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翰海為鐔,天山為鍔,犁庭掃蕩:朱棣北伐

海潮亦可量 發佈 2022-09-27T15:35:44.345634+00:00

民間野史有一種記載認為永樂皇帝朱棣的母親是蒙古人,或者是高麗國進獻給元朝的妃子,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朱棣跟蒙古人的關係特別親密,甚至認為其是蒙古人的遺腹子,還從多方論證朱棣遷都北京就是為了能夠離這個蒙古老家近點。

民間野史有一種記載認為永樂皇帝朱棣的母親是蒙古人,或者是高麗國進獻給元朝的妃子,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朱棣跟蒙古人的關係特別親密,甚至認為其是蒙古人的遺腹子,還從多方論證朱棣遷都北京就是為了能夠離這個蒙古老家近點。當然野史傳聞不過是胡編亂造、無稽之談,有朝野政敵對朱棣抹黑的成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真真假假了。但民間的捕風捉影也是需要皇帝本人配合的,如果朱棣登基後對蒙古漠不關心,相信就算有謠言也不至於流傳這麼廣泛。而事實上朱棣登基後對蒙古那叫一頓死磕,可謂「關愛有加」,先後組織多次圍剿蒙古的軍事行動,光是親征就不下五次,所以也不排除朱棣的一些謠言是懷恨在心的蒙古貴族故意編排的,再傳到長城以南經過民間文學家的加工、潤色。



朱棣為什麼對蒙古這麼上心呢?應該還是要從他的早年經歷來分析,朱棣早年受封燕王,作為明朝鎮守北邊的塞王之一,常年與蒙古作戰,因而他比其他人都要了解蒙古人。一般而言漢族君主除了開國皇帝以外,很少御駕親征,但朱棣為了打擊蒙古。一連五次出征塞外,最後自己也死在了北征的路上,可謂壯烈。對比同時期被拿下的安南,朱棣就只是選派了將領過去而已,明顯在朱棣的心中,蒙古要重於安南。另一方面,朱棣御駕親征也或許是對自己放任蒙古做大的一種彌補吧,而這就得追溯到靖難時期了。1.草原民族是打不死的小強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消除北元殘餘勢力,曾組織八次大規模北征,史稱「明太祖八次北征」,戰役斷斷續續持續二十多年,徹底將北元及其殘餘勢力打殘,曾經草原的霸主們,被打得聽到明朝騎兵的馬叫就落荒而逃,北元從前朝正統被削成了草台班子,再也對明朝的正統地位不構成威脅了。到了洪武末年,蒙古已經降級成了明朝的邊患,甚至東北地區的蒙古兀良哈部還被明朝招降,成了明朝的僱傭兵、職業打手,朱元璋還為其改了個名字叫「朵顏三衛」,平時朵顏三衛的重要職責就是跟不服管的其他蒙古人開戰,算是大明王朝版的「以夷制夷」了吧。然而這種本來良好的邊疆模式到了建文帝繼位後卻發生了變化,走向徹底崩壞。朱元璋末年在明朝的北境建立了一整套的防禦體系,以抵禦塞外遊牧民族的侵擾,由於朱元璋不太相信異姓大臣,想來想去還是自己的兒子們可靠,因而分封藩王守邊成為朱元璋北邊防禦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然而朱元璋的心腹恰恰成了建文帝的心腹大患。建文帝要削藩,邊境諸王自然是主要開刀對象,但如果諸王都被幹掉,邊地由誰來防守,一旦邊地陷入真空狀態,那這樣一來朝廷對蒙古諸部的壓制力度自然會下降,但顯然急著削藩的建文帝並沒有過多考慮這個問題。事實上不要說武力壓制建文帝沒有考慮過,就連懷柔政策建文帝都沒有過多操作,從史書來看朱允炆在位四年並沒有與蒙古部落有何交流,而對蒙古人來說中原王朝的內戰真是天大的好消息。靖難之役期間蒙古趁機做大,首先是鎮守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舉兵造反,朱棣本來是朝廷安排在北部抵禦蒙古的重要藩王,他在戍邊期間曾多次出塞,打得蒙古諸部抱頭鼠竄,草原的牛羊看到燕王的旗幟都被嚇得跑路,有他在北平那一片甚是安全,但是現在朱棣起兵了,建文帝的朝廷在南方,所以朱棣也得往南方打,主力部隊自然也都帶走了,霎時間蒙古諸部的壓力頓時減輕,壓在頭上的一座大山自己長腿跑了。