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打成這樣,軍改要背一大半鍋

烏鴉校尉 發佈 2022-10-01T02:29:10.068093+00:00

最近在俄烏戰場上雙方的表現,恐怕讓很多人大感意外。自9月7日起,烏克蘭軍隊以哈爾科夫州重鎮巴拉克列亞為突破口發動反攻,兩日之內突破俄軍兩道防線。

最近在俄烏戰場上雙方的表現,恐怕讓很多人大感意外。

自9月7日起,烏克蘭軍隊以哈爾科夫州重鎮巴拉克列亞為突破口發動反攻,兩日之內突破俄軍兩道防線

不僅被長期調侃的「烏克蘭反攻」成了現實,不少人設想的俄軍誘敵深入然後集火殺傷的場面也沒有出現。而且,在軍情上似乎俄方也在被吊著走,對烏軍的大規模調動總是反應遲鈍,來不及調動自己的兵力。

截至9月13日,俄軍完全撤出了自衝突爆發以來占領的哈爾科夫州領土,烏軍的反擊在哈爾科夫方向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現在,烏軍正在向南集結兵力,而隨著戰線的收窄,俄軍的防守也將更加集中,赫爾松方向的戰況恐怕不會像北線那樣簡單。戰事究竟會如何發展尚未可知。但公平來講,俄軍這個表現,顯然是不佳的,說一句拉胯也不應該有太大的問題。

這似乎回到了兩次車臣戰爭,俄軍以其糟糕表現飽受嘲諷的時候,可能更甚。但在2014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戰事中,俄軍其實是有著不俗表現的,一度扭轉了風評。就在半年前這輪俄烏衝突初期,俄軍以少數兵力敢猛衝猛突,狂飆突進,直撲基輔,還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那現在這個俄軍又是怎麼回事?

這可能得從俄羅斯防長紹伊古及其前任謝爾久科夫進行的軍改說起。

1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俄羅斯經濟非常困難,外加軍隊在俄格戰爭中表現一般,時任防長謝爾久科夫便啟動了所謂「新面貌軍改」,目標是在省錢的同時提高戰鬥力。

與世界各大國的現代化改革一樣,謝氏軍改的第一個重點是編制上的合成旅。所謂「合成旅」或者「師改旅」,都是希望以更少的人力組成擁有多兵種的合成化部隊,完成更高於原先體量上更大的軍隊編制才能完成的任務,並依靠高技術兵器壓縮智慧鏈條,實現察打一體、及時反饋、高度信息化。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謝爾久科夫將俄軍原有的26個師/師級基地和12個旅整編為40個旅,另有3個空降突擊旅。而在2012年三合板大元帥紹伊古接任之後,在合成旅的基礎上建立了「營級戰鬥群」(BTG)

BTG是俄陸軍的一種合成機動部隊,處於高度戰備狀態。一個營級戰術群通常由一個機械化步兵營組成,下轄2-4個連,配備防空、炮兵、工程和後勤支援單位,通常編組還會加上坦克連和火箭炮。

通俗來說,BTG就是俄羅斯軍隊的拳頭產品,它們不但由簽了合同的職業軍人組成,還是優中選優,集中了一個旅之內的優秀士兵,訓練水平高自不必提,裝備也比較先進,技術兵器充足,戰場感知能力強,信息化程度高。

這些真不是俄國人自吹自擂,而是作為最大對手的美軍對其作出的評估。在美國人的評估中,一個俄羅斯BTG雖然號稱「營級戰鬥群」,但實際作戰能力與美國一個合成旅不相上下,在重火力和信息化程度上甚至比美國還強。

而在實戰中BTG的表現也確實證明美國人所言非虛。在2014年的頓巴斯之戰以及後來在敘利亞的作戰行動中,俄軍BTG都有出色發揮。無論是烏克蘭軍隊,還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都被BTG打得找不著北,往往在還沒有發現BTG蹤跡時,就遭遇了強大火力的打擊,剎那間灰飛煙滅。

