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破窗效應」:自我放縱的人生,都是輸給了自己

富書 發佈 2022-09-29T15:43:13.801710+00:00

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將其中一輛車的車牌摘掉,頂棚打開,然後把它放在治安相對較差的平民社區,結果汽車在當晚就被偷了。

作者:文小文(富書作者)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將其中一輛車的車牌摘掉,頂棚打開,然後把它放在治安相對較差的平民社區,結果汽車在當晚就被偷了。


另一輛車則原封不動地放在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停了一個星期也沒有任何損壞。


然後,實驗人員用錘子把這輛車的車窗敲了個大窟窿,僅僅過了幾小時後,這輛車也被偷走了。


很多事情,一旦遭到破壞而不及時修繕,人們就會任其發展得更壞,讓事情變得積重難返,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破窗效應」。


它時刻提醒我們:毀滅一個人的,往往不是苦難,而是悄無聲息地在一次次放縱中的沉淪。


所以,不要輕易打破自己的任何「一扇窗」,不讓懈怠破窗而入,才能在前進路上無懼風雨。



每一次放縱的疊加,

都可能變成將來的困局


生活中很多突如其來的問題,看似偶然,其實原因早就藏在以往的選擇里。


那些你偷過的懶,貪過的舒服,無節制地放縱,最終都會毫無保留地體現在你的生命狀態里。


不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越是肆意放縱,命運就越是理直氣壯地給你當頭棒喝。


2015年,王思聰的創業項目「熊貓直播」上線,這個估值近百億的直播平台在成立的第一年就與虎牙、鬥魚形成直播界的鼎足之勢,可第二年起,熊貓直播就開始走下坡路。


僅僅過了三年,熊貓直播就宣告破產,黯然退場。


這其中,除了一些大環境因素外,熊貓直播內部人員的自我放縱也加速了它的滅亡。


仗著王思聰的人脈和號召力,員工對運營平台生態絲毫不上心,領導對公司內部決策更是漫不經心,每天都過得舒服無壓力。


當其他平台的主播都卯足了勁要提高人氣時,熊貓的主播卻在這溫床上一再對自己放鬆:


不在乎直播時長,不在乎是否掉人氣,不用絞盡腦汁地優化直播內容,到了發薪日就心安理得地領著全額薪水。


在他們眼中,王思聰三個字儼然成為他們解決任何問題的通關王牌。


他們一味地放縱內心的惰性,在渾渾噩噩中混日子,當熊貓直播的DAU均值日漸縮水時,在主播排行榜前100中,竟找不到一位熊貓主播的身影。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別人的故事裡,誰都不是局外人,他人的經歷又何嘗不是我們自己的寫照,一切的猝不及防其實都有跡可循。


總想著背靠大樹,總想著貪圖舒服,總以為危機離我們很遠,所以一次次地放縱自己。


拒絕接受改變,沉迷即時滿足,陷入習慣性縱慾,殊不知,這一次次放縱的疊加,都會變成將來的困局,讓人失去選擇的權利。


就像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裡說:


人是有惰性屬性的動物,一旦過多地沉醉於溫柔之鄉,就更削弱了重新投入風暴的勇氣和力量。



那些讓你痛苦的經歷,

都是破局的武器


谷歌有位叫馬特·卡茨的工程師,在TED演講上分享了他的30天改變計劃。


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挑戰任務,在30天內做到以前不能做到的事情:每天騎車上班,每天走10000步,每天拍一張照片,寫一部小說。


另外還要改掉很難戒掉的壞習慣:不看電視,不玩社交軟體,不吃糖,不喝咖啡。


說到和做到之間,差的就是行動,這份看似簡單的計劃實踐起來必須要有很強的自制力。


最開始,馬特覺得很痛苦,畢竟對於一個宅男來說,長期在電子產品和刺激性飲料的浸泡下,想要突然改變需要極大的毅力,因而成效也微乎其微。


然而,馬特在情緒高漲——逐漸動搖——抵住誘惑的自我鬥爭中,突破了痛苦的卡點,完成了挑戰。


30天後,他從一個大腹便便的肥膩工程師蛻變成身材勻稱,開朗樂觀的精神小伙,還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遠足。



