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南衛視中秋之夜:一輪圓月、兩脈主線、萬種情愫

傳媒1號 發佈 2022-09-20T08:43:31.059045+00:00

文化之所以流傳,文化之所以深邃,是因從古至今,都有人不斷以它為母題,抒發、創作,賦予它各時各代的社會圖景,賦予它年年歲歲的文化厚度。

中秋,起源於上古,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它伴隨著種花家,走過悠悠歲月長河。

文化之所以流傳,文化之所以深邃,是因從古至今,都有人不斷以它為母題,抒發、創作,賦予它各時各代的社會圖景,賦予它年年歲歲的文化厚度。

而接棒到我輩,節慶晚會工作者,就成了文化沉澱、傳統沿襲的書寫者。他們在亘古不變的節慶里,對於千年母題,在不同年景、有不同書寫,回應歷史、延續文脈。

所以,對於每一年的中秋之夜,怎麼破題就是怎麼進行這一年的傳承。

明晚,9月10日19:30,湖南衛視與芒果TV將雙平台播出2022年湖南衛視中秋之夜。

今天,1號對話湖南衛視主創團隊——朱鋒團隊,與他們聊一聊,他們如何讀解、如何傳承,獨屬於2022年,這一年的中秋。

一輪圓月

年年歲歲,中秋之夜各不相同;

千年不變,仍是那輪亘古圓月。

今年中秋,就是要表達這樣一種亘古不變的「中國式浪漫」的美好。

這種美好感,是古今一體、物我一體的氛圍感。

物,既是貫穿古今的圓月,通過水舞台映射下了月亮之於此刻、之於當下的「相」。天上月與水舞台,水天一色,既為對照,也為一體。

也是穿越古今的信紙,如果說圓月是宇宙造物穿越時空的物,信紙則是人類造物穿越時空的物。於是,此次中秋之夜另一個舞美要素就是「信紙」,在這「張」穿越古今的信紙上,既投射了古代的四大名畫,也投射了當代的表達,照片、畫作、文字、影像。於是,這個信紙的「物」上,有了「我」的附著。

而為了讓這個「我」,成為更多的「我」,今年,湖南衛視中秋之夜採用了「半開放模式」,以共創為內核,以即興為手法,讓作為觀眾的「我」能投射其中,將普通人的思念、訴說、願望,納入節目,成為內容。

在節目前,安排了一個有趣的設定,叫做「我為中秋晚會寫台詞」,收集路人對於中秋的某種情緒、某些故事、某些感言,主持人以開盲盒的形式,將收集的真實情緒創作成串詞,並且通過「月亮郵局」,真實地把這些思念、這些祝福,寄望希望寄去的所在。

在節目中,融入了很多即興的創作,比如即興音樂路演的外場音樂互動秀《煙火最中秋》,是07男團去往最具煙火氣的夜市宵夜拍檔,現場即興創作彈唱。這種即興,即是相邀,它讓湖南中秋之夜,不是一個封閉系統,而是一個公共空間,一個人與人天涯共此時的共創時刻。

這正是傳承了中國式佳節文化創造的浪漫,古代尚佳節時,即興詩文,詠詩一首,以饗聚首之友;如今中秋之夜,則以即興彈唱,與全國觀眾們同樂樂。

這,就是中國式浪漫的美好。

兩脈主線

而為了讓這種物我一體的中國式浪漫,有最優美的呈現,湖南衛視朱鋒團隊,精心為此設計了兩脈交織相融的主線。

一脈是情感線,「我在他鄉挺好的」。

這是此次中秋之夜的主題。湖南衛視朱鋒團隊這麼告訴1號,關於這個主題的理解:

「其實往往說出這句話的人,他可能是真的挺好的,也可能並沒有那麼好。但他用這種方式告訴親朋好友,是讓家鄉的人放心,也給自己一種寬慰。所以,這句話的背後,最終指向的是一種愛意的表達,一種特別溫暖的人性底色。」

而之所以會有這個創作主題,也是基於主創團隊對於社會、對於現實的敏感洞察。

「我們先是從感性出發,體感今年社會溫度,然後進行內部討論,得到一種集體共識。我們發現,大家都有一種共通的、對今年中秋的理解,那就是在各種因素下,大多數的人都是無法回家與父母、與親友團圓的。」

這種個體的感受、集體的探討,再進一步去找客觀數據的支持,「我們發現,在獨生子女人群中,有56.5%是不能回家的,近六成家庭會出現『空巢』狀態;近五年內,有32.6%的職場人,從來沒有與父母一起過中秋節,尤其以26-30歲的年輕人最多。」

