@qq.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