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南佬的國學智慧:對外圓融以安身,對內秉持而立命

玄嵇閣 發佈 2022-10-04T03:18:59.185150+00:00

佛祖真是太有自知之明了,大家都說他在做一項超度眾生的偉大工作,而且卓有成效,他卻一再強調:沒有誰被我超度,所有獲得解脫的眾生都是靠自度;按照佛法的精義,非法非非法,連佛法是不是存在也不一定,當然沒有人為佛祖所度了。

得意失意都不忘本相

佛祖真是太有自知之明了,大家都說他在做一項超度眾生的偉大工作,而且卓有成效,他卻一再強調:沒有誰被我超度,所有獲得解脫的眾生都是靠自度;其他想獲得解脫的眾生還是只能靠自度。不要指望我,我什麼忙也幫不了。

按照佛法的精義,非法非非法,連佛法是不是存在也不一定,當然沒有人為佛祖所度了。

所以,下面不談如何向佛祖學成佛,不妨談談如何向佛祖學做人。南大師曾說:「學佛要先學做人。」其實,學不學佛尚在其次,做人是必須要學的。做人乃是基本功。基本功都沒有練好,再高一點的如何能學好呢?

就做人而言,搞清自己是誰,是最要緊的。在希臘帕爾納索斯山的神殿門上,寫著五個大字:認識你自己。它被認為是太陽神阿波羅的神諭。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講學時引用最多的也是這五個字。

自己天天跟自己在一起,長相怎麼樣,照照鏡子就知道了;想些什麼問題,心裡清楚得很,認識自己有什麼難呢?這樣看,似乎真的不難,但是許許多多人,終其一生也未能認清「我是誰」。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受了五種心障的蒙蔽。

第一種心障是:跟別人比較。自己長得怎麼樣?照照鏡子,好像還不賴,但要是往明星這些人跟前一站,馬上成了醜八怪。自己的長處,自己是看得見的,可是這點長處,根本不要拿到高人面前獻醜,好比下棋,業餘初段與專業九段之間,連可比性都沒有。自己手裡也有倆錢,可是千萬別提比爾,蓋茨的名,提他的名就心痛。自己想的問題、做的事,大部分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跟人家比,更是沒法比

第二種心障是:按別人的看法來評價自己。自己照鏡子很不賴,可是在別人眼裡,會不會是一個醜八怪?對自己做的事很滿意,可是領導滿不滿意?凡此種種,為了迎合他人喜好,漸漸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第三種心障是:按境遇評價自己。事業順利、愛情甜蜜、生活美滿時,就覺得自己很不錯,越看越像個天才,以為自己是各方面的專家,對什麼事都敢發表見解;若是境遇不順,心態就全變了,越看自己越像個蠢材,做什麼事都信心不足。

第四種心障是:按幻想來評價自己。心裡幻想成就偉大事業、獲得偉大愛情時,就覺得自己很偉大、很完美;心裡幻想生活中的種種不幸時,又覺得自己很不幸、飽受欺凌

第五種心障是:按過去的經歷評價自己。過去是太子,現在落難了,還覺得自己天生就是太子,理所當然要獲得世人的尊敬過去是奴隸,現在雖說解放了,還是放不下奴隸的卑徽心態,

如何消除這五種心障呢?心靈的問題通常要用心靈的方式來解決,這只能靠自我調節。當然,首先要正視這些心靈問題,深人理解也是必要的。

人與人相處,不跟人比較是不可能的。但是,也要清楚自己的真實狀況,並且正視它。自傲的人不知道自己跟人差得太遠,自卑的人不知道自己跟人相差不遠,這都是不清楚自己的真實狀況造成的。此外,與人比較,方式不同,帶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圍爐夜話》說:「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運不及我,則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業勝於我,某人學問勝於我,則可以自慚矣。」所以,與人比較,最好從自身需要出發,需要自慚就跟高人比;需要自足就跟武大郎比。如《菜根譚》雲:「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