然而朱棣的起兵才只是牽動明朝北部局勢的第一步,朱棣起兵以後,建文帝立刻派兵北上圍剿,當時鎮守在宣府(今張家口宣化)的谷王朱橞害怕兩軍交戰誤傷到自己,又仔細比較了一下建文帝和燕王之間的實力,最後覺得還是建文帝的大腿比較粗,但燕王離自己的封地比建文帝要近得多,要是自己旗幟鮮明地支持建文帝,朱棣引兵來攻打自己,就自己這兩下子肯定不是四哥的對手,怕是朝廷大軍還沒來自己就要被朱棣幹掉了,所以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封地,連夜逃回南京。朱橞回到南京以後,建文帝的心腹兵部尚書齊泰看著他若有所思,於是向建文帝建議道:「燕王封地不遠處就是遼王朱植和寧王朱權,這可都是重量級的藩王,燕王朱棣一個人起兵倒不怕,萬一他們哥幾個勾結起來,將手裡的兵馬聚集在一塊,那勢力可就大了,為今之計應該儘快將遼王和寧王召回京師,斷了朱棣的左膀右臂。」建文帝覺得齊泰的提議很有道理,因而下詔讓兩位王爺趕快回南京,遼王在接到消息後立刻啟程,但如果從陸路返回途中要經過朱棣的勢力範圍,太危險了,所以遼王是從海上坐船回到的南京,方案也很新潮了。


·而寧王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被朱棣擺了一道,他本人連同麾下精銳全都被燕王朱棣裹挾著參加了靖難,順便說一句寧王部下的軍隊就是精銳的朵顏三衛。朱元璋為了防範遊牧民族攻入長城以內,在明朝北地自東到西安排了九大藩王鎮守邊疆,他們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一場靖難之役導致遼王、寧王、燕王、谷王全部離開了自己的防守轄區,加上此前已經被建文帝廢為庶人的代王朱桂,實際上這個時候明朝的北地已經被撕開了一個巨大的豁口,幾乎喪失了防禦蒙古諸部南下的功效。不僅如此,燕王朱棣為了增加自己的勝算還主動與蒙古交好,希望他們不要襲擊自己的後方,至於好處想來也是不少的。而對於跟隨自己作戰的兀良哈部,朱棣也表示一旦靖難成功,就將寧王朱權管轄的大寧衛(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一帶)割讓給兀良哈部。2.皇帝也想要和平共處永樂皇帝登基以後,對蒙古諸部沒有扯自己後腿的行為非常滿意,並履行自己的承諾將大寧衛贈予兀良哈部。然而當朱棣只是一個起兵造反的藩王時,他的唯一目標就是取勝,所以他可以跟蒙古人合作,乃至於放棄一部分國家利益,但成為皇帝後朱棣已經完成了身份的轉變,作為大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他明白了明朝北地防禦體系的重要性,因而其登基以後就開始逐步恢復北地的防禦體系。但怎麼個恢復法讓朱棣頭疼,藩王起家的永樂帝深知藩王戍邊對中原王朝的危害,既然藩王不能用了,就得想其他方案來代替,而方案一時半會還拿不出來,這就需要爭取時間,恰好此時蒙古的局勢讓朱棣覺得可以暫時與蒙古交好,贏得時間。不得不說永樂皇帝的運氣很好,他登基的時候由於蒙古貴族內部長期為了利益自相殘殺,到這個時候已經發生了分裂,蒙古一分為三,其一就是上面提到的兀良哈,他們的勢力範圍在東北一帶,而且由於曾經跟朱棣有過合作,所以雙方關係還不錯;而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諸部又分裂成兩大部分,即東部地區的韃靼,占據蒙古本部,韃靼自認為自己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後裔,是最正統的蒙古人,他們的勢力也是三部蒙古之中最強的,朱元璋當年打擊的以及朱棣當年在北平鎮守時防的就是韃靼;西部地區則是瓦剌,瓦剌的血統沒有韃靼那麼高貴,但他們通過與成吉思汗後裔(尤其是阿里不哥後裔)長期通婚,成為蒙古重要的一部分,朱元璋時期韃靼受到明軍重創,而遠在西北的瓦剌則沒有受到太大損失,相反勢力逐漸強大起來,以至於有與韃靼分庭抗禮之勢。