對馬特而言,無論是在身體層面還是精神層面,自己都有了全新的面貌。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飛輪效應」:為了讓輪子轉動起來,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去重複地推,這個過程非常辛苦。


當輪子的轉動達到一定速度時,在慣性作用下,不用花太大力氣也可以衝破阻力,快速轉動。


可一旦停下來,想要再繼續轉動,就很困難了。


當自己有所懈怠,想要重整旗鼓的時候,卻發現早已失去了曾經的鬥志,就像《一個人的朝聖》裡所說:


「一旦停下來太久,就很難再繼續了。」


在與命運的較量中,有的人容易被思想控制行為,沉湎於當下的短暫快樂,放縱不羈不可自拔,有的人卻能用行動來控制思想,忍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掙扎,在一次次與本能的對抗中淬鍊出更廣闊的人生。


能讓人變得優秀的那些事情,也許在開始踐行時並不是一條坦途,但當你克服了重重阻力,咬牙挺住後,就擁有更多與生活對抗的底氣。



把努力當成習慣後,
痛苦便不復存在

亞里士多德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也正如詹姆斯·克利爾在《掌控習慣》一書中提到的:身份=反覆+存在


因此,當一個好習慣持續在執行時,大腦就會在潛意識裡傳遞一個信息:我就是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平庸的人總能為逃避找到藉口,優秀的人卻在不斷對抗人性的本能,當你陷入痛苦的泥潭不知如何突破時,以下三點建議也許可以助你跳出掙扎的漩渦。


一、激發內在驅動


猶如飛輪轉動需要動力一樣,推動我們向前走的,也是一股股的驅動力。


而這個驅動力又分為三個層次,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物本能、趨利避害、內在需求。


外驅力可能會隨著生理需求或外部壓力的變化而改變,但追求自我存在價值的內驅力永遠是根植於內心的永動機,一旦確定目標,便能心無旁騖朝前走。


只有內心極度的渴望和極致的熱愛才能觸發高效的執行力,在自我感召下,把握人生的主動權。


就像《人民日報》裡有句話:「只有真正激活了內驅動力,才願意規律且持續地付出。」


二、降低行動強度


《養成自律,從來都不靠硬撐》中說到:


「我們想讓自己完成某個任務或養成某個習慣,最大的敗筆是極為重視數量,卻沒有觸及真正的核心,而習慣養成的秘訣恰恰在於,重跨度,輕強度。」


作者史蒂芬·蓋斯就曾為自己制定了每天30分鐘的鍛鍊計劃,但他根本做不到,於是他從最輕度的量開始,每天至少一個伏地挺身。


他還用這種策略完成了暢銷書《微習慣》的創作。


每次都儘可能設立一個小目標,做起來就毫無心理壓力,還會因為超額完成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建立正向反饋


王石曾以業餘運動員的身份登頂珠峰,常被人誇讚有很強的體力和耐力,非常自律,他卻強調自律不是與生俱來,是自己不斷掙扎的結果。


他每天都會做力量方面的訓練,但內心的小妖魔總會出來作祟,想找藉口逃避練習。


於是他制定了一張表格,每做完一項練習,就標註出數字或時長,一個月下來,整張表格就被填得滿滿當當,看著這累計的訓練量頓時讓他很有成就感。


當你長出散漫的萌芽時,往往是因為自己做的事沒有看到結果,所以不妨把一點一滴的行動都記錄下來,在時間的見證下,日拱一卒的力量就是最好的正反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想要持之以恆做一件事,為什麼中斷後就很難繼續?」


有一個回答很扎心:「因為惰性是可以疊加的,而做一件事的動力和堅持的耐力是遞減的。」

人這一生最艱難的較量,不是超越別人,而是守護好自己,不斷與幽暗的劣根性作抗爭。


持之以恆的努力,也許別人看不到,但是能被時間銘記,那些默默耕耘的時光,就是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利器。


守好自己的窗並不容易,也不能解決當下所有的困境,但當我們承受了痛苦與糾結之後,會發現那個懶惰放縱的自己,竟也可以謀劃出更好的人生藍圖。


願每個人都能把努力當作刻進骨子裡的習慣,讓人生這座大廈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作者簡介:文小文,富書專欄作者,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