人與人相處,只顧走自己的路,對別人說什麼概不理會也是不行的。我們經常需要傾聽別人的意見。比如老闆的意見不聽就不行,否則飯碗就有可能搞丟了。在傾聽別人的意見時,我們有必要弄清兩個問題:第一,他說得對不對?第二,他是善意還是惡意?善意的意見,錯了也該感激,惡意的意見,錯了就不必理會。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要注意:情緒化的意見。這種意見談不上善意還是惡意,而且可能與事實相距甚遠。有一位畫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畫廊里展出,他別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筆,並附言:「觀賞者如果認為這幅畫有欠佳之處,請在畫上作上記號。」結果畫面上標滿了記號,幾乎沒有一處不被指責。過了幾日,這位畫家又畫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去展出,不過這次附言與上次不同,他請每位觀賞者將他們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他再次取回畫時,看到畫面又被塗滿了記號,原先被指責的地方,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這就是情緒化。我們真正應該用智慧來分辨的,正是這種情緒化意見。

人在社會上行走,情緒不受個人境遇的影響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應該想到,我們目前的處境只是人生的一個驛站,夢想才是我們未來的人生之路。無論現狀多麼糟糕,那都不是我們長久停留的地方。要相信夢想,滿懷信心地向未來進發。當然,境況順利時,同樣只是一個驛站,遲早會離開的。你可以享受這個驛站的舒適,得意卻大可不必。

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動物,不幻想是不可能的。但是,把幻想當作一個夢就行了,不要將它跟真實的生活攪在一起。

人的經歷延續的,不是一個斷層。完全跟過去劃清界限是不可能的。過去的記憶也不會很快消失。但我們始終要以現狀為依據生活。現在比較窮,生活當然要過得拮据點;現在地位比較低,做人當然要低調點。清朝的八旗子弟,家道破落了,架子還是放不下來,生活水準也降不下來。最後弄得窮極無聊,只好去當叫花子。當了叫花子,生活水準不得不降下來,但架子還要勉強端起來,動不動就說俺爺如何如何,這不是很可笑麼?同樣的道理,現在有出息了,也不要因為過去的陰影心態失衡,拼命炫耀自己如何有出息。這同樣是很可笑的。

總之,將以上五個心障破了,我們就真正認清了自己是誰。這樣,我們就能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境遇,得意失意都不會迷失本相。

留一雙「法眼」給自己

世事很複雜,世人也很複雜,如何判斷真偽?常讓人感到困惑,種種煩惱與痛苦也因此而生。無論信錯一個人,還是做錯一件事,往往會讓自己蒙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損失。

如何修煉一雙洞察真偽的慧眼呢?佛家有修煉佛法的四個原則,如果得其精神,能大大提升我們的眼力。

第一個原則是:依法不依人。南懷瑾大師解釋這一原則說:「依佛的正法,不因為某一位老師、法師、上師或善知識,我特別喜歡他,或者他對我特別鍾愛,而只相信他說的佛法,其他人所說的,我一概不理,不以為然,這不是一個佛弟子所該有的行為。學佛人只問對方所說的是不是正法,而不被個人的喜好愛惡所迷惑困宥。」

這一原則也可以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別人說的話,出的主意,我們不要因為對方是親近的人,就覺得他說得對,就聽從;也不要因為不喜歡對方,就對他說的話、出的主意無動於衷。首先要考慮;他的話合法嗎?他的話合理嗎?不合法不合理的話,誰說的都不聽。

如果有些話合法又合理,卻不知道對不對,該如何辨識呢?這就要從結果來推斷。打個比方,父母出於對兒女生活的關心,總勸他們安心於目前的工作,不要跳槽,不要做沒有把握的事。這時候該不該聽父母的,就需要想一想:如果安心於目前的工作,最好的結果是什麼?我對最好的結果滿意嗎?跳槽或做其他有一定風險的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我對最壞的結果敢於承受嗎?如果對最好的結果不滿意,又敢於承受最壞的結果,就按自己的意思去做,沒必要完全聽從父母的。

第二個原則是:依經不依論。南懷瑾大師解釋這一原則說:「一切菩薩的論述以及後世的註解固然高明,但是,真正的佛弟子究竟應該以佛經作依據,不應以論藏作依據。所以,我常勸學佛的同學們,不要陷於這一百年來的佛學著作及註解中,暈頭轉向,應該直接研究佛經。至於名詞不懂,則可查佛學辭典,乃至於我所寫的及我所說的,只是幫助諸位了解研究佛經而已,不要以我的話為標準,要直接以佛經為依據。」