相比兩次車臣戰爭時俄軍的糟糕表現和嚴重傷亡,軍改之後俄羅斯軍隊又展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而且傷亡數字也大大降低。

有了實戰成績作保證,紹伊古也抖起了威風,到處介紹自己的軍改經驗,BTG三個字母登上了各國的軍事期刊,可謂風光一時。在國家杜馬應詢時,紹伊古更是多次表示,會將BTG模式推廣到全軍。

考慮到每年區區幾百億美元的軍費,俄羅斯這下是又省了錢,又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紹伊古的軍改真是太厲害了!

然而,在本輪俄烏衝突中,被捧上天的BTG模式卻暴露了自己的重大問題,開戰之初就暴露出其戰場感知能力糟糕,被烏軍游擊隊伏擊打得草木皆兵;後勤崩盤,各類車輛走一路扔一路;士兵的訓練水平糟糕,作戰意志也很差……

這和頓巴斯衝突以及敘利亞干涉作戰中的俄軍,簡直像是兩支軍隊。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紹伊古軍改的精華BTG,應該說是一種適合打「小仗」,而很難適應打「大仗」的部隊。

這營級戰鬥群說是能頂美軍一個旅,但那是因為俄軍將一個旅的精華全部集中在了這一個營里,這一個營確實可以當一個旅用,但是整個旅也就只有這一個營有強戰鬥力。當進行大規模作戰時,戰線拉長,接觸面變寬,需要整個旅拉上去時,它還是只有一個營能發揮作用。

而且在小規模衝突中,俄軍只出動幾個BTG,後面是一整個集團軍的火力和戰場感知能力,以及後勤運輸在保證。這樣自然是無往不利。

但是在大規模作戰中,一個集團軍需要保證十幾個BTG的火力支援、戰場感知、後勤運輸,這就力有不逮了。

另外,俄軍的BTG由職業軍人組成,但一個旅內除BTG以外的單位,則多由義務兵填滿。俄國的義務兵服役期只有短短一年,許多人都是在大學期間休學一年來服兵役。一年時間本來就不足以培養一個合格的能上戰場的戰士,何況俄軍的訓練資源還都向BTG傾斜。

這次俄烏衝突中就能看出,許多二線部隊毫無作戰經驗,也缺乏戰鬥意志,主動性就更談不上了。

更不要說從作戰初期開始,俄軍精銳瘋狂向前突襲,上述問題就暴露得更加明顯。

剛才說過,俄軍的軍改是想在省錢的同時提高戰鬥力,這畢竟不是正派練功,可能在特定狀況下有效,但從當前的戰果來看,世界上還是很難有省錢和提高戰鬥力並舉不悖這種好事的……

2

如果一套軍改的核心在於「省錢」,那很難不出問題。

除了「師改旅」、BTG以外,俄軍軍改為了省錢乾的另一件事更令人髮指——俄軍方將後勤保障工作商業化、外包化了。

謝爾久科夫認為,現代戰爭突發性強、物資消耗巨大,單靠軍隊自身的力量實施後勤保障已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必須不斷探索後勤保障社會化、市場化的途徑。

謝氏強調,通過把後勤保障任務「外包」,不但可以將部隊從非作戰性事務中解脫出來,專心於作戰,還能大幅削減部隊員額。此外,通過向地方招標,可以有效運用市場競爭機制,提高效費比。

於是,在2010年,俄軍正式在後勤領域引入「外包」,將後勤保障分為「作戰保障」和「生活保障」兩類。對於武器裝備維修等與作戰密切相關的領域,交由軍工企業負責。對於伙食保障、油料保障、軍需保障等生活保障性業務,則全面推向市場,向社會招標。