介紹完蒙古三部,我們再來看看朱棣的舉措,三部之中兀良哈勢力最小,也最聽明朝的話,不需要過多籠絡,所以永樂帝極力交好的對象就是韃靼和瓦剌。與瓦剌的交好比較順利,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八月、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四月,剛剛繼位不久的朱棣先後兩次派遣使者出使瓦剌,致書瓦剌領袖馬哈木、太平等人,傳達明朝想要與瓦剌和平共處的願望。在朱棣看來明朝強大,瓦剌弱小,瓦剌對付一個韃靼尚且捉襟見肘,是斷然不會再給自己招攬一個大敵的,然而信心滿滿的朱棣卻遲遲沒有等到瓦剌的回信,儘管朱棣表現得十分有誠意,但瓦剌那邊就是愛答不理,這倒不是瓦剌擺譜,實在是因為此時的瓦剌自顧不暇。永樂初期瓦剌部先是因為內部權力分配而展開了一場大混戰,最後馬哈木等人勝出,但也是損失慘重;內部矛盾處理完沒多久馬哈木等人又率領瓦剌與韃靼進行交戰,接二連三的戰爭使得瓦剌實在沒有時間回復明朝的好意,這不等瓦剌剛一穩定下來,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馬哈木等人便麻溜地派人前往大明,表達特別想要與明朝交好的願望,而且向永樂帝請求冊封,意思是瓦剌以後就是大明的臣屬,以後就跟著大明混了。看到瓦剌竟然這麼識相、這麼乖以後,朱棣龍心大悅,當即下令冊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把禿孛羅分為安樂王,其他人等各有封賞,從對幾人的封號便可以看出朱棣想要和平的心願,一時間明朝與瓦剌進入了蜜月期。


雖然與瓦剌的交好過程很順利,但跟韃靼可就一波三折了,並最終導致平靜多年的邊地再次爆發戰爭。韃靼自認為是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也是北元的繼承人,而這成為橫亘在韃靼與明朝之間的最大障礙,雖然經過明朝輪番打擊,韃靼實力大傷,連「大元」的國號和大汗保有的「帝號」都去掉了,但這並不妨礙其繼續與明朝死磕,儘管朱元璋時期明朝就曾經數次派遣使節想與韃靼交好,但韃靼對此的態度就是「不回應、不接洽、不談判」。朱棣登基的同年,非黃金家族後裔出身的鬼力赤(又名布里牙特·烏格齊)篡奪蒙古大汗之位,然而由於其血統問題不能服眾,韃靼部爆發了內戰,儘管朱棣登基以後也曾派遣使節表達想要與之和平共處的願望,但不知道是鬼力赤無暇顧及,還是為人比較傲嬌,對於明朝的多次聲明皆沒有回應。韃靼不比瓦剌,其活動區域更加逼近永樂帝的老巢北平,為了防範鬼力赤、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南下劫掠,永樂帝一邊加固邊地防範;另一方面更加積極派遣使者出使韃靼,想要摸清韃靼的底,然而鬼力赤一方卻始終拒絕迎接明朝使者進入。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拒絕,永樂帝的耐心也逐漸見底,後來更是不惜表示如果韃靼再不正面回應大明的訴求,那麼明朝將不惜動用武力,遠征沙漠。朱棣如此強硬表態,是想以戰促和,然而依舊石沉大海,鬼力赤一方毫無回應。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隨著明朝征安南戰役的巨大成功,為了證明自己說話算數,永樂帝心中產生了想要通過戰爭來解決韃靼問題的想法了,但這時候一件事情的發生推遲了戰爭的到來。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明朝得知了鬼力赤兵敗,被權臣阿魯台所殺的消息,元順帝的曾孫孛兒只斤·本雅失里被擁立為新大汗,黃金家族閃亮回歸,得知對方換了管事人後,明朝決定做最後一次努力,派遣使者前往韃靼,一來是祝賀新大汗繼位,二來是表達希望兩國交好的願望,如果韃靼接受,那麼明朝將對其封賞,並賜予大量財貨,雙方和平共處。