讀古人書,看後人的註解越多,可能越糊塗,離真義越遠。反不如讀原著。金庸在《俠客行》的小說里描寫了這種現象在一個名叫俠客島的孤島上,有一首前人抄寫的詩,那是李白的《俠客行》,據說其中隱藏著至高的武功秘訣。這首詩還有不少註解,據說能幫助人們理解武功秘訣。結果,天下無數英雄花了數十年工夫,窮研這些註解,各有所得,但最後,破解秘訣的卻是一個不識字、外號叫「狗崽子」的年輕人。原來奧秘在詩里,不在註解里。

作者為什麼要設計讓一個不識字的人破解秘訣呢?這是大有深意的。任何學問,無非是揭示生活的本質。一個人不識字,只要他懂生活,他也能抓住本質。一旦識了字,如果他不重視實踐,以誇示學問為能,就往虛的路子上走了,離事物的本質也就越來越遠了。

我們在生活中,要判斷人與言的真偽,就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打個比方,那個人自稱高幹子弟,如果我對他的身份很重視,就要去搞清他到底是哪位高幹的子弟,那位高幹是否有這樣一個子弟。有人給我出了一個主意,我就要進一步請教他的依據是什麼,然後檢測依據是否成立。想當然的主意是沒有用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保持這樣的理智,就不會感到迷惑了。

第三個原則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南懷瑾大師解釋這一原則說:「佛經有些是了義經,有些是不了義經。了義是徹頭徹尾的通達圓滿,譬如『楞嚴經』、『圓覺經』、『華嚴經』、「法華經』,這些是了義經。有些是不了義,乃是佛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對宇宙生命問題的方便說法,雖末直截點出佛法的究竟,但若能將這些道理參照對比、融會貫通,還是有個趨向了義理趣的脈絡可尋。」

這一原則如何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呢?比方說,別人的話要不要聽,我們首先要判斷他的話對我們有何影響,有些話對我們人生的長遠發展有利,要優先聽取;有些話能解決眼前問題,聽不聽就要具體分析。比方說,你跟同事吵嘴了,心裡很生氣。一個人勸你:「跟同事最好和睦相處,不記小怨,你應該主動溝通,達成和解。」一個人勸你:「再也別理他了。以後他敢招你,對他別客氣。」前面的話是正道,是「了義」;後面的話是手段,是「不了義」,當然要聽前者而不聽後者。

交朋結友也是這樣,哪個朋友對我們的人生長遠發展有利,就優先結交,至於那些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還是少交為妙。

第四個原則是:依智不依識。南懷瑾大師解釋這一原則說:「佛法是智慧之學,不是盲目的迷信,也不是呆板的功夫,真正智慧不是根據我們的意識妄想去推測。」

這個原則怎麼用到生活中呢?其要點是:不要按猜測做決定。比方說,看見戀人跟異性有說有笑,心裡就升起一堆疑問:她是不是移情別戀了?她是不是不愛我了?她是不是一直在騙我?她以前跟我說的話都是假的?這樣猜來猜去,越猜越疑神疑鬼,然後不知不覺做出很多愚蠢的事來。

按猜測作決定,往往會把好事變成壞事。這是中國人的一個老毛病,無論做人做事做學問,都喜歡猜測,而不重視實證。相反,西方人就比較務實,有了某個想法,就去踏踏實實求證。比如麥當勞公司在決定進軍中國之前,先花了三年時間調查中國的市場情況:消費能力如何?消費習慣如何?等等,據此進行市場定位、價格定位和服務定位,一上來就成功了。

另外,中國人還有一個毛病:依識不依智。比方說,同樣一句話,如果是領導說的、名人說的,就覺得有道理;如果是普通人說的,就覺得沒道理。這就近乎迷信了。只有保持自己的冷靜判斷,透過表面探究其實,才能得其真義。

做自己精神的主宰

莊子的道學,據說傳承於老子。他們都認為道無聲無形,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不知不覺地對萬物的生死榮枯變化發揮作用。但莊子講的道,跟老子似有不同。老子講的道,類於現在所講的自然規律,基本上是屬於唯物主義的。莊子所講的道,就多了一點神秘色彩,基本上是屬於唯心主義的。後世的道家以老子為宗,卻走上了唯心的道路,事實上,他們如果把莊子奉為鼻祖,似乎更合適一些。

