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遊記

鷹瞳世界 發佈 2022-09-30T23:12:39.494946+00:00

不像蘇伊士運河,平整直線,通航只需四小時左右,巴拿馬運河的河床是從近乎海平面高度,上升差不多30米至山頂的加通湖(Lago Gatun),通過湖區後,再降回到海平面。船隻在運河內的上升和下降分別都要經過三道閘門,三上三下,通過整條運河用了一個大白天,超過10個小時。

不像蘇伊士運河,平整直線,通航只需四小時左右,巴拿馬運河的河床是從近乎海平面高度,上升差不多30米至山頂的加通湖(Lago Gatun),通過湖區後,再降回到海平面。船隻在運河內的上升和下降分別都要經過三道閘門,三上三下,通過整條運河用了一個大白天,超過10個小時。當然,如果沒有這條運河,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通航要花更多時間,而且還分外危險。


很多年前第一次當我站在巴拿馬運河船閘旁的觀覽台上瞭望時,多少有點覺得十幾美元的門票錢不值:巴拿馬運河不過如此嘛。這有點像我20多年前坐船穿過長江三峽的船閘時的感覺——期待很高,結果相當失望,感覺應該更雄偉、讓人目瞪口呆才對。說實在的,倒是運河中通過的巨型貨櫃船和郵輪讓我更加興味盎然,它們巍峨的船體、炫目的外表,更符合我這現代旅遊饕餮的膚淺趣味。在它們的映襯下,船閘就顯得可憐、狹小和落伍。前後左右四輛牽引機車像幾隻甲蟲一樣拉著趾高氣揚的大船,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動,船體兩側離船閘的混凝土池壁,似乎只有幾十厘米,看它們那如履薄冰的樣子,比看新司機停車入庫還讓人擔心:名聲如雷貫耳的大運河,船閘也就30多米寬。

通過巴拿馬運河時,看到有新舊航道之分(我們走舊航道),船頭甲板上有國內旅遊乘客大聲議論說,此運河從前只能通過美國舊型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自從美國建造了新型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後,「美國」就一直敦促巴拿馬當局開通更寬闊的新航道,以便讓「尼米茲級」戰艦順利通過。這樣的說法,有以訛傳訛之嫌,具意識形態之影。


不過呢,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巴拿馬的軍事強人諾列加將軍(Manuel Antonio Noriega),他恰巧是在那年(2017年)5月病逝。據說諾列加在位時有意強行控制巴拿馬運河的通行許可權,加上其它一些不肯合作和無法無天的事情,惹惱了美國人。1989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老布希下令2萬7000名美軍展開對巴拿馬代號「正義之師作戰」的軍事行動,推翻了諾列加的軍事政權。而後,躲藏某處的諾列加向美軍投降,隨即被正式逮捕並帶往美國邁阿密以各項罪名接受審訊,判處40年有期徒刑,後來減刑,到2007年9月才出獄。

直到1999年底,美軍才從巴拿馬全數撤出。這件事,很難說美國佬沒有在戰略要害的他國異地實行長臂管轄,哦,巴拿馬是美國後院,說是短肘打壓較為確切吧。

巴拿馬整體上是一個富裕國家,仰望首都巴拿馬城,新城區的天際線,高樓大廈宏偉壯觀一氣呵成,在我們經過的幾個中美洲國家的城市景觀中可稱獨樹一幟。它的老城區也保存完好,一衣帶水的美洲大橋橫亘在新老城區之間,畫面氣勢非凡。

可是反差情形嚴重!遊輪停靠的港口城市克里斯多福(Cristobal),破敗且治安很壞,以至於船方勸告乘客不要擅自離開海港中心範圍,採購東西得去封閉區域的專門商店。我們一行人來到「光鮮的」巴拿馬城,得知它的貧民區不宜涉足,警察「駐守」入口處,並非維安,而是勸阻遊客勿要進去。有人問導遊進去會怎樣?答:你開著車子進去,能走路出來,算你運氣。

在巴拿馬可以體驗雨林探險、衝浪、浮潛、潛水、徒步旅行、露營、觀鳥、白水漂流、滑索之旅。

第一次來巴拿馬,應該怎麼玩?

巴拿馬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Panama;西班牙語:La República de Panamá)簡稱巴拿馬,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獨立並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903年,在美國支持下「第二次獨立」。

火山谷

在這裡可以看得到熱帶雨林里的箭毒蛙,蝴蝶,步行20 分鐘進入森林高榙,可以從索道觀看整個火山谷的大自然風光。



巴拿馬森林國家公園

這個國家公園是巴拿馬的熱帶雨林所在地,以前美軍還曾在這個熱帶雨林裡面訓練過越南的作戰士兵!

