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在真實歷史上的「取經路」

卓言日知錄 發佈 2022-10-01T01:37:33.087795+00:00

今天我們來聊聊玄奘在真實歷史上的「取經路」。《西遊記》中唐僧在路上遇到的困難可以總結為「男妖要吃肉,女妖要結親」,路上只要出現人,很可能就是妖怪變的。

我是卓言,我們一起終身學習,第447天。


每天一本書,今天我們來讀《玄奘與絲綢之路》(下)


今天我們來聊聊玄奘在真實歷史上的「取經路」。


《西遊記》中唐僧在路上遇到的困難可以總結為「男妖要吃肉,女妖要結親」,路上只要出現人,很可能就是妖怪變的。


其實,玄奘在西行路上遇到的人,反倒是支持他走完全全程的重要力量。比如,途徑涼州,也就是今天甘肅武威的時候,涼州都督聽說有人要出國,堅決要求玄奘按照朝廷規定返回去。後來唐僧在當地開壇講學,名聲大噪,涼州都督便改變態度,默許他離開。


涼州有位僧人,覺得玄奘一個人出遠門人生地不熟,就讓弟子悄悄把玄奘送到下一站瓜州,也就是今天甘肅酒泉。在瓜州,他得知前途非常兇險,就在他糾結要不要走的時候,聽說當地官員下發通告,要把偷渡的僧人抓回去。反正回去也要受罰,玄奘心一橫,買了一匹好馬,雇了一位叫「石磐陀」的胡人隨從迅速上路了。


這位「石磐陀」是中亞粟特人,他來自石國,「石頭」的「石」,長相高鼻深目,毛髮茂密,負責牽馬探路,以及玄奘的安保工作,幫了玄奘不少忙。你可能猜到了,這就是《西遊記》孫悟空的原型。孫悟空在《西遊記》裡曾多次賭氣返回花果山,好在最後都回來了。這位石磐陀也在中途離開玄奘,但他卻沒有回來。因為,雖然石磐陀是中亞人,但在漢地生活久了,實在不願意跟著玄奘冒險。


《西遊記》裡有個場景,你可能還有印象。唐僧出行前,唐太宗與他依依惜別,結為兄弟,並送他通關文牒,相當於開了介紹信。但實際情況是唐太宗奪權後忙著穩定政局,哪有閒工夫跟和尚結拜。


不過,玄奘在西行路上還真遇到一位貴人,他是高昌國國王麴文泰。高昌就是今天的吐魯番,在玄奘時代,高昌是個獨立的小政權。麴文泰滿懷誠意地招待玄奘,還請他多跟當地僧人討論交流。玄奘盛情難卻,那就待幾天吧,正好歇歇腳。十多天過去了,玄奘打算要走了,結果國王竟然不讓他走。這是為什麼?


麴文泰剛繼位沒幾年,很希望高僧玄奘留下來協助他統治。玄奘當然不會接受,於是開始絕食。國王眼看著這位東土大唐來的高僧,日漸衰弱,動了惻隱之心,便同意他離開。並約定,玄奘從印度回來後,要在高昌住上三年,開壇講學。


玄奘啟程前,麴文泰與他結拜為兄弟。麴文泰不知道玄奘需要多久才能回來,就給他準備了二十年往返的路費,還有二十四國國書以便過關。他把玄奘送到城西後,又騎著馬陪玄奘走了幾十里。可以想像,玄奘心裡多麼感激。所以,玄奘一直沒有忘記兩人的約定。只可惜世事難料,當玄奘十多年後回來的時候,麴文泰已經不在人世,高昌國也滅亡了。


我們接著趕路。有了麴文泰的支持,玄奘接下來的路似乎輕鬆了。但這所謂的輕鬆,只體現在通關的時候。這倒不只是因為麴文泰寫了國書,而是因為玄奘選擇的路線是古老的絲綢之路。千百年來,無數商人、使節在這條道路上來來往往,沿途民眾早已習以為常。玄奘也借這個機會,有時停留講學,有時四處考察,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但有個困難,麴文泰沒法幫忙解決,這就是艱苦的自然環境。前往印度,大多數時候是在荒郊野外,甚至要翻山越嶺,其中帕米爾高原最危險。這個高原不一樣,它是天山、崑崙山、興都庫什山等高大山脈交匯後形成的山結。所以,這裡不僅高寒,而且地形崎嶇多變。原本,高昌國王給玄奘配備了一支隊伍,但一次次翻山越嶺造成隨從不斷掉隊,最終只有少數幾個人趕到印度。計算一下,玄奘從長安出發,趕到印度次大陸,大概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玄奘西行的目的是印度北部的戒日王朝。戒日王朝的那爛陀寺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重鎮。現在,玄奘終於能讀到最原汁原味的梵文經典了。看起來,玄奘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但前面我們說過,玄奘的目標並不是某個地方、某位大師,而是不斷探索未知的知識世界,找到一套完美的理論。