當然,我們似無必要議論莊子是唯物還是唯心,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卻值得我們欣賞。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要做一個偉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獨立,順應天地之道,在有為無為之間,順其自然,平和地看待萬事萬物,清不喜、濁不嫌,不去責備世間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寵辱不驚,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與大眾融洽地相處,身在紅塵之中,心游天地之外。一個人達到了這種境界,他的心靈就獲得了大自由、大自在。

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其要點有四:

第一,以平等心態看待每一個人。中國有過數千年專制統治,人們習慣於用高低貴賤來看待人,都想做人上人,這就難免經常心態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不要做人上人,不要做人下人,不要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只有把自己放在與眾人平等的地位,才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態。

但是,人處在社會上,財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何能獲得平等的心態呢?

有人曾用農民洗紅薯來比喻人生際遇,在南方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大都見過洗紅薯的情景將新挖的紅薯放在竹夠中,浸到水裡,左右搖見,紅薯便不停地浮上來,又沉下去。

人生也是這樣啊!有時候,這撥人浮上來,那撥人沉下去;有時候,那撥人浮上來,這撥人又沉下去。社會是動態的,人生是動態的,其實,無論這隻紅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都是一隻紅薯,大同小異;無論這個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這個問題,你就會真正獲得平等的心態。

第二,寵辱不驚,淡然處之。每個人的修養不同,有的人修養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人修養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養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對待;在修養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對待。為此沾沾自喜或憤憤不平,毫無必要。一個人只要確定自己所言所行沒有過錯,不論別人的態度如何,都不妨淡然處之。

一位修女要為孤兒院募款,特意去拜訪一位吝嗇的富翁。當天富翁因為股票跌停,心情不佳,又認為修女來得不是時候,大為光火,就吐了修女一口唾沫。修女不動聲色,微笑著站著不動。

富翁更惱火,罵道:「怎麼還不滾?」

修女說:「我來這裡的目的是為孤兒募款,我已收到您給我的禮物,但是他們還沒有收到禮物。

富翁因修女的態度大受感動,以後每個月自動送錢到孤兒院去。

對他人的態度淡然處之,顯示了自己人格的力量,有時候,這種力量足以使一個最粗暴的人變得彬彬有禮。你也因此為這個世界做出了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第三,不執著於對和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後,人們習慣於爭論誰對誰錯。有時候,這種爭論只會錯上加錯。所以,與其執著於對錯,不如考慮如何改正錯誤。只要能使事情好轉,即使一言不發又有何妨?

隋朝大臣牛弘,寬宏大度。有一次,他的弟弟喝多了酒,將他駕車的牛用箭射死了。弟弟害怕受到責罰,嚇得躲起來。牛弘退朝回家後,妻子忙迎上去,將弟弟殺牛的事告訴他。牛弘若無其事地說:「那就把牛肉做成肉脯吧!

妻子做完肉脯,又來發牢騷:「牛肉這麼多,剩下的怎麼辦?」

牛弘淡淡地說:「剩下的做湯。』

過了一會兒,妻子又過來嘮叨。牛弘正在看書,連頭也不抬,溫和地說:「我知道了!、

妻子見丈夫如此大度,自覺慚愧,再也不提殺牛的事了。他弟弟從此也收斂多了。

牛弘的弟弟自知有錯,嚇得躲起來了,這時再責備他錯了,非常多餘,可能還會因責罰不當引起他的逆反心理。牛弘以不責為責,反而讓弟弟知錯就改,結果不是更好嗎?

第四,保持內心的平靜快樂,不受外界境遇所左右。人生有順有逆,把它們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著順境時得意揚揚,逆境時垂頭喪氣。

宋神宗熙寧七年秋天,蘇東坡調任密州知州。當時密州因連年收成不好,到處都是盜賊,吃的東西十分缺乏,蘇東坡身為知州,還時常挖野菜作口糧。人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很苦,不快樂。

誰知蘇東坡在這裡過了一年後,不但長胖了,已有的白頭髮有的也變黑了。這是為什麼呢?蘇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裡淳厚的風俗,而這裡的官員和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閒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面,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我還可以自己摘園子裡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魚兒,釀高粱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我之所以能每時每刻都很快樂,關鍵在於不受物慾的主宰,而能游於物外。過著老子所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生活。

人,一旦像蘇東坡說的「游於物外",官大官小不繫於心,錢多錢少毫不在意,有名無名也不在乎,貧富得失淡然處之,怎麼會不快樂呢?

