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建成區實現「0.9公里充電圈」

北京市通州區信訪辦 發佈 2022-09-13T10:15:22.675542+00:00

從區城市管理委獲悉,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已累計接入市級充電設施平台充電場站473個,充電樁6523個,其中副中心建成區域已實現「0.9公里充電圈」,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從區城市管理委獲悉,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已累計接入市級充電設施平台充電場站473個,充電樁6523個,其中副中心建成區域已實現「0.9公里充電圈」,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根據近日北京市印發《「十四五」時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規劃》,到「十四五」時期末,北京平原地區建立3公里找到充電樁、核心區0.9公里找到充電樁的公用充電設施網絡,而在城市副中心建成區域該目標已經率先實現。

「以前只要電量降到不足30%,心裡就開始發慌,滿大街找充電樁。」在運河公園公共充電站內正給新能源車充電的劉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手機上就能夠找到附近的充電站,方便多了。」據區城市管理委供熱和電力運行保障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座快充站配備630千伏安箱變,5台一體式直流充電樁,每樁最大輸出電壓60伏、電流120安,利用大功率直流充電技術使得普通家用電動汽車蓄電池僅需30-60分鐘左右即可充滿電。

充電樁建設的普及,為副中心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快速增長提供了保障。從發展速度來看,2021年城市副中心社會公用充電場站建設同比增長31.7%,單位內部充電場站建設同比增長15%。社會公用充電場站平均利用率為8.6%(同比增長16.22%),總充電電量為2963度,主要集中於居住生活、道路停車、工業物流、公共服務等場所。

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接入市級充電設施平台充電場站860個(7642個充電樁)。其中,社會公用場站194個,充電設施2758個(快充接口數1367個,慢充接口數1391個),總功率83197.5千瓦。單位公用場站251個,充電設施3578個(快充接口數815個,慢充接口數2763個),總功率69255千瓦,基本實現城市副中心0.9公里充電設施服務半徑、平原地區5公里的充電網絡。接下來,將進一步推進公共停車場、公交環衛場站、物流園區、醫院及鄉鎮衛生院、路側停車場、大型公園和商場等公共場所充電設施建設,同時為解決農村地區充電難的問題,對有條件安裝的村莊進行充電設施建設。

今年年初,《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發布,其中指出,要探索在城市副中心設立超低排放示範區。推廣低碳新能源運輸工具,優化車輛能源結構,推動交通能源消費變革,鼓勵公交、出租、旅遊等行業車輛新增、更新為新能源車。加快充電樁建設,研究布局換電設施,便捷新能源汽車使用。

上個月,北京市印發《「十四五」時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規劃》的通知。重點任務聚焦老舊小區,將補建停車位及充電樁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完善類項目。鼓勵在小區公共區域及周邊場所,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直流快充公用充電樁,給予補助支持。鼓勵私人樁共享模式,鼓勵具備有序充電控制功能的智能充電樁建設。對於供需矛盾尖銳、潮汐特性明顯區域,鼓勵推廣移動充電車等充電方式解決充電難問題。




來源: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