戒日王朝的版圖只占印度北部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南亞還有大大小小各種政權,這些地方主要流行其他宗教。但玄奘倒是從不拒絕任何新鮮的思想。於是,他兜兜轉轉,把整個印度半島逛了一圈。


當時的印度非常動亂,玄奘能到處跑而安然無恙,得益於戒日王的幫忙。為什麼戒日王會支持玄奘呢?


其實,無論是隋文帝、唐高祖,還是高昌王、戒日王,他們都很清楚,宗教不僅能籠絡百姓,而且還能對外拓展政權影響力。而玄奘的出色,深深打動了戒日王。


玄奘在戒日王朝的都城曲女城舉辦「無遮大會」,也就是佛教界的辯論大會。參會人各式各樣,不僅有佛教教派,還有婆羅門教的學者參加。玄奘單挑各位高僧、學者,竟然無人能敵。這就好比一位外國留學生,竟然把這個國家相關領域的所有教授、專家給干趴下了。


戒日王看到這個場面,怎麼能不心動呢?他邀請玄奘在印度各地宣說佛法,藉此統一佛教。玄奘正好借這個機會,在異教遍布的印度遍訪各宗各派學者,或者是在高僧出生地「打卡」。直到他45歲的時候,離開故國17年的玄奘才啟程返回唐朝。


玄奘為後人留下什麼?


最被我們熟知的有兩件事,一是他帶回了大量佛經,並把他人生最後的時間用在翻譯經文這件事上。他用十七年時間共翻譯了七十五部經文,共一千三百多卷,在中國佛教領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另外,他開創了一個新的宗教派別「法相宗」,又叫「唯識宗」,這個派別最大的特點是立足於佛教經典,重視對佛教教義的研究。這也是難度最大、最艱深的派別,畢竟一般人很難有玄奘那樣精深的學識。


其實,玄奘有一件事情更值得被重視,這就是玄奘西行的經歷。


玄奘回國後,請求唐太宗允許他到少林寺翻譯經文。少林寺在今天河南,玄奘之所以要遠離都城,是為了更好地翻譯經文,免得被「粉絲」打擾。而且,少林寺距離玄奘父母的墳墓相對較近,小的時候,父親讓他背誦《孝經》的事情,他一直記得。只不過,唐太宗沒有答應,因為玄奘是頂級高僧,把百姓的精神偶像留在自己身邊顯然更安全。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唐太宗是位有世界眼光的千古一帝,所以,他要玄奘把域外風土人情、各國君王動向都講給他聽。皇帝的命令當然不好違抗,所以玄奘勉強答應了。後來玄奘的這些經歷,經玄奘口述、弟子辯機執筆,寫成了《大唐西域記》。


不過,玄奘西行經歷的價值可不只是滿足唐太宗的個人好奇,他留下的《大唐西域記》至今仍然有重大影響。這部作品就像是一座橋,把中亞、南亞的今天和過去的連接起來。


《大唐西域記》是少有的記錄中亞、南亞歷史地理的古代文獻,研究古代史的學者離不開它,考古學家的挖掘也要拿這本書做參考。19世紀歐洲人在阿富汗發現的巴米揚大佛,在印度德干高原發現的阿旃陀石窟,這些旅行家的身上必然帶著一本《大唐西域記》。


玄奘是公元664年去世的,如果按照作者採納的玄奘生於600年這個說法,玄奘享年64歲。


玄奘是一位高僧,但他更是一位行者。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捷徑使人迷路」。而玄奘在學佛的道路上,從沒有選擇捷徑。他時常迂迴折返,用自己的雙腳去確認、用雙眼去觀察世界的深度。找到值得捕捉的目標後,他便鎖定不放,集中精力一沉到底,過後再重新浮上來。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參考資源:得到聽書《玄奘與絲綢之路》裴鵬程解讀,欲讀原文或電子書請移步得到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