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無反顧,高顏值女神學姐Columbia博士路

世畢盟 發佈 2022-10-12T22:57:49.127681+00:00

申請結果:Columbia University TC Ph.D.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背景

本科院校:浙江大學

本科專業:教育學+行政管理

GPA:3.92/4.0

碩士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碩士專業:行政管理 GPA 3.92/4.0

TOEFL:110(Speaking 24)

GRE:157 + 169 + 5.0

科研經歷:一篇C刊核心(導師一作)、一篇國外會議一作、一篇國內c刊在投(導師一作);國社科基金課題RA;海外紐大老師暑期研究課程(碩士期間)

申請結果:Columbia University TC Ph.D.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最終去向);

UCL, Ph.D.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


1

寫在前面

文科Ph.D.本身申請難度就高,疫情對文科博士申請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暴擊。即使我從研究生入學以來就開始為兩年後出國做準備,還是因為許多不可抗力使自己變得非常被動,一路走得跌跌撞撞。因此,也希望各位人文社科的有意申博的小夥伴們考慮周全,如果不是對學術道路有堅定的熱愛、十足的決心和勇氣,以及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以防萬一,都要再考慮考慮,謹慎決定。一旦決定後,就要義無反顧,付諸行動,做足準備。

2

方向選擇

我從本科時候起就有出國讀博的想法。本科時在科研上花的時間和精力較少,因此在大三時取得的科研成果我認為不足以支持我直接申請海外博士,因此選擇了在碩士期間抓緊豐富相關的科研經歷。本科時,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比較教育與高等教育,自己對這個方向產生了比較大的學術興趣。進入研究生階段後,跟了同一方向的碩導,在這個領域開展進一步的積累與開拓,堅定了想要攻讀該方向Ph.D.的想法。


我覺得在確定方向上,學術興趣永遠是第一位的。讀博被稱為「危險而狹窄的通道」,沒有持續的motivation真的很難堅持下來,所以一定要選自己喜歡的、願意付出的方向。平時就可以通過科研、看paper或者是實習,確定下來自己對什麼議題內容感興趣,有意向地在這一塊多做積累。


3

課程和GPA

很多人都說,對於博士申請而言,GPA「不重要」。但是這樣的論斷是與課程成績在碩士申請里的決定性作用相比得出的。我認為,即便一個高的GPA不一定能成為博士申請的優勢,一個低的GPA卻會成為劣勢。因此,仍然要儘可能地去刷高GPA。另一個現實原因是,文科科研普遍難出成果,科研經歷可能相對貧瘠,因此申請人就更要在其他方面努力做到最好,才能努力與其他人「卷上一卷」。


但GPA也絕非唯一的指標,與科研相比,其權重是相對較輕的。因此,課程分數不夠出彩的同學也不要氣餒,而應爭取在科研經歷上多充實自己。


4

標化成績

就像課程一樣,標化成績也不會成為卡住博士申請的絕命關卡,一般只要達到對方學校的要求即可。但如果是文科專業,還是建議刷高一些比較保險,比如托福105,GRE(若需要)325,或者托福100+,但作文口語分數不錯也可。


在2022 fall的申請中,很多學校是不要求GRE的,這些學校的申請頁面也明確指出,如果你遞交的GRE分數較高可能會有一點優勢,但如果選擇不交這個分數,是絕對不會影響委員會對申請人的評價的。這也成為了未來申請的大趨勢,因此時間和精力緊張的同學,可以在查詢確認過自己心儀的項目要求以後,選擇不考GRE。


我個人準備標化成績的過程非常曲折:從2021年2月到2022年10月,先後經歷了三次托福被取消或拒考(疫情原因),去了西安、南昌、寧波、濰坊多個城市,一共考了三次,終於在最後這一次終於考出了滿意的110分。疫情反覆,導致語言考試的戰線過長,天南海北的奔波真的勞心勞力,因此希望各位同學早做準備,珍惜每一次考試機會,儘量一次出分。


