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鹽保中心鹽湖水系調研第347天——走進鹽湖區陶村鎮翟曹村

晉南發佈 發佈 2022-09-25T17:00:28.668956+00:00

因青龍河從村南穿流而過,村東又有露溝、東邦溝、毛家溝、等四條溝,每逢雨季,村南低洼水多,澤水成槽,村民擇槽而居。

青龍河從夏縣師馮村一路向西,進入鹽湖區陶村地界的第一站便是翟曹村。

翟曹之名,據說原為「澤槽」,澤為「澤水」之意。因青龍河從村南穿流而過,村東又有露溝、東邦溝、毛家溝、等四條溝,每逢雨季,村南低洼水多,澤水成槽,村民擇槽而居。後因常常遭受水災,村民以為「澤曹」這個村民不吉利,就取其諧音叫「翟曹」。

翟曹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劉麥勝主持召開水系調研座談會,老支部書記尉應伍、尉景義,網絡員尉志永等參加,陶村鎮水管站站長徐銀虎、包村幹部孫勝武受邀參加。

翟曹村既無翟姓,亦無曹姓,多是尉、劉兩姓。

村中歷史上「翟曹」村原為南村北堡兩體,有村民還記得原來遺存有堡子的城牆,寬10米,高10米。村南居住的村民以尉姓為主,村北則以劉姓為主。尉姓祖籍太原,傳說公元1662年左右,有劉姓和尉姓二人由南往北運送糧草銀兩,行至此地,聞知康熙入關,明朝覆沒,二人商量不再北上,決定將銀兩就地處理,創建了今存不全的翟曹村的洞澤堡,文武二將其中一位劉姓,在洞內西邊留有塑像,塑像曾在文革中被毀,現不復存在。

尉應伍老人回憶說,他小時候村裡有座關廟,廟大殿東邊有塊碑,上載:「澤水成槽,故稱澤槽。其村人稠地窄,其貿易者十有八九也。」後面還有碑文,他只記得這句。

因所處低洼灘地,歷史上的翟曹村經常發大水,地里全是蘆葦,村民說,青龍河河灘地比張良灘鹽鹼嚴重,六十年代之前這一帶都不能耕種。有稱:東灘壞(鹽鹼),西灘賣(賣給裴郭),南灘長的苦苣菜,坡上墳塋蓋(那個時候一個墳塋都是一二畝大)。這也是碑文中所說的「人稠地窄」。據說解放前村內100人(占當時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都做豆腐、晉糕、涼粉等小生意,每逢附近集市擔著擔子賣。

劉麥勝說,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加上這一帶的商業運輸因鹽運非常發達,附近的五曹村、張良村、夏縣下晁村經濟都較繁榮,所以翟曹村村民很早就善於經商。

石碑所在在關廟,據尉應伍說當年規模很大,占地好幾畝,前面是舞台,後面是大殿,前五間後五間,門外有拴馬樁,內有關老爺塑像,可惜在五幾年「破四舊」被毀。

徐銀虎告訴我們一段關於尉應伍老人與青龍河的故事。他說,2018年下大雨,水利部門通知青龍河上游的水還有48小時就要下來,他們立即用鉤機將陶村整段河道進行了整理,結果上游夏縣禹王段的河道因沒有疏浚遭受了水災。當時尉應伍就給市水利局寫了一封信反映情況,他認為,光下遊河道整理好了不行,連接夏縣段的河道里種的玉米莊稼,河道不暢通,上游水無法下泄。水利部門派專人過來了解情況,並採用了尉應伍的意見,第二年就把連接陶村的夏縣段河道進行了整修。

據尉應伍介紹,現在的青龍河是在1962年改道到此處的,老河道在村南邊距離現在有200米的地方。他說,「當時改河道有幾方面原因,1958年到1962年間時常發大水,村裡面去灘地沒有一條河槽能走路,水利部門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經與夏縣協商後,將青龍河改道。當時全公社在各村抽調人挖青龍河,還在河上修了一座橋,現在橋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的。」據講,上世紀六十年代,修好的青龍河河道兩岸都是柳樹,河裡常年有水。

村裡的老人們至今還記得58年的那場大水,水差點進村,把村南的舞台都沖毀了。灘地不長莊稼全長蘆葦,村民把蘆葦收了捆成捆,小孩憨膽大,坐在蘆葦捆上直接飄到了張良灘。為防大水,58年以後在南修了一道護村堰,保護著翟曹村和裴郭村兩個村的安全。

村民們說,「現在上游師馮村河道整修地很好,去年大雨,師馮沒事。裴郭和村里河道清了以後,下泄快,張良最厲害,水沒有出路,積了一米多高,有人綁兩個汽油桶行船。裴郭灘也淹了一部分,南北一二百米全是水。水太大河槽容納不下,村里靠河槽都是水,淹了道兩邊一部分藥材,損失不太大。」

劉麥勝介紹說,翟曹村現有286戶945口人,土地面積2200畝,其中灘地1100多畝地。近年來,村里外出務工較多,根據核酸統計,常住人口僅三四百多人。

他說,「以村為界限,村南邊是灘地鹽鹼地,北邊坡地屬黃土層,這些年來試過各種栽植。河床適合載柳樹,但楊樹、桐樹都不行,最後試驗棗樹比較抗鹼,現在灘地百分之六十都栽的棗樹。但整體來說不具備規模,沒有形成占比百分之八十的主導產業。坡上地依靠林區發展的桃、蘋果。這幾年雖然一直在調產,想增加農業收入,但土地特點限制住了發展。灘地主要是濕地土質,老百姓叫膠泥,黏土層,種其它作物都不行,基本到現在還是以小麥、玉米為主。雖然土地沒有經過專業改良,但這幾年隨著地下水層下降,土地的鹽鹼度降低了很多。」

據老人們講,村里原來也曾挖排鹼壕改良鹽鹼地,三四米挖一條壕,但起作用不大,主要是地下水位太高、水質太差。不長莊稼。

上面雨水過水以后土質還能好一些,如果用黃河水澆,土質就能改變,只能種玉米小麥,桃和果樹都不行,根扎不下去。

據介紹,經過十多年改造,翟曹村現在的水利條件還算較好,村南地灘地有11個不超過30米深的淺井,上層水源雖然含鹼量大,但能滿足灌溉水位。坡地的4眼比較深,最深280米,基本能滿足需求。

九十年代之前村民吃的都是自己家的淺井水,九十年代之後由深井水到黃河水。翟曹村的地理條件決定了淺井再往下中層沒有水。

劉麥勝說,翟曹村在集體經濟方面比較薄弱,集體只有100多畝地,一畝地一年只有一百元錢左右的承包費。原來的學校出租給私人辦成了幼兒園,目前主要是這部分收入。下一步要規劃適合生長的農作物,進一步提高在農業方面的收入。

調研組認為,只有讓翟曹村的澤水之「憂」變成澤水之「優」,才能具備發展之「優」。

韓睿 陳晨 賈丙堯 薛吉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