這一次韃靼終於有人回應了,而且相當強硬,不光不接受明朝交好的願望,而且斬殺了明朝的使者,「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現在兩國還沒開戰,韃靼就敢殺天朝的使者,傳出去大明的臉面往哪擱,朱棣再也不能忍了,對韃靼作戰就此提上日程。3.親征沙漠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七月,明朝正式與韃靼開戰,朱棣任命靖難功臣、淇國公丘福為主將率領大軍出征漠北,出征之前永樂帝一再告誡丘福不可輕敵冒進,一定要穩紮穩打。但俗話說得好,越怕什麼越來什麼,丘福壓根沒把朱棣的話放在心上,在前期取得幾場小勝利之後,志得意滿的丘大將軍便不把韃靼放在眼裡了,接著便重蹈前輩徐達的覆轍中了韃靼人誘敵深入之計,孤軍深入,最後全軍覆沒,丘福本人也戰死。丘福的戰敗打亂了朱棣的部署,雖然本次戰敗的責任看似全在丘福,但有一個重要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當時整個明朝存在輕敵思想,包括朱棣本人,幾年之前征伐安南的過於順利,加上韃靼此前幾十年早已被打殘,明朝上下普遍存在「跳樑小丑,不足為懼」的思想,而這種思想影響了明軍的作戰。


但這次戰役以後,打醒了明朝,經過朱家兩代人的努力,大明此時已無可用大將,為了消除邊患,朱棣決定御駕親征。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二月,北征大軍舉行出征儀式,這是朱棣登基之後的第一次出征,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永樂帝集結了五十萬大軍(丘福只有十萬),必須一次擊垮韃靼部使其不敢再攻邊地。朱棣對這次親徵信心滿滿,認為此次必勝有五個原因:「以大擊小,以順取逆,以治攻亂,以逸待勞,以悅吊怨。」當北征大軍路過朱棣藩王時期出征抵達的舊地時,朱棣還特地仿效當年的霍去病封狼居胥,親自作了一篇記載此次北征經過的銘文,以給後世留下他曾經親征漠北的文字記錄,也順道激勵軍官將士奮勇殺敵,報效大明。而此次大軍也一改去年的輕率冒進,相反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又因為裝備先進,後勤保障充足,五十萬大軍進展相當順利。而更大的好消息即將到來,五月明軍行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朱棣將之更名為「飲馬河」)流域,明軍從俘虜口中得知了蒙古大汗本雅失里與太師阿魯台不和的消息,說起二人的不和也是搞笑,原來在得知明朝五十萬大軍即將來臨的消息後,韃靼高層明白打肯定是打不過的了,那就跑吧,可是在往哪兒跑的問題上,二人起了爭執,大汗本雅失里主張往西逃,最好逃到瓦剌去,可以受其庇護,太師阿魯台跟瓦剌部關係一向不好,還打過仗,自然不願意寄人籬下,所以他主張往東跑,雙方就這樣僵持不下,最後索性一拍兩散,本雅失里往西跑,阿魯台往東跑,誰能躲開明軍就算誰命好了,事實證明他倆的運氣都不好。他們之前的扯皮錯失了逃跑的良機,永樂帝在得知這一重要情報後當即做出決定,本雅失里是韃靼乃至蒙古名義上的最高首領,但他只是阿魯台擁立的傀儡,因此實力不強,打敗他不費吹灰之力又能敲山震虎,投入小回報大,性價比那是相當高,因而朱棣決定大軍就在臚朐河紮營,自己親率精銳追擊本雅失里,只用了幾天的時間,朱棣就在成吉思汗的龍興之地,斡難河追上了本雅失里的部隊。本雅失里本想著明軍遠道而來,乘著明軍立足未穩,率先發動衝擊,但是沒想到明軍登山布陣,搶占了制高點,不等韃靼騎兵衝到,順著山勢迎面向韃靼軍衝去,利用兵力優勢徹底擊潰韃靼騎兵,本雅失里只能率領七騎遁逃。隨後永樂帝很快回師與大部隊會合,揮師向東攻擊阿魯台,剛剛得勝的明軍士氣高漲,一舉擊潰阿魯台主力,阿魯台抵擋不住,墜馬逃遁。永樂帝的第一次北征即以大獲全勝而告終,雖然韃靼已經潰不成軍,但朱棣並沒有趕盡殺絕,因為朱棣對於蒙古諸部的戰略是先以武力加以威懾,然後通過懷柔的手段使其歸附,而不是一味追殺,所以戰爭一結束,便釋放了不少俘虜回去,宣揚大明的懷柔政策,經過這一番攻心之策,韃靼的不少部落派遣使節來到永樂帝大營表示願意臣服,後來就連阿魯台本人都上表向明朝表示歸順投誠,對於阿魯台的請求,永樂帝並沒有因為阿魯台過往的叛逆之舉而拒絕,相反為了平息邊地的戰火,為了維持蒙古各個部落勢力的均衡,朱棣同意了阿魯台的歸降,冊封其為「和寧王」。明朝與韃靼之間暫時和平下來。