紹伊古接任國防部長之後,自然蕭規曹隨,將外包事業發揚光大。

在小規模的衝突中,這項舉措帶來的副作用仍然不明顯,畢竟只保障2千人的後勤難度不大,民間企業也可以完成。

但是在大規模作戰中,需要保障的是幾十萬人。由於民間企業希望節省成本,他們的卡車隊伍和司機數量一直不足,這次俄烏開戰之後,竟然出現數十萬大軍身後只有5000輛卡車負責後勤工作,油料和伙食供應不上就不稀奇了。

如果俄軍軍改能像他們說得那樣,只把生活保障性業務推向市場,那麼也還能忍,但俄軍竟然將作戰保障也給市場化了,這就麻煩大了。

自蘇聯時代以來,一直有一個基於國防部坦克修理廠(BTRZ)的軍事維修系統。這一機構保證了坦克車輛維修的速度和低廉的價格,因為所有的費用都是按成本審批的,不包括任何特許權使用費和回扣。維修所需的設備和部件都由國防部倉庫提供:坦克炮塔、火炮炮管、發動機、火控單元等等。

但是當謝爾久科夫任職國防部長之後,他決定將這一切商業化,國防部坦克修理廠被改組成了一家民營企業。這家企業為了盈利,甚至開始和烏拉爾重機械廠競爭,搶奪老舊坦克的現代化改裝合同。

更有甚者,謝爾久科夫還希望能夠踹開烏拉爾去尋求海外合同,為此甚至還完成了獨立於烏拉爾廠的T-72B1MS,作為該車型的現代化改裝方案之一。

然而可悲的是,這家新公司沒有獨立製造大馬力柴油機的能力,相關專利握在烏拉爾廠的手裡。謝爾久科夫嘗試過盜取德國發動機專利,但很快就被挫敗了。

在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很多行業走向徹底的商業化。但國防部坦克修理廠竟然也不能例外,著實令人驚奇。今天的俄國防部坦克修理廠,已然變成了出口市場的一部分,不再為俄軍提供廉價、便捷的維修服務。

看到這裡,您各位還為俄軍隨處丟棄的故障裝備感到吃驚嗎?不是不想要,那是真修不起啊。

當然,烏拉爾廠的流水線也早就被拆散賣給印度人了,所以烏拉爾廠已經很久沒有批量生產過坦克了。

在這兒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這家被謝爾久科夫市場化了的維修廠叫作Spetsremont,而它的上面還有一家控股的母公司,那家公司叫Oboron,而Oboron又是誰的呢?哈,正是謝爾久科夫同志本人!

而把烏拉爾廠流水線賣給印度人又是誰拍的板兒呢?那自然是三合板大元帥紹伊古同志了。紹伊古這個包工頭,真是把普京當甲方給忽悠了……

看看紹伊古蓋的這日式風格豪宅,這憑國防部長的工資,哪輩子能買得起啊。

3

話說到這兒,您各位可能就得問了,這兩任防長整這樣的活兒,把軍隊都給外包出去了,怎麼就沒人管管他們呢?

因為啊,整個俄羅斯軍方都貪得不成樣子了,要是謝爾久科夫和紹伊古沒有和光同塵的本領,哪輪得到他們當防長呢。

凱斯西儲大學研究腐敗問題的政治學家凱利·麥克曼曾這樣評價蘇聯解體與貪腐的關係:「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不僅可以用於做好事,也可以用於非法活動,當人們可以更容易地聚在一起交談時,他們就能真正去策劃腐敗活動。

這到底是民主化腐敗,還是腐敗化民主呢?真是傻傻分不清楚。

早年間的車臣戰爭時期,前線的俄羅斯士兵竟然把手裡的武器賣給車臣武裝分子,引起輿論大嘩,當時就有俄媒注意到,許多俄軍士兵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收入微薄,甚至伙食費用都被剋扣。

根據俄羅斯政府的數據,腐敗在2020年造成了至少580億盧布(10億美元)的損失,高於2019年的550億盧布。在被控腐敗的10879名官員中,國防部以1337名官員成為第二大群體,占比12.3%。

