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記載里滇國的創建者不是莊蹻

崧山細流 發佈 2022-10-24T12:44:43.854513+00:00

1955年至1996年,經過五次發掘,清理戰國至漢代的古墓86座,出土「滇王之印」金印等文物近5000件,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了古滇國的社會發展水平。

石寨山遺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是戰國至漢代滇王及其族人的墓地。1955年至1996年,經過五次發掘,清理戰國至漢代的古墓86座,出土「滇王之印」金印等文物近5000件,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反映了古滇國的社會發展水平。2021年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在西南彝族的典籍里,晉寧被稱為「德晉落嫫」,直譯為「鴿子大城」,鴿子是代表這地方非常熱鬧,人口眾多,繁殖力強。德晉是西南夷著名的「打銅地」,也就是大西南最早以青銅鑄造而名聞夷區的地方,與宜賓、成都一起,在西南夷的第2個時代就成為知名聚落,是西南最早的3個大城之一。

彝族典籍里的德晉落出現的時間遠遠早於「戰國時代」,可以考古的空間還非常大,昆明的考古人員請繼續努力。我們期待有更多發現。

關於滇國創建者,中原及西南夷的典籍都有一些記載,現列如下:

①《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

②彝族六祖分支的傳說記載:武、乍二部從原居住地分移出來後,主要向雲南各地遷徙,成為今天居住在雲南各地彝族的祖先。滇中地區的彝族主體為武部後裔,主要居住谷窩(今昆明)、龍朵嘿(即滇池)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慕雅切後裔實阿武的第十世孫皮武古,娶妻耿叩婁益,生下八個兒子,分住四方,征服周圍各部落並建立了滇國。滇國強盛時期,其轄地東至雲南霑益、陸良、華寧、蒙自,西到今保山縣,北至今雲南劍川、姚安、祿勸,南抵紅河北岸,即漢武帝時設置的益州郡範圍內的各彝族部落。

《彝族源流·天地津梁斷》記載:武家嫡子遷到遠方,給德本氏織綢緞,在德本境內開山辟嶺作耕地。滇池流域是武德本的地盤,武祖後裔初到滇池流域,先給武德本家族幹活,後來積累了實力,成為滇池流域的君長。他們一族才是漢武帝之前統治滇池流域的王族。

武祖慕雅切是「彝族六祖」中的長房:一世慕雅切(慕雅苦、弭雅克),二世切雅希(克雅能),三世希雅糯(能雅糯),四世糯雅克(糯洛提),五世洛陀施(提阿舒),六世施武額(舒阿達),七世武額克(武額濮、阿達武余)。武額克時當了「君」,下設「臣」武額那(武阿哪、武阿那),和「師」武朋安(武朴安、武濮安、武阿安)。

史書介紹了「這三賢時代」的祭祖習俗:建蒙散祖祠,兩大牛獻祭,大牛牽到時,時過沒用上。用松設天位,用桃設地位,建鶴形祖祠,鵑形祖靈位,男祖居鄂位,女祖居莫位,以額居陽位,以索居陰位,前面設君位,後面是臣位。兩大牛祭祠,不修建天祠,建蒙散祖祠,不頂敬地靈,敬蒙散祖靈。在高天,在大地中間,首居車益博,末至車洪卓(嵩明牛欄江也稱車洪江),左抵米苦洪,右至借闊法,這個範圍內,武地擇多同,多同米谷地(滇東與滇池一帶),多同濮婁邛,米谷諾婁法,在這範圍內,君臣各一位,一布摩來管,是這般情形。武支系以「多同米谷」為中心,向四面輻射發展,其活動範圍在滇東南和滇西洱海地區一帶。「三賢」協力,開拓土地,「武」支系的名稱就是從武額克這一代開始的。

③夜郎世系倒數第4代為多同米,《彝族源流·液那源》記載:多同米時代在多同米谷,自稱是天地(慕靡)後代,是天生子,又稱武僰後裔。經過論證,我們明確多同或多同米谷就是昆明(谷窩)及滇池以東地區。說明夜郎最強盛的時期曾到達昆明(不是晉寧)。夜郎不是一個國家,是一個國家聯盟。昆明在歷史的某個時段可能是夜郎下面的一部分。夜郎勢力在多同時代曾經也達滇池。