但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韃靼這邊一安靜下來,瓦剌那邊可就不老實了。此前韃靼部不可一世,態度囂張,朱棣才決定教訓他們一下,現在韃靼已經老實了,朱棣也不打算趕盡殺絕,畢竟對中原王朝來說維持草原上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但瓦剌部不這麼想,瓦剌首領馬哈木跟韃靼人打了一輩子,其做夢都想統一蒙古諸部,在他看來現在韃靼部已經元氣大傷,正是消滅其的好機會,因而其借著進貢的機會,多次派遣使者來挑撥明朝與韃靼的關係,希望明朝能夠再次出兵徹底打垮韃靼,然後瓦剌再坐享漁人之利,統一蒙古。但是就瓦剌的這點小伎倆還能瞞得過明朝大皇帝?挑撥離間,借刀殺人,坐山觀虎鬥,這都是中原王朝玩剩下的東西,翻翻史書找出來的案例太多了,所以對瓦剌的請求,朱棣也就是笑笑不說話,瓦剌派來的使者明朝好生招待,並且告訴他們瓦剌和韃靼也可以和平共處嘛,意思很明確,大明不想蹚這趟渾水。面對大明的無動於衷,馬哈木覺得可能是瓦剌缺乏誠意,致使大明不願意出兵,因而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馬哈木攻殺了韃靼大汗本雅失里,並且據說還繳獲了元朝的傳國玉璽,馬哈木派人帶著傳國玉璽來到明朝向永樂帝表示,韃靼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我已經幫大明幹掉了,並獻上傳國玉璽,這投名狀是不是誠意十足啊,希望大明能夠趁此機會出兵討伐阿魯台,一舉消滅韃靼,大軍出征之際我瓦剌必定為大明鞍前馬後,這一下子朝廷的邊地一定就能徹底安寧下來。明朝對此的表示是,傳國玉璽啊,當年太祖皇帝北征的時候也繳獲過一枚,不過你們還是有心了,朝廷會有賞賜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一次瓦剌明白了,明朝是指望不上了,終究是錯付了,最後只能自己扛下了所有,此後瓦剌多次進攻韃靼阿魯台部,打得阿魯台叫苦不迭。這有悖於明朝的平衡各個部落勢力的政策方針,因此明朝多次想要調停,但既然明朝不願意答應瓦剌的請求,瓦剌又怎麼會理會大明呢,雙方的關係就這樣日益緊張,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瓦剌領袖馬哈木派遣使者前來進貢,這一次馬哈木提出來相當無禮的要求,要朝廷將甘肅、寧夏等地區原來隸屬韃靼的部落劃給瓦剌管轄,並且擅自扣留了朝廷的使者。小小一個瓦剌竟敢如此囂張,假以時日那還得了,朱棣勃然大怒,他感到此時的瓦剌由於明朝的長期放任,勢力已經強大到足以影響到明朝北地,繼續坐視不理,總有一天會釀成大患。但天朝上國不能像野蠻的瓦剌一樣無禮,因此朱棣決定先禮後兵,如果瓦剌不聽從勸告再教訓他,永樂帝派人給馬哈木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嚴厲譴責馬哈木狂妄自大的行為,並且表示如果馬哈木再不知道收斂,那麼明朝將會派大軍來討伐瓦剌。明朝不惜以威力威脅,而馬哈木也表示自己不是被嚇大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宣布從此以後不再向明朝朝貢。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十一月,馬哈木進兵臚朐河,聲稱要攻擊阿魯台,實際上是向明廷施加壓力,基於此朱棣決定第二次北征。