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下單」近270億!大眾、寶馬加大在華投資,外資為何加速擁抱中國市場?

時間財經 發佈 2022-10-19T16:46:25.671497+00:00

繼德國大眾日前宣布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68億元)的在華投資項目後,寶馬也表示將再增資百億擴建其在華項目。10月19日,據環球時報,寶馬將再投資百億人民幣擴建其在瀋陽的高壓電池生產中心,擴大在中國的電池項目投入。

繼德國大眾日前宣布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68億元)的在華投資項目後,寶馬也表示將再增資百億擴建其在華項目。

10月19日,據環球時報,寶馬將再投資百億人民幣擴建其在瀋陽的高壓電池生產中心,擴大在中國的電池項目投入。據悉,該中心是寶馬集團全球第三家以及德國之外第一家完整的動力電池中心。

無獨有偶。就在10月13日,流傳數日的大眾汽車在華新投資項目迎來官宣。大眾汽車集團宣布,中國自動駕駛新創企業地平線就是其挑選的中國新夥伴。官方聲明稱,大眾汽車集團將通過旗下軟體公司CARIAD與地平線展開合作,以加快大眾面向中國市場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與此前傳聞的10億歐元和10億美元相比,大眾最終公布的24億歐元投資額遠超預期。據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CEO貝瑞德對外透露,這也是大眾進入中國40年來最大的一筆單項投資,「該交易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

針對短短一周內兩家知名外資車企官宣近270億元的在華投資項目,中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楊暢對時間財經表示,一方面是能源危機對車企在歐洲的正常生產經營產生了擾動。根據測算,運輸設備製造業的用電量對電價波動具有明顯彈性,同時對運輸設備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也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將產能進行轉移,尤其是向能源價格相對穩定的區域進行轉移,或是其重要考量。

此外,楊暢也分析表示,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中國具有全球領先的產業鏈優勢,整體產業體系較為完備,能夠防止由於產業鏈、供應鏈出現波動導致影響生產活動,「另外,中國經濟具有明顯的韌性和增長相對優勢,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對於外企車商的吸引力仍是較為明顯的。」

德系車企在向智能化戰略轉型的過程中,紛紛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而值得關注的是,寶馬等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正向電動化領域轉移。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此前報導,寶馬在牛津工廠的MINI電動車產線將遷至中國。另據英國《衛報》報導,寶馬集團MINI品牌高級副總裁武思卓稱,停止在英國牛津工廠生產MINI電動車型的原因是該工廠生產效率低,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

對於寶馬將MINI電動汽車生產線遷往中國的消息,市場也認為,這是寶馬集團推動新能源戰略轉型的重要步驟。根據寶馬集團之前發布的戰略計劃,寶馬MINI最後一台燃油車在2025年推出,到2030年,MINI全系車型將實現純電動化,屆時MINI品牌也將成為寶馬集團內首個實現全電動化的品牌。

除寶馬之外,今年6月底,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長春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6億歐元,新生產基地規劃年產能15萬輛。據悉,新生產基地也是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首個豪華純電動工廠,計劃於2024年底投產基於PPE平台的電動車。

而早在2020年,大眾汽車宣布投資10億歐元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隨後江淮大眾更名為大眾(安徽)。同年,大眾汽車還以11億歐元入股了國軒高科成為第一大股東,這兩筆大額投資也被看作是傳統國際品牌真正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標誌性事件。

今年7月,據央視報導,在歐洲國家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月度產銷再創歷史新高,市場占有率達到27.1%。齊全的產業鏈條以及龐大的市場容量正讓越來越多的車企創下佳績。以奔馳為例,過去7年,中國一直是其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寶馬MINI也曾表示,中國市場已經成為MINI全球戰略重點地區。

業績方面,據公開數據,今年前9個月,寶馬集團共向中國客戶交付592873輛BMW和MINI汽車。其中,純電動車型銷量保持強勁勢頭,前三季度同比增長65%。另外,據美國網際網路門戶網站雅虎10月17日稱,在今年第三季度銷量在中國市場迎來反彈後,通用汽車執行長瑪麗·巴拉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看好與重視。

瑪麗·巴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一貫認為中國市場機會巨大。」在今年第二季度銷量下滑35%後,通用汽車第三季度在中國的銷量迎來反彈,達到近63萬輛,同比增長1%。根據通用汽車10月3日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通用汽車在中國銷售5.6萬輛雪佛蘭汽車、18.5萬輛別克汽車,分別同比增長14.3%和11.4%。

「我們認為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會越來越高。寶馬和大眾相繼在華投資也體現了外資車企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一方面是中國市場的競爭相對比較激烈,而且成本相對比較低,所以外資在中國市場才具有產品的競爭力。此外,德企的投資發展步調也證明了整個市場的產品力和產業鏈的優勢,才是企業和國家應該去關注的。」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時間財經表示。(北京時間財經 吳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