根據俄羅斯前外交部長安德烈·科濟列夫的說法,俄羅斯用於軍事現代化的大部分資金「都被偷走了,花在了賽普勒斯的巨型遊艇上」。

2020年12月初,俄媒披露,俄羅斯空天軍的一架伊爾-80「末日飛機」上發生了盜竊事故,該機內部的設備被不明身份的竊賊偷走,至今仍未找到。

這起盜竊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未知,但據悉當時這架伊爾-80飛機正在羅斯托夫地區的一個機場進行維修,「不明身份的人士打開了貨艙艙門」並偷走了「無線電設備」。

而最讓人震驚且哭笑不得的一件案子,可以看出俄軍內部的腐敗已經到了怎樣誇張的地步。

2021年初,俄羅斯軍事檢察部門發現,一艘已退役的「現代級」驅逐艦上的兩個各重13噸的銅製螺旋槳竟然被掉了包,替換成了兩個價格、質量均便宜數倍的廉價金屬螺旋槳。

美國「動力」新聞網站形容,已知的案件描述像是「直接從好萊塢盜竊大片中照搬的劇情」。

雖然是退役軍艦,但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兩個巨大的螺旋槳偷天換日也算是神奇了,到底是誰有這本事呢?答案是,艦長本人

2016年起,「難忘」號進入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的揚塔爾船廠干船塢,開始被拆除螺旋槳與推進軸、封住內部船體,計劃改建成一艘浮動軍艦博物館。

這期間,艦長夥同幾位指揮官以及江洋大盜,制定下了這個計劃。他們先是以檢查船體的名義,帶著這幾個大盜把全船上下逛了個遍,並告訴船塢工作人員以及水手,這些人是上級派來的專家。

「專家們」在軍官的掩護下踩好了點,趁夜偷偷潛入船廠,直接就地取材用船廠的工具卸下螺旋槳,再用幾輛大卡車運來替代品換上,2個小時大功告成,合計價值3900萬盧布(約合338.5萬人民幣)的盜竊案就這麼做下了。

2011年,俄羅斯首席軍事檢察官謝爾蓋弗里丁斯基曾聲稱,某些部隊的腐敗達到了「宇宙級」的程度。

而這種「宇宙級」的腐敗,似乎延續至今。

4月7日時,烏克蘭曾在頓涅茨克幹掉一架俄軍的ORLAN-10無人機,好奇的烏克蘭軍人拆開戰利品後發現,單價10萬美元的ORLAN無人機,燃料供應系統居然使用了一個礦泉水瓶……

10萬美元就換了個礦泉水瓶,這堪稱宇宙最貴礦泉水了,可能比白令海峽另一邊軍隊1200美元的咖啡杯更加離譜。

4月26日,一位著名的俄羅斯博主、空軍老兵和前戰鬥機飛行員開始籌集資金,為飛行員配備救生包。

飛行員需要自己購買大部分醫療用品和GPS裝置,那應該配發的醫療包和GPS裝置呢?請換一個角度再看看紹伊古同志的豪宅……

當然,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總體而言俄軍雖然問題多多,仍是相當強大的武裝力量。但在烏克蘭戰場上,俄軍想要憑藉只投入的十幾萬兵力,平推烏克蘭這樣有一定家底的中等國家,那確實有點過度自信了。而在當前的防禦作戰中,對陣約50萬的烏軍,壓力當然也是不會小。

戰場上的事將如何進展還有待觀察。不過俄軍自身的問題,恐怕還需要一場真正徹底的「軍改」了……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俄軍退役現代級驅逐艦13噸重螺旋槳遭竊,前艦長涉嫌參與

人民網:優化調整 加快後勤保障轉型步伐

光明軍事:淺析俄羅斯陸軍的軍事改革

陶唐氏:俄羅斯軍隊後勤體系漏洞,伙食管理問題嚴重,一年損失1.8億盧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