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又率領五十萬大軍從北京出發,並且這一次朱棣還特意帶上了皇太孫朱瞻基,想要讓他跟隨自己歷練一番。明軍有五十萬,而瓦剌只有三萬騎兵,雖然瓦剌依託山勢,分三路阻抗,一時間跟明軍打得難分難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明軍的火器優勢逐漸發揮出來,狠狠地壓制住了瓦剌騎兵的優勢,最終結果是瓦剌大敗,馬哈木逃竄。第二年春天,被打老實的馬哈木派遣使節來到大明,呈上進貢的馬匹,送回了被扣押的使者,畢恭畢敬請求明朝的原諒,言辭十分恭順,朱棣表示:「早點這麼識相不就不至於有今天了嗎,算了,大明不會跟你們一般見識的,就這麼原諒瓦剌吧。」通過第二次北征,收拾了猖狂的瓦剌,永樂帝達到了他維持蒙古諸部勢力均衡的目的,此後數年間明朝的邊境相當安寧,朱棣也十分高興,認為北征還是卓有成效的。


然而按下葫蘆浮起來瓢,瓦剌這邊安靜了,韃靼又開始蠢蠢欲動了,瓦剌被明軍打敗,韃靼趁此機會經過幾年的發展,勢力日益強盛起來。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瓦剌領袖馬哈木戰死,令本來已經實力受損的瓦剌又雪上加霜。馬哈木在世時,韃靼的阿魯台被其逼打到牆角,現在馬哈木一死,阿魯台就又有些飄飄然了,在阿魯台看來自己當年依附明朝實乃不得已而為之,他本人與明朝的矛盾還是頗大的,加之韃靼部要發展就必須南下劫掠,而這遲早會與明朝撕破臉,晚撕不如早撕,於是韃靼便開始時不時對明朝邊地進行騷擾的劫掠,發展到後來甚至侮辱或拘留明朝派去的使節,一改對明朝的依附政策,以草原霸主自居。為了證明自己還是拿得動刀的,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永樂帝第三次率領大軍出征沙漠,決定給阿魯台一個教訓。出征之後沒多久,探子來報阿魯台得知皇帝親征,害怕了,已經跑了。明朝大軍一出征,韃靼部就跑了,這個已經成為基本操作了,所以永樂帝手下的將領們都建議率兵追擊,與阿魯台決戰。然而朱棣拒絕了眾將的提議,他之所以沒有去追擊敵軍有他自己的想法,韃靼是遊牧民族,軍隊都是騎兵,跑起來很快,而明軍如果去追擊必然要帶著大批輜重(火槍、火炮這些都得運輸啊)去追擊,這樣速度太慢,不一定追得上,如果也派騎兵去追,輕騎突進又十分危險,後防給養也不容易跟上。況且此時的朱棣已經年過六旬,作戰講究穩紮穩打,不能像當年那樣啥也不顧,就是幹了。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此次北征始終沒有找到阿魯台的主力,隨著明軍糧草日益匱乏,朱棣決定班師回朝。此次出征大軍勞而無功,朱棣是越想越氣,這回去太沒面子了,得打一仗啊,突然永樂帝靈光一現想到了兀良哈。此時的兀良哈早已不是永樂初年聽話的朵顏三衛了,這些年兀良哈蠢蠢欲動,不時襲擾大明邊境,雖然沒有韃靼那麼猖狂,但也是特別煩人,而且朱棣聽說兀良哈的首領還曾與韃靼暗中勾結,想到這朱棣決定就順便教訓他,殺雞給猴看。兀良哈可就倒霉了,實力本來就不如韃靼、瓦剌,關鍵他壓根沒想到朱棣的大軍會衝著他來,因此幾個回合下來,兀良哈大敗。得勝的朱棣保住了些許面子,就此得勝回朝。第三次北征並沒有達到既定目標,阿魯台的主力也沒有被消滅,不時還會騷擾明朝邊地,因而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七月,永樂帝第四次北征,希望能夠完成未完成的目標。大軍出發不久,探子來報,早前幾個月阿魯台就被瓦剌領袖脫歡(馬哈木之子)擊敗,已經沒有實力再來對抗大明了,所以這次出征不會有敵人了,轉了幾圈之後果然是這樣,大軍只得原路返回,就這樣永樂帝的第四次北征空手而歸。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恢復了一點元氣的阿魯台又來騷擾大明邊地,此時的朱棣已經65歲了,身體也不是很好,按理說各方麵條件已經不允許他再次親征了,然而面對阿魯台(這位老兄這幾十年來真是鍥而不捨啊)多年來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朱棣不能忍,因而他不顧朝中大臣反對,堅持再一次北征,這就是明成祖第五次北征,也是最後一次。