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未來的中部上海

交通觀察與分析 發佈 2022-10-01T17:30:06.538341+00:00

武漢正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本世紀初,我在武漢讀書時,就與這個江漢平原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武漢正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本世紀初,我在武漢讀書時,就與這個江漢平原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候的武漢,就像網友說的一樣,完全就是一座「超大縣城」的感覺,沒有幾座高樓,更別說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沒有地鐵。街道破舊不堪,各種髒亂差現象很嚴重。整個城市給人一種落魄的感覺。完全沒有民國時期「大上海、大武漢」的繁華。

畢業後,我離開武漢輾轉各地,始終關注著武漢的發展。最近十年,武漢發展尤其迅猛。尤其是2016年,國家正確確定並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政策以來。武漢的城建、交通、經濟等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武漢創造了數個中國之最,創造了無數的建設奇蹟,這裡就不贅述。本文主要談一下武漢的經濟地理中心的地位。翻開中國地圖,再結合經濟圈層和地理特點,中國大部分經濟、人口都分布在一個圓圈內,如下圖所示:

最近十年國家確定了幾個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分別引領各個區域的發展。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屬於傳統的一線城市,發展相對成熟,城市化成都相對較高,屬於先發展地區。其他6個城市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按下不表,觀察這些國家中心城市的分布,其中最亮眼的經濟主軸就是京廣線和滬蓉線,也就是南北向的北京-武漢-廣州和東西向的上海-武漢-成都,而這兩條主軸交匯於武漢。

結合上述兩個方面的內容,大家可以看到,其實武漢剛好處於這個經濟圈的地理中心位置,也就是從武漢出發,往北可以到北京,往東可以到上海,往西可以到成都,往南可以到廣州。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成為東西南北的中心樞紐,成為各方人才的聚集地。

從交通層面來看,國家已經先後建成了京廣高鐵、滬漢蓉快速鐵路,現在為了打造沿江經濟帶,又開始大力度建設滬渝蓉高鐵,全線按照350時速標準。建成通車後,武漢往東西南北各方向的國中城市都在3~4小時以內,甚至可以考慮同城化。

而從武漢本身的交通來看,武漢也在逐步完善鐵路樞紐布局,方便各個方向的換乘或跨境列車高效通行。這無疑更好地吸引人才、資金和技術到武漢,投入到武漢的建設和發展中。從武漢的城建來看,最近十年非常迅猛。地鐵幾乎每年都通車1~3條,現在為止建成通車435km,遍布全市每一個區。200米以上寫字樓建成或封頂接近100幢,在國內僅次於深圳和香港,比上海還要多。這是為武漢的未來發展打造城市基礎。

從武漢的人才素質來看,武漢擁有國內幾乎最多的在校大學生數量,據統計約150萬。如果這些畢業的大學生有一大半留在武漢就業或創業,無疑更加促進武漢的高效發展。

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但是英雄的武漢,最終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幫助下渡過難關,逐步恢復了生產生活秩序。經濟也持續向好發展,城市建設也馬不停蹄追趕。相信,未來,武漢會建設得更美好,武漢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東方芝加哥,成為"中部上海",再現「大上海大武漢」的繁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