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時代」看上海:航天領域,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

上觀新聞 發佈 2022-10-04T17:09:46.306826+00:00

「上海展區展出的製造業模型都非常的高大上,可以說是國際先進水平,比如在航天領域的展品是一種技術上的皇冠吧。」一位團體參觀的觀眾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海展區前駐足感嘆。

「上海展區展出的製造業模型都非常的高大上,可以說是國際先進水平,比如在航天領域的展品是一種技術上的皇冠吧。」一位團體參觀的觀眾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海展區前駐足感嘆。

長六甲:首款固體捆綁運載火箭

在「奮鬥新時代」主題展中,展出了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模型,這是我國研製的首款固體捆綁運載火箭,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目前研製的個頭最大、能力最強的火箭,填補了我國固體捆綁火箭的技術空白,豐富了中型運載火箭的發射能力,為衛星發射任務提供了更多選擇。

「奮鬥新時代」主題展中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模型。

近十年,我國長征運載火箭連續突破第300次、第400次發射。數據表明,第一個100發歷時37年,第二個100發歷時7年,而第三個100發用了4年多時間,第四個100發僅用時3年。其中,由上海航天抓總研製的長征六號開啟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的新征程,首飛即獲得成功。

回顧我國運載火箭發展史,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邁入400+發射的新征程,但在「長六甲」問世之前,尚未有固體捆綁火箭的先例。「長六甲」運載火箭作為我國第一型「混合動力」的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技術難度高、系統複雜的航天領域也玩了一把跨界,充分發揮液體發動機性能高、工作時間長和固體發動機推力大、工作可靠、使用維護簡單的綜合優勢,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空間、利用空間、探索空間的能力。

據介紹,「長六甲」自有一套聯合搖擺控制方案,保障飛行平穩。因固體燃料不需要人工加油,安全性能得到保障。液體發動機芯級可以自動對接「加油」,「加油槍」有動態測量、實時跟蹤的功能,就算是下霧、下雨、下雪乃至火箭晃動中仍然可以精準「加油」。液體發動機工作到固體發動機點火間隔0.3秒,在此期間,「長六甲」會自我診斷,一旦發生異常,就會自動關機,固體發動機也不再點火,確保上天的火箭是「健康」的。同時,它有3套自我診斷系統,在2個及以上系統診斷出現異常時,火箭才會關機,達到了安全「雙保險」。

風雲氣象衛星:實現全球氣象精細觀測

這十年來,在應用衛星領域,上海航天抓總研製的第二代氣象衛星全面投入應用。風雲四號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成功發射,從技術上實現了從跟跑向並跑的重大跨越;風雲三號E星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晨昏軌道運行的極軌衛星;「羲和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

在「奮鬥新時代」主題展中,展出的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模型,是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它顯著提升了我國靜止軌道衛星研製和空間觀測應用能力,實現了我國乃至全球靜止軌道氣象觀測能力由多光譜二維成像到高光譜三維探測的技術跨越,有力助推我國由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邁進。

「奮鬥新時代」主題展中風雲四號氣象衛星模型。

據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介紹,目前,我國已研製發射兩顆風雲四號衛星(A星和B星),兩顆星的成功發射和應用,極大提升了我國氣象觀測能力。

他還表示,我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已建立了由高軌氣象衛星和低軌氣象衛星組網的業務運行體系,具備全球精細觀測和區域連續觀測能力。

風雲四號衛星的在軌應用,有效提升了我國天氣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和空間天氣監測預警能力,使我國對颱風、暴雨等災害天氣監測識別時效從15分鐘提高到5分鐘,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9%,顯著提高了颱風路徑預報精度,極大減少了國家經濟損失,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據透露,風雲四號衛星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衛星序列,數據對世界氣象組織所有成員免費開放、全球共享。現在,全國30個省級氣象部門直收站、全球2600餘家CMACast用戶都在接收風雲四號衛星數據。在世界氣象組織二區協(亞洲)和五區協(西南太平洋)中,風雲四號衛星數據服務處於領先位置,國際影響重大。

航天科技研發:改革創新服務航天強國

這十年來,在防務裝備領域,上海航天研製的裝備先後亮相於抗戰勝利70周年、建軍90周年、國慶70周年大閱兵,為富國強軍作出突出貢獻。

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的主要研製力量,上海航天圓滿完成了24次載人航天任務,承擔了夢天實驗艙的抓總研製工作,研製的空間對接機構、半剛性太陽翼、柔性太陽翼等關鍵技術和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全面開啟中國空間站建設新征程。

在空間科學領域,上海航天參與的「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天問一號」實現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繞落巡」一次成功,拓展了我國星際探測新空間。

上海航天事業的發展,是航天人始終堅持以國為重、全面推進改革創新的結果。在新征程上,上海航天必將譜寫出新的華章。

欄目主編:樊江洪 文字編輯:樊江洪 題圖來源:余晨揚 攝。

文內圖來源:余晨揚 攝。

來源:作者:余晨揚 張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