關於考試準備上的經驗,我早期的托福作文成績一直是21分,即便整體分數過了線,也很擔心這會影響申請。後來換了一個準備思路,在考GRE時,AW就取得了5.0的成績,最後一次托福作文也是滿分。我總結出的經驗是:一,不要照搬網絡上的模板,建議在閱讀高分文章後,自己寫出原創的模板,更有新意;二,大量積累說理的詞句與詞彙,靈活運用;三,採取限時訓練,訓練打字速度和短時間語言組織能力;四,總結寫作話題素材,各個話題下至少準備一篇文章,以不變應萬變。

5

科研背景

博士申請最為關鍵的就是research background。讀博是非常academic導向的,尤為看重申請人本碩期間到底做了什麼、有什麼成果。一,科研經歷和未來的讀博方向是否契合?二,在科研過程中學會了什麼,掌握了哪些科研技能?三,是否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paper或者會議?這三塊內容代表了申請人的學術潛力、科研能力和申請中的競爭力。


對申請海外博士而言,最好發國外刊物,參與一些國外會議,但對文科的本科生、碩士生而言,發國外的paper幾乎難於登天,那麼也可以儘量在國內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也至少向committee證明了你有獨立去進行一個學術研究和學術寫作的能力。論文成果最好和未來申請方向是強相關的,可以拿來作為writing sample的來源。


6

推薦信

由於本碩都是在國內讀的,和海外教授的聯繫有限。根據世畢盟培訓老師的建議,有一封國外老師的推薦信對申請而言是幫助頗大的。所以我在簽約以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意去爭取參加國外老師的科研項目或課程。最後我的推薦信一共準備了四封。國內老師的有三封,一封來自我的碩士生導師,帶我做過課題、發過論文,也是在領域內活躍在國際學術界的一位優秀青年學者;一封是來自人大教育學院裡具有海外博士背景、我跟著上過兩門課程的教授,方向是比較教育;最後一封是我的本科生導師,是比較教育領域的資深教授。國外方面,則有一封來自紐大副教授,我跟著他上過暑期科研課程。


在推薦人的選擇上,能拿到國外老師的強推肯定是最好的,國外老師普遍比較信任國外教授的推薦信。國內老師的話,推薦選擇在國際學術界較為活躍的學者,因為這些老師會發英文刊物,committee的老師很可能聽過這位老師的名字,或者讀過文章,推薦信的效力也會上升。


7

文書準備

在文書撰寫這一塊,世畢盟提供的申請培訓課程和mentor(我的mentor是來自劍橋大學的博士)給予的修改建議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美國博士申請的文書主要是sop和writing sample。sop是學術導向的ps,重點要介紹自己的科研方向以及和心儀導師方向的契合程度,因此需要根據每個項目的側重、每個老師的研究項目撰寫。我前後大概修改了幾十次,讓mentor修改的次數達七八次,每一次mentor都非常耐心和溫柔地提出精益求精的建議。Writing sample主要展現的是申請人的學術寫作能力,要求是一篇精煉、規範的學術論文。英國的博士申請則是寫research proposal,前期和導師套磁的時候,導師可能會給rp的題目,就按題目去寫;如果套磁的時間較晚,已經到了7、8月,有意向的導師在回復套磁郵件時就會要求要看rp。總之,writing sample和rp非常關鍵,建議大家早點準備,反覆修改,多多錘鍊。


8

套磁

雖然美國是強committee制,我還是建議大家應從進入申請季前的暑期開始套磁。哪怕石沉大海(很大可能),或者只是獲得老師簡單一句「鼓勵申請」的回覆也沒有關係;但如果能與老師取得聯繫,獲得面試機會,那最終獲得offer的可能性是大大上升的。如果是申英國的Ph.D.的同學則一定要套磁,英國導師在招收學生上的話語權很大。


最後,祝各位同學都能得償所願、前程似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