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去歐洲第20集:柏林圍牆上接吻的2個男人是誰?

一腳油門兒 發佈 2022-10-15T11:30:03.734201+00:00

我們一路從中國開車抵達了法國,自駕穿越了亞歐兩大洲,從夏季出發,到冬季回國,我們歷經坎坷,經歷難忘。

46000公里,152天,21國,這是2018年我帶著爸媽走過的漫長自駕旅程。我們一路從中國開車抵達了法國,自駕穿越了亞歐兩大洲,從夏季出發,到冬季回國,我們歷經坎坷,經歷難忘。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漫長的旅途中,我父母的身體狀態經受住了考驗,我們的「大黑」探界者1.5T經受住了考驗,全程單人駕駛的我也經受住了考驗。時隔三年,回顧這次旅行,我將按時間順序分享,我們在152天的旅程中都經歷了怎樣的美好與神奇,我們是怎樣從中國一天天開進法國的。本集裡程:柏林 - 沃爾夫斯堡。





本集精彩預覽



布蘭登堡門

柏林圍牆

德國國會大廈

勝利紀念柱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2018年9月11日:柏林 - 沃爾夫斯堡



首先請看本集路線圖:

上集當中,由於昨晚我獨自夜遊柏林,為今日帶爸媽柏林一日游提前踩好了線,所以今天我們再次進城就很輕車熟路啦。第一站柏林圍牆:

沿著柏林圍牆的這條馬路邊就可以臨時停車,接下來請大家一邊看著圖片,一邊聽我給你們講講這道牆的前世今生:

歷史上的柏林圍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柏林邊境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含首都東柏林)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所屬的西柏林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柏林圍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柏林圍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柏林圍牆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圍牆。

現在柏林圍牆原址擁有柏林圍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圍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柏林圍牆,實際就是指東邊畫廊。

整個東邊畫廊最著名的就要數這一幅《兄弟之吻》了,畫面中的兩位人物分別是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親吻民主德國戰友埃里希·昂納克。在1979年他們的這一吻被莫斯科的藝術家記錄在了柏林圍牆上。

從1961年建造到1989年倒塌,柏林圍牆存續了28年。對於經歷過那一段歷史的德國人,柏林圍牆是一段難以磨滅的痛苦記憶。歷史又走過了25年,柏林圍牆似乎已成為一段塵封的歷史,但我們沒有理由遺忘。柏林圍牆早已不僅僅是那一段被推倒的城牆,也不僅僅是德國民族的私有記憶,而更多的是一種禁錮和分裂的象徵。


柏林圍牆的倒塌,給聯邦德國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給民主德國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資金,並使民主德國的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柏林圍牆的倒塌,代表了一個統一的德國,作為歐洲經濟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統一後德國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歐洲的經濟發展,使世界經濟向多元化的趨勢發展。柏林圍牆的倒塌標誌著德國的統一,是東歐劇變的一部分,也推動了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

東邊畫廊的後邊有條河,河邊的一處欄杆上掛滿了這種鎖,或許又是人們寄託願望的一種方式吧。


逛完了幾乎整條東邊畫廊之後,我們在河邊休息了一會兒就前往下一個目標地——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亦稱為浩劫紀念碑。它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羅·哈普達設計,紀念二戰中中受害的猶太人。它占地19,000 平方米(4.7 英畝),安放了2711塊混凝土板,在一個斜坡上以網格圖形排列。混凝土板長2.38米,寬0.95米,高度從0.2米到4.8米不等。

根據艾森曼計劃,混凝土板被設計產生有一種導致心神不安纏擾不清的氣氛,而且整個雕塑打算代表一個原有秩序因人為因素而遠離人類。它位於布蘭登堡門之南,鄰近腓特烈城。紀念碑的地點曾是希特勒德國政府大臣官邸。建築費接近2500萬歐元。


沐浴在陽光下的當代德國青少年們


紀念碑群離布蘭登堡門很近,步行幾分鐘就到,其實這一帶屬於柏林的市中心,附近還有國會大廈等建築:


德國國會大廈

布蘭登堡門,最初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勃萊登堡而得名。現在保存的勃萊登堡門是一座古典復興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


沒有勃萊登堡門,人們無法想像柏林是什麼樣。這座雄偉的凱旋門坐落在市中心阿特丹林頓大道東側與六月十七日街西側的交匯處。大約在30年間(1961—1989),西柏林的居民只能隔著柏林圍牆在數米以外觀看勃萊登堡門。這道牆是自1945年以來蘇聯占領區和美國占領區的邊界。勃萊登堡門是卡爾哥·薩特·朗漢於1788年至1791年仿照雅典普羅里培門修建的,但其六根巨大的石柱體現了新古典主義風格。如果說勃萊登堡門是柏林的標誌,而坐落其上的雕塑更是該門的象徵。由四匹青銅馬拉著的勝利戰車是哥特菲爾德·斯查多1793年的作品。


距離布蘭登堡門步行大概10分鐘,穿過一個街區,還有另一座非常有意義的建築,勝利紀念柱,是德國柏林的一座著名紀念性建築,1864年為慶祝普魯士在普丹戰爭中獲勝而興建,到1873年9月2日舉行揭幕儀式時,普魯士又在普奧戰爭(1866年)和普法戰爭 (1870–71)中擊敗了奧地利和法國,給予雕像新的含義。與原先規劃不同,後來在所謂統一戰爭中的勝利,增加了維多利亞青銅雕塑,高8.3米,重35噸:

結束了柏林一日游之後,我們就馬不停蹄的驅車前往沃爾夫斯堡,因為我要去那裡的一位華人朋友家裡做客,說實話就是去蹭晚飯的哈哈哈,因為對於已經出國快50天的我們來說,能吃上一頓中國人做的中餐是多麼的難得!

我的這位華人朋友是德國大眾的工程師,和我差不多大,曾在上海大眾工作,這兩年外派到大眾總部來,他和我好像也是通過社交媒體認識的,他非常真誠、熱情的邀請我到德國的時候一定要來他家做客。

這一桌子菜,小伙子一個人做的,哈哈,可能在國外待久了,做菜明顯不愛放鹽。老爸老媽貌似也很開心,可能是因為吃到中餐了吧。


沃爾夫斯堡,又稱狼堡,德國北部城市,人口約為12萬人,面積大約204平方千米。這座城市是1938年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為了安置大眾汽車的員工而建立。總部位於該市的大眾汽車集團也是下薩克森州規模最大的企業。所以不難看出,這其實就是一座專門為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而生的小城,真的非常小,以至於我在Airbnb上竟然訂不到民宿,因為沒有房源。而且Hotel也非常少,大多數房間又被世界各地的大眾分公司來總部出差的員工們訂掉了,所以當晚我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到這樣一間能入住的賓館,條件還是不錯的,三人間169歐:


晚安,狼堡!好了本期更新就先寫這麼多,下集我將帶大家逛逛這座汽車城,逛逛德國大眾的總部,看看很多國人心目中「神車」誕生的地方。如果您想了解我們在長達152天、46000公里的旅途中都經歷了怎樣的美好與神奇,敬請期待本連載系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