④四川滎經那邊有傳說:古代四川麗水地區盛產黃金,成為楚國西向移民的巨大動力。春秋戰國時代楚王在楚雄和滎經兩地先後設立兩個移民總管作為他的代理人,管理黃金的開採和東運。同時,楚國就有金餅和金鈑兩種金幣在全國市場上流通。楚國黃金之多,在世界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的。岷山莊王是楚王在滎經的代理人。如自戰國時代開始,迄於秦滅巴蜀之時,這個小朝廷就已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公元前476—316年)。岷山莊王和滇王莊蹻皆以莊為氏,莊蹻可能是岷山莊王的後裔;秦滅巴蜀,岷山莊王乃南遷於滇池之上。

⑤《南詔野史》記載:戰國時,楚頃襄王命將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蹻至以兵威畧定滇地屬楚。欲歸報,會秦司馬錯攻楚,黔中道塞。蹻遂以其眾王滇,號滇國,踞之。後有王常羌者好佛,國勢不振。法令不行,國人遂推白崖國蒙苴頌之後,白飯王之裔仁果為王,治白崖,於是兩國角立。......後仁果奉漢,封為白子國。迨後有仁果者,漢封為滇王,號白子國。又十五世至龍佑那,後漢諸葛武侯南征,次白崖,以佑那為酋長,賜姓張氏,仍統其民,號建寧國。

⑥《武僰分支譜》記載:待仇叩部成為古滇國的王族,在彝語,「滇」和「待」,實為同一個詞在兩地的發音的差異,仇叩則是古彝語「王」或「君』』的別稱詞,如「恆仇叩」、「道仇叩」、「待仇訶」等。記載稱:仇叩子孫賢,住堂琅四方,用銀塑偶像,用金雕偶像,樹銅柱銀柱,四方放天租,五方收地稅,地位尊高,權勢顯赫,代天把權掌,代地來保境,貴為仇叩君……。待仇訶的統治中心在會澤及其周邊。

⑦《彝族源流·武陀尼源》記載:武分十六國,其中北方有四國,耿耿大城在德本國內,額扎大城在德晉國中部,能沽大城在能沽邊境,均為武國度。《彝族源流》還有「德晉國煉銅,火焰如山高」的說法。

現在晉寧石寨山發掘的就是德晉國的遺址。《彝族源流》記載里,滇池周邊唯一明確國名的部落只有「德晉國」。武德本又叫武德僰,多個研究者認為他就是德晉國的國王,即滇王。

⑧《唐書》、《通典》載:「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封阿佩為羅甸王,又封其別帥為滇王,後改普寧王。」

綜合以上說法,列出滇王可能的族源:


序號

滇國建立者

來源

記錄

族屬

1

莊蹻

《史記·西南夷列傳》

司馬遷

楚國

2

待仇訶

《彝族源流》

唐至清烏撒畢摩

武僰

3

武德本

《彝族源流》

唐至清烏撒畢摩

武僰

4

武額克

《彝族源流》

唐至清烏撒畢摩

六祖之武祖

5

支格阿魯

《彝族源流》

唐至清烏撒畢摩

雕國

6

多同

《彝族源流》

唐至清烏撒畢摩

夜郎聯合體

7

仁果

《南詔野史》

明代楊慎

大理白子國

8

羌人

現代研究者

現代方國瑜

羌人

9

岷山莊王

滎經當地宣傳資料

四川滎經

楚國

10

羅殿國別帥

《唐書》、《通典》

後晉

默祖後裔


由黃懿陸《滇國史》整理出來的滇王,由於缺乏文字材料,大部份的滇王墓還無法確認其本名及年代。

莊蹻(M41墓主)(前278年——前256年)

M33墓主(前256年——前224年)

M12墓主(前179年——前87年)

M3墓主(前179年——前157年)

M13墓主(前156年——前141年)

M71墓主(前?年——前123年)