找回遺忘的靈性

雪竇禪師曾寫過這樣一首詩:「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一見便生擒,可憐獵犬無靈性,只向枯樁境裡尋。」意思是說一隻兔子橫躺在一條路上,老鷹在空中看到了,便衝下來把兔子叼走了。可憐的獵大無靈性,跑過來聞了半天,只好向枯樹根的空洞裡拼命找。

南懷瑾先生說,雪竇禪師是禪宗的大師,駕世上這班掌禪宗的人,參公案啊,參話頭啊,都像這個獵火一樣,只向枯樁境裡尋。如果是有大智慧的人,則會像那個老鷹一樣,空中一亮,就把兔子叼上去了,這個境界就空了。後面的獵狗勤快得拼命跑,轉啊轉啊,跑啊跑啊,就在那裡找這個境界,找一個空!

因此,一個學神的人,一定不要誤人歧途,鑽故紙堆,而應該充分調動自己的靈性,讓自己的生命在當下的生活中鮮活起來。通過改正錯誤、不摻雜念地行善積德、修身養性,

一個遺失了生命的靈性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人,因此,修禪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要找一個人作為人時所需要的靈性。

朱慈目居士對佛光禪師說;「禪師!我念佛拜佛已經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號時,好像不太一樣。」

佛光禪師問:「有什麼不一樣呢?」朱慈目說:「我過去在持佛號時,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覺得佛聲綿綿不絕,就是不想持,但那聲音仍像泉源會自動流露出來。」

佛光禪師說:「這其實很好啊,表示你學禪已經到了找到自我真心的境界了啊。」

朱慈目說:「謝謝禪師的讚嘆,但我現在不行了,我現在很苦惱,因為我的真心不見了。」

佛光禪師疑惑地問:「真心怎麼會不見呢?」

朱慈目說:「因為我與佛相應的心沒有了,心中佛聲綿綿不斷的靜念沒有了,再也找不回來了。禪師,我為此很苦惱,請您告訴我,我到哪裡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禪師說:「尋找你的真心,你應該知道,真心並不在任何地方,你的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中。

朱慈目說:「我為什麼不知道呢?」佛光禪師說:「因為你一念不覺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離你而去了。」

朱慈目聽後,豁然開朗。

真心沒有了,這就好像失落了自己,找不到自家的家門。人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迷惑呢?原因就在於虛妄遮蔽了真心。

南懷瑾先生說,每一位佛都在放光,何以眾生看不見呢?因為被自己的業力蓋住了,所以看不見佛光。等你定慧到了,只要一定,自身光明隨時都可以跟佛的光明相接。你們打起坐來,不管開眼也好,閉眼也好,黑漆一團,對不對?一 團烏煙瘴氣,這就證明地獄在你面前。因為你內心污染得厲害,自己的光明被遮 蓋住了,佛光想灌都灌不進來。念佛念了半天,沒有願力,只有一肚子的怨,怎 麼能見到光明呢?因此,一個人一定不要被社會污染得太嚴重,保持內心的純 潔,保持自我的靈性,才能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

個性天然自能悟道

在世人的眼中,禪的境界是很高的境界,可望而不可即,很玄妙。其實,古 往今來的禪師反覆強調,禪的境界就在人間,在每個人的身上。一個人,只要能 夠保持自己的本色,發揮自己的天然個性,就是禪的境界。

南懷瑾先生說,作詩、弄文,固然無關禪道,但如果從天性上自然流露,也 正與彈指之事相同,何妨起用。能文的便文,能武的便武,各守本分也。

唐代時,有參學禪法的僧人不遠千里,來到河北趙州觀音院(今柏林禪寺)。 早飯後,他來到趙州禪師身前,向他請教:「禪師,我剛剛開始寺院生活,請您指 導我什麼是禪?」趙州問:「你吃粥了嗎?"