到達森林公園後,再乘坐印地安人自製的獨木舟前往土著印第安村落。這裡還保持著當初的傳統,在這裡可以體驗zui純正的原著民的生活。

加通湖

加通湖是一個人工湖,位於巴拿馬科隆的南部。它是巴拿馬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船舶在此會經過33 公里穿越巴拿馬地峽。

巴拿馬人無論其文化程度如何,在社交活動中,都熱情好客。不管是誰,都可以隨便到別人家去做客,主人會對客人熱情款待,賓主毫無陌生之感,如同家人一般,主人並不要客人付任何報酬。印第安的喬科族人尤其好客,心底善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表現出狂熱感。

在正式社交場合,他們同賓客見面時常行握手禮,而在親朋好友之間,見面時常行擁抱禮,在街頭遇見熟人時,則以點頭為禮,當地人接電話,往往先問您是誰,這與歐美國家先自報家門的習慣不同。

巴拿馬人交談時喜歡雙方的距離靠得近一些,他們認為這樣才顯得親近自然,否則就有冷淡對方之嫌了,他們有一些手勢語,如吻指尖表示讚美。


在巴拿馬,朋友見面時,根據見面的時間問候「早安」、「午安」、「晚安」、「您好」、「見到您非常高興」等等。問候同時,男性朋友之間要彼此握手,女性朋友或異性朋友除握手外,還要擁抱和親吻面頰。

巴拿馬人的姓名構成與西班牙和墨西哥等拉美國家的居民相同,其順序是:名字、父姓、母姓。社會上最常用的稱呼是先生和女士。對成年男子稱先生,對已婚成年的婦女稱女士或太太,對未婚的女人可稱小姐。

巴拿馬雙體帆出海塔沃加島Taboga Island一日游

乘坐碼頭上最大的雙體船之一逃離巴拿馬城,在前往塔波加島Taboga Island的途中,可以划船、游泳、曬太陽、就餐、參加派對、享受陽光等等。在距巴拿馬城45分鐘車程的塔波加島上,可以參觀島上的村莊,親身體會當地人的生活習俗。遊艇配備1位船長+1位水手


悠艇客推薦理由

目睹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世界橋樑-巴拿馬運河

親近完美自然生態巴拿馬火山谷

深入雨林拜訪巴拿馬原始部落印第安人

巴拿馬城古城遺址殘垣斷壁感嘆歷史變遷

著裝習俗

在巴拿馬,城市居民在正式場合一般都西裝革履,風度翩翩。女性的傳

巴拿馬的婚姻風俗基本上遵循著天主教的傳統,國家法律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大部分印第安人的婚姻和婚禮也是按照天主教習俗進行和操辦的,但仍有一部分印第安人保留著本民族的傳統做法。

喜喪禮儀

當地人在舉行正式婚禮前,少女們必須經歷一種開花的成年儀式,它是女子將婚嫁的證明,儀式進行時,全村人都要贈送禮物,女方父母要宴請全村人。每年當地要舉行一種被稱為謝肉祭的狂歡節。節日期間,人們身著華麗的服裝,裝扮成各種奇異的角色。


宗教習俗

巴拿馬的政治儀式是西方的,宗教儀式則完全是天主教的,但有些印第安民族仍然保留著自己的民族儀式。有的部落在舉行節慶和出征儀式時,首領要進行化裝,用許多羽毛裝飾自己,其他人則用野獸的爪子裝飾自己。

禁忌

巴拿馬居民的禁忌和其他拉美國家的基本相同,婦女不喜歡別人問及她的年齡,人們厭惡打聽男女的私生活情況和工資收入,巴拿馬人認為每月的「13」這一天是最不吉利的日子。在與巴拿馬人接觸時,不要談論政治,運河區的主權以及政府的外交政策等話題,到巴拿馬作客,不宜過分讚美一樣物品。


飲食

巴拿馬居民的主要食物是大米,其次是玉米、豆類、君子蘭和香蕉。「瓜喬」是巴拿馬最有名的民族菜,是用大米、豆類和肉做成的。人們還喜歡吃用玉米面和肉做成的玉米面餅、臘肉大米飯等。巴拿馬居民常喝的飲料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咖啡等。巴拿馬的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


巴拿馬人喜甜食,習慣飯後用甜點,西餐主要為牛肉或魚、蝦,中午用餐簡單,時間為12:30,晚餐較正式,時間為20:00。衛生情形良好。

《巴拿馬運河贊》——佚名

千艘萬艘船
從你背上爬過

臥兩洋,系南北
午睡醒來一陣騷動
驚起
太平洋里浪 大西洋上波

生命在默想中
築壩
黃皮膚黑皮膚的血
流一條凸起的河

流過歷史
流過幾代
異鄉人的夢
流過文明和罪惡

色調分明的旗幟
懸遍每一個港口
願意以主人的姿態
迎接來客

巴拿馬
航遍世界的船
巴拿馬
連接世界的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