儘管做了充足的準備,軍隊眾多,後勤保障也足夠,然而這次到了草原之上還是沒能發現阿魯台主力,明軍就在草原之上晃蕩了好幾個月,儘管朱棣幾次下令大軍追擊,但別說韃靼人了,羊都沒一隻,看來這次是不能決戰了,永樂帝無可奈何地宣布撤兵。大軍班師回朝的路上,明成祖朱棣帶著遺憾駕崩於榆木川(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西北)。4.明成祖的北征如何評價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相比於明太祖的八次北征都是皇帝坐鎮京師,派遣大將領兵出征,朱棣的五次北征都是御駕親征,因而無論是軍隊人數、後勤保障等各方面都要比朱元璋的北征規模更大。但若以其效果來說卻不如明太祖的八次北征,朱元璋的北征雖然沒能完成全部目的,但瓦解了北元,消除了正統性危機,使得蒙古成為邊患,而且到朱元璋晚年時蒙古諸部已經無力南下了。對比來說,朱棣的北征雖然被後世稱為「五出漠北,三犁虜庭」,看起來很威風。但明成祖北征的戰略目的是為了讓草原上的韃靼、瓦剌兩部臣服於明朝,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但這個目的顯然沒有達到。無論是韃靼還是瓦剌都沒能真正臣服於明朝,所以朱棣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夠保持蒙古諸部的勢均力敵,以減輕大明的邊地壓力,所以韃靼也好,瓦剌也罷,乃至於兀良哈,誰敢冒頭,朱棣就打誰,但正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一部勢力削弱,會另一部崛起,繼而明軍北征討伐,最終陷入這樣一個循環。尤其是雖然第一、第二次北征重創了韃靼與瓦剌,戰術上還是蠻成功的,但朱棣的後三次親征並不算成功,幾次出征都沒能遇到敵軍主力,勞而無功,而且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也並不是說五次北征就毫無用處,至少北征確實抵禦了蒙古諸部對明朝邊地的攻擾,使得北部邊民能夠在永樂時期較為安定的生活;此外多次北征使得蒙古諸部落的許多民眾歸附了明廷,促進了民族融合。從這些方面來說北征有其一定的功效,只是付出的代價也很大,投入產出比不划算罷了。也許正是由於意識到一味動武是不能解決明朝邊患的,加上大軍多次出征的不便,朱棣才決定將首都遷往北平,當然這個就是後話了。所以近年來有不少著名學者諸如毛佩琦、馬渭源等指責朱棣遠征蒙古是好大喜功、華而不實之舉,沒有取得什麼效果,也沒有徹底消滅蒙古殘餘。但公平地說,這種指責這實際上是有失偏頗的。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上大一統王朝與遊牧政權的較量,從來就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匈奴的滅亡是漢朝經過百餘年的戰爭加和親才得以最終實現;唐朝儘管一度將東、西突厥納入自己的羈縻統治,但不久後突厥即降而復叛;清朝的蒙古問題是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努力,才最終將蒙古地區納入帝國版圖。因此,客觀而言,筆者十分認同《明成祖五出漠北芻議》中的觀點:「朱棣五出漠北最起碼解決了明朝前期的蒙古問題」。朱棣通過戰爭優勢保持蒙古分裂,使蒙古勢力進一步衰弱,確立了明帝國對蒙古諸部的宗主國地位,保障了明帝國北部邊疆數十年的安寧,創造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為明朝盛世「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