僧人答:「吃粥了。」

趙州說:「那就洗缽去吧!「

在趙州禪師的話語之中,這位僧人有所省悟。趙州的「洗缽去」,指示參禪 者要用心體會禪法的奧妙之處,必須不離日常生活。這些日常的喝茶吃飯,與禪 宗的精神沒有絲毫的背離。法眼文益禪師上堂說法,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老頭和一個小孩生活在一起,奇怪的是,這個老頭從來不教孩子 各種禮儀和做人的道理,只是讓他自然而然健康地成長。

有一天,一個雲遊四方的僧人在老頭的家中借宿,見孩子什麼也不懂,於是 教了他很多禮儀

孩子很聰明,一學就會了。晚上,孩子見老者從外面回來,於是恭敬地走上 前去問安。老者十分驚訝,就問孩子:「是誰教給你這些東西?』

孩子如實回答:「是今天來的那個和尚教我的。」

老者馬上找到和尚,責備地說:「和尚你四處雲遊,修的是什麼心性啊?這孩 子被我撿來養了兩三年,幸好保持了他一片天然可愛的本心,誰知道一下子就被 你破壞了!拿起你的行李快出去吧,我家不歡迎你!」

當時已經是傍晚了,還下著淅瀝的小雨,但是生氣的老者還是將和尚趕走了。

是啊,小孩秉持天然個性成長,和尚卻用俗禮污染,和尚不冤。有人請教大龍禪師:「有形的東西一定會消失,世上有永恆不變的真理嗎?」大龍禪師回答:「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名麼美妙的一幅山水畫啊!「山花開似錦」指山上開的花呀,美得像錦緞似的,轉眼即會凋謝,但仍不停地綻開。「澗水湛如藍」指溪流深處的水呀,映襯著藍天的景色,溪面卻靜止不變。

這一對句,隱喻著世界本身就是美的,稍不經意,就將流逝消失。生命的意義在於生的過程。在我們這個物質世界,有一個時間之箭,任何東西都受它的強烈影響。花開的本身,註定要凋落,山花卻不因要凋謝,而不蓬勃開放;清清的澗水不因其流動,而不映襯藍天。時間之箭是單向的,我們這些有生命之物,都要把握住現在、今朝。

守住自己的本來面目,讓自己的個性在歲月中自然流露,無論為文、為詩、為畫,都是一種天然情趣,都會有一種生命獨特的美麗。

真正的聖人就是你自己

南懷瑾先生說,解脫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幫助了千千萬萬人,心中沒有一念認為是自己的功勞。

生活中,很多人都對幫助自己的人,以及各種聖人、救世主感激涕零,但是他們可能很少想到要感激自己,這是尚未覺悟的表現

「發現自己」這句話說得多麼透徹,佛家講的「學佛在自心」也是同樣的意思,無論人處在什麼樣的境況下,憑藉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都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下面的小故事也說明了這樣的道理。

一天,一個農民的驢子掉進了枯井裡。那可憐的驢子在井裡悽慘地叫了好幾個鐘頭,農民在井口急得團團轉,就是沒辦法把它救出來。最後,他斷然認定:驢子已經老了,這口枯井也該填起來了,不值得花太大的精力去救驢子。

農民把所有的鄰居都請來幫忙填井。大家抓起鐵鍬,開始往井裡填土。驢子很快就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起初,它只是在井裡恐慌地大聲哀鳴。不一會兒,令大家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靜了下來。兒鍬土過後,大家終於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讓他們驚呆了。每一鏟砸到驢子背上的土,它都做了出人意料的處理:迅速地把土抖落下來,然後狠狠地用腳踩緊。就這樣,沒過多久,驢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縱身跳了上來,快步跑開了。在場的每個人都驚詫不已。

在現實世界,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一口註定要給他帶來苦難的井裡掙扎,最終被埋邦了,實際上,機會就像那一鍬鍬的土,有人就抓住了它,經過一番努力,求得了新生,而大多數人卻在那裡等待死亡,

生命的戰場不是沒有同盟,只是這些盟友只能做我們精神上的「啦啦隊」給你加油,讓你自信,而一切賽程還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不能完全依賴別人。許多從艱苦的環境中奮鬥出來的人,他們並不比我們擁有更多的天賦,而他們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完全是因為他們能夠戰勝自己、堅強獨立。即使我們最終沒能到達彼岸,但只要我們努力了,用自己的力量征服痛苦,渡過難關,也能體會到一種快樂。


聲明:尊重經典原義並參考相關研究成果,對一些古文進行了通俗白話轉化,不妥處敬請批評指正。筆者只是把好文章分享給需要的人,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本文筆者,會及時進行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