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紅燈時刷手機,被記3分罰200元,上海司機的「抱怨」有道理嗎?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09-16T15:48:50.867528+00:00

「開車時不能拿著手機打電話,我是知道的。但車子停著等紅燈的時候,也不能刷手機嗎?」「綠燈亮起,前面的車如果不動,那司機十有八九是在看手機,沒注意信號燈。」

「開車時不能拿著手機打電話,

我是知道的。

但車子停著等紅燈的時候,

也不能刷手機嗎?」

近日早高峰

市民祝先生在路口被執勤交警攔下

一番據理力爭,仍收到罰單

因「駕車時瀏覽電子設備妨礙安全行車」的違法行為

被處記3分罰款200元

等紅燈時刷手機

也是違法行為?

跟祝先生一樣,一些駕駛員對此感到疑惑,爭議點主要集中在停車等紅燈時算不算「行車」。更多駕駛員支持交警執法。「綠燈亮起,前面的車如果不動,那司機十有八九是在看手機,沒注意信號燈。」市民吳先生覺得,這是典型的「人為製造擁堵」。

從法律角度看,開車接聽電話、瀏覽電子設備等行為都是明文禁止的規定,交警的執法行為有法可依。但祝先生認為,對於這種「冷門」違法行為,不應簡單地「一罰了之」:

首先,很多人對這個情況不了解,應該先普法

再者,批評教育也是處罰的手段,非得記分罰款?

等紅燈時刷手機該不該罰?

9月8日8時40分許,祝先生開車上班路上,遇路口紅燈。停車等候時,他看了眼支架上的手機,有幾條未讀信息,便趁這當口拿起手機查看。

這時,一名交警敲了敲祝先生的車窗,讓他出示駕駛證和行駛證,指出他開車瀏覽電子設備妨礙安全駕駛,要記3分罰款200元

祝先生滿臉疑惑,問交警等紅燈也不能看手機麼,交警回答說不行。祝先生解釋說不知道停車等紅燈也不能看手機的規定,詢問交警能否先教育一次,下次再罰。交警回答說不行。祝先生也不再申辯,簽字認罰。

「我覺得交警的執法方式有些機械。」祝先生表示,身邊很多開車的同事和朋友都以為,等紅燈時可以用會兒手機。不曾想,這不僅屬於違法行為,竟然還要被記3分。「記3分還挺嚴重的,一年開車用4次手機,駕照分就扣完了。」

停車等紅燈時刷手機,該不該罰?記者採訪發現,大部分駕駛員都知道行車時有不能手持接聽電話、瀏覽電子設備的規定。而對於停車等紅燈時能不能手持手機或瀏覽電子設備,受訪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存在不同看法。

一些市民從現實角度出發

認為數十分鐘或以小時計的行車過程中

很難做到「完全不碰手機」

「開車時如果有工作微信,等紅燈時看一下也無可厚非」

「等紅燈時,車在完全靜止狀態下,看下手機也沒什麼」

「有時候要調整導航路線,肯定要使用手機的」

……

也有受訪者認為邊等紅燈邊刷手機

極易影響道路通行效率

也存在安全風險

「有些人邊等紅燈邊看手機,綠燈了都不知道,尤其是早晚高峰,一輛車慢幾秒就可能造成後面一大片的擁堵。」

「紅燈有短有長,短視頻看一半就綠燈了,開車的時候能不分心嗎?」

「尤其是早晚高峰,一輛車慢幾秒就可能造成後面一大片的擁堵!」

「刷手機的時候,萬一方向盤沒把握住,如果其他車突然變道什麼的,剎車不及時,就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

等紅燈也是「駕駛過程」

停車等紅燈時,車輛是否仍處於「駕駛過程」,是這一處罰引起爭議的焦點。祝先生認為,他駕駛的車輛因等紅燈而處於停車狀態,並非在行駛過程中,因此也就不存在妨礙安全駕駛的情形。

「雖然當事人駕駛的車輛因紅燈而暫時處於停止狀態,但並不改變車輛仍處於在道路行駛這一連續的過程中。」一名一線交警對記者表示,車輛等紅燈時停止時間較短,在路況複雜的路口也未脫離駕駛員的控制,且未熄火,應當認定為處於駕駛過程中。

而在法律層面,對行車過程中能否有「刷」手機等行為,也作出明確的禁止性規定。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上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也明確,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瀏覽電子設備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1日起實施的新版交通違法記分規則,加大了對「駕駛機動車時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等妨礙安全駕駛行為的」這類違法情形的處罰力度,從原先的扣2分提高到了扣3分。由此可見,這一行為的危害性和普遍性。

「邊開車邊瀏覽手機,是分心駕駛的主要情形。」上述交警指出,開車時瀏覽手機,不僅會影響駕駛人對信號燈、行人以及路況的判斷,而且駕駛員雙手脫離方向盤,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風險。因此,在日常執法中,交警有充分理由認為這種行為已構成妨礙安全駕駛。

測試數據也證明了這一行為對交通安全的威脅。公安交警部門的測試情況顯示,紅燈亮起前如果駕駛人全神貫注等綠燈,並在綠燈亮起後第一時間啟動車輛,這個過程約為1—1.5秒;如果是觀看手機時突然發現綠燈亮起,慌忙放下手機再掛擋行進,這個過程就會延長至2.5秒甚至更長。由此可見,邊等紅燈邊刷手機,不僅會拖慢路口車輛通行速度,加劇城市道路擁堵;更甚者,如果駕駛人匆忙起步,不利於觀察周邊情況,遇到緊急情況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現實中,也確有人因等紅燈玩手機釀成交通事故。近日,G104南京中聯大道路口就發生了一起追尾的交通事故,原因是前車駕駛員在等紅燈時玩手機,車輛發生倒溜也不知曉,結果撞上後方汽車。萬幸的是,事發時車速不快,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抱怨」中的訴求值得重視

在記者的採訪中,絕大多數市民都能理解等紅燈看手機的危害,也支持法律作出這一規定。但也有市民忍不住「抱怨」,是因為對交警的執法方式有想法。

祝先生認為,相較其他違法行為,大家對「等紅燈也不能用手機」這一規定的知曉度相對有限,「交警更應該多點耐心作好解釋,也要聽聽駕駛員的實際困難,才能解決問題,做好管理」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何進行有效的普法宣傳和教育,的確是交警在嚴格執法之外,需要重視的問題。

「交通違法者的『抱怨』中,往往藏著違法的根源和合理的訴求。」一名資深交警對記者表示,2016年交通大整治以來,上海市民尊法守法的意識顯著提升,絕大多數駕駛員對交警的日常執法都很配合,「在這種情況下,市民的『抱怨』可能是對法律認知的不足,也可能是反映交通管理存在的問題。作為執法人員,應該耐心解釋、聽取建議。」

在法律界人士看來,交警嚴格執法「沒有錯」,「但執法方式可以更人性化,比如對於初犯者儘量採取教育提醒,避免生硬處罰,更要注意防止『以處罰量論成果』」。

近年來,上海也湧現了許多「馬天民式交警」。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一些共同點,比如堅守嚴格執法的職責,注重與違法者溝通,探索解決交通管理問題的辦法,從根源上減少違法的發生等等。這些先進典型以及他們的好經驗、好做法,值得所有執法者認真學習借鑑,不斷提高執法水平。

","origin":"上觀新聞(鄔林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