所以,當感性的覺知與理性的數據都吻合一致之時,湖南衛視朱鋒團隊,相信這就是屬於2022年最能產生社會共鳴的主題。文藝與科學的方法論,有時也是一致的,都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於是,在這個主題下,再進一步外延出創作的方向,今年書寫的故事主線,就是所有在他鄉拼搏的普通人,既是老師、警察、環衛工人等的城市守護者,也是每一個你與我。

另一脈是文化線,中秋題材三大名畫。

南宋李嵩的《月夜看潮圖》,描摹的是南宋中秋大型娛樂活動;

南宋馬遠的《月下把杯圖》,繪出的是中秋佳節聚會的夜生活;

清代朗詩寧的《八月賞月》,詮釋了外國人視角下的中國盛世。

以名畫為引子,投射信紙舞台,最後引出節目——

比如《月夜看潮圖》從圖中一段錢塘江邊樂和喜順娘的愛情故事,引申到了當代愛情故事《「藍朋友」的驚喜》;

又如《八月賞月》從外國人眼中的盛世景觀延伸到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以現代音樂融合傳統樂器琵琶改編、配合傳統武術的《新定軍山》。

而這兩條主線,是天然合一的。

情感線,是空間的,對照著他鄉與故鄉;

文化線,是時間的,對照著古代與當代。

他們交融重疊在一起,就是古代、現代、彼方、此方,不分時間、不分空間,不變、不移的中秋情懷。而沉浸在此間的觀眾,更能感受一種沉澱千年的、宏大敘事的、中國式浪漫的歷史感、氛圍感。

萬種情愫

一輪圓月為母題,兩條脈絡為主線,卻能生出萬種情愫。

由此,以「情」為題,湖南衛視朱鋒團隊,又變幻出了寄託萬種情愫的各種節目:

有關於「他鄉之情」的,於是有了周筆暢的《離人的月亮》,講述分隔兩地的家人朋友,幾遍不在一起,舉頭望月亦是團圓;有了《「藍朋友」的驚喜》,講述戀愛三年,女友為愛奔赴消防男友工作地,因緊急任務相見不足一分鐘,男友要在中秋之夜驚喜求婚,將一分鐘的遺憾變成一輩子的美滿。而這些異鄉人的親情、友情、愛情,對於六成空巢獨生子女家庭,對於三分之一五年無法歸鄉過年的職場人,就是最能產生情緒共鳴的社會共情。

有關於「致敬之情」的,今年恰是雙節相逢,中秋節恰也是教師節,所以,既致敬在他鄉奮鬥的城市守護者,比如毛不易的現場秀《無名的人》,在演出前,播放了一段即興街采的VCR,尋找中秋仍堅守崗位的工作者,為他們拍下一張最美工作照;在演出中,這些最美工作照就變成投射信紙上的舞台置景,與音樂相呼應。

也致敬在異鄉甚至在偏遠地方,辛勞付出的人民教師,比如現場驚喜秀《我和我的大朋友》,邀請了十年深山支教老師袁輝來到現場,靳夢佳、李斯丹妮提前收集學生們「愛的吐槽」作為原創歌曲,向老師致敬。

有關於「家國之情」的,實景舞蹈秀《稻草人》以稻草人作為主元素,擬人化的舞蹈表達方式展現祖國大地秋天豐收的喜悅;國潮戲曲秀《新定軍山》展現中華兒女自古以來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

有關於「天地之情」的,玉兔號微博雖然下線,但是時至今日卻仍是無數網友的「樹洞」,它成了一個連接天、地、人的神奇符號,而讓「玉兔號」的師傅——嫦娥三號探測器負總設計師賈陽代為回復網友,則仿佛形成了一種來自天際的回音。

所以,整夜下來,你會感受到一種磅礴而洶湧的情感力量,交雜著與個人共鳴的、向他人致敬的,交雜著家國的、宇宙的,而這些所有所有的情感,又至於一個綿延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份情感,就顯得更加宏大、令人心潮澎湃。

1號結語

寫下這篇小文,所夾帶私貨的,是想給予所有大型晚會文藝工作者以力量。

古代,是以詩句、是以繪畫,在歷史進程的年年歲歲之中,沉澱下來古老文明關於傳統節慶的文化養料,不斷肥沃這片土壤;而至我輩,大型晚會文藝工作者,則成為最重要的書寫者、續筆者。這是值得引以為傲的工作,也只值得奉獻一生的事業,如果我們站在更大歷史經緯與社會圖景上看,而不僅僅把它當做一場追求收視率、追求點擊量的晚會而已。

我們找到了自己之於社會,之於文化,之於歷史的價值之錨,才會因為理想的光芒,因為意義的篤定,讓晚會成為一種有使命感的傳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