嘗羌(M6墓主)(前140年——前87年)

由於《彝族源流》裡沒有記錄到莊蹻的事跡,石寨山遺址里的中原文化特色的文物也很少,所以,我認為莊蹻在雲南可能只是一個普通方國的君長。中原文化中心史觀的研究者總認為中原地區隨便有個官到了邊疆地區就可以成為王,成為邊疆民族的始祖,這是非常荒謬的。

從現在考古發現的情況看,地球上遠在一萬年前已經是各地皆有先民,而且已經相互有文化交流。如薩滿教,本來流行在歐亞大陸,但美洲印第安人也信仰薩滿教,印第安人最後一批跨過白令海峽去美洲的時間大約在1萬多年前。宗教是一種文化,1萬年前歐亞大陸的薩滿教已經傳播至美洲,更不用說在歐亞大陸上了。

據說莊蹻帶了2萬多人入滇,在莊蹻之前,蜀國開明王朝末代王子在秦國攻占巴蜀後帶3萬多人跑到越南去立國。為什麼不在南中立國,因為南中已經有豪強勢力。六祖分支約在公元前425年,早於秦滅巴蜀(前316年),更早於莊蹻入滇(前277-263年間)。開明南遷及莊蹻入滇時,六祖勢力在滇東北及滇池流域都很強。彝族典籍里沒有記載有外來勢力進入這一區域。武祖一族占據昆明,勢力遍及雲南與東南亞。武祖七世孫武額克(前275年)已經在滇池流域成為君長,也可以稱為一代滇王。

在六祖分支之前,武僰十六國中的德晉國,其都城額扎大城在德晉國中部。晉寧彝語稱德晉,「鴿子」的意思。國君是誰,很多文章里記為武德本。武德本是武僰系最擅長打仗的人,戰力非凡,被稱為「暴蠻」。網上很多彝史研究者說滇就是「德」。武德本又叫武德僰,是武僰系阿武僰第12代孫麗羅阿武的兒子,降居費著大城。

《彝族創世紀》記載,武德本治在德晉落,以費著洛姆、岩古洛姆、能沽洛姆、那婁洛姆為四方邑城。也就是說滇池德晉國勢力在武德本時代曾管轄到四川成都。

在武德本之前,早有武僰系的支格阿魯活動在滇池流域,他是彝族最崇敬的祖先,大量彝族傳說里都稱他為支格阿魯王,他是最有聲望的滇王。而滇池也因支格阿魯墜入而得名「龍墜湖」(洛奪核)。

我們根據《武僰分支譜》推算出支格阿魯約為公元前500年人物。武德本為公元前400年人物。他們都是武僰系後裔。當然,「洛奪核」還有一個意思是「阿龍誕生的湖」。「奪」在彝語裡是墜落、誕生的意思。也有傳說,支格阿魯誕生在滇池邊。

武僰系還有一位老前輩待仇訶,也被認為是滇王。我們根據《武僰分支譜》推算出待仇訶為公元前570年人物,比支格阿魯早3代人。但彝文記載里,待仇訶的國都在堂琅(會澤、東川)。有人說「滇」就是「待」,我查了一下待仇訶的「待」,彝語是「雲」的意思。

司馬遷的《史記》裡,滇國屬於靡莫之屬,石寨山的考古發現里,一位尊貴的老婦頻頻出現在青銅器上。她就是靡莫,與司馬遷的記載一致。靡莫核心區在嵩明、尋甸、小哨一帶。有研究者說,靡莫是慕靡之轉,剛好嵩明與尋甸在漢代也被稱為牧靡縣。嵩明與尋甸是六祖老五家最早的地盤,屬於彝文典籍里的實益中心,跟堂琅一樣,相當於彝族早期的「中原」。慕靡時代,天君與地王共同掌權,竇米能崇拜地王恆度府,其後裔篤慕--六祖也崇拜地王。屬於彝族內部的宗教信仰。

按照這個說法,司馬遷也就沒錯了。因為他的「莊蹻王滇」在漢朝被糾正為「莊蹻王靡莫」,靡莫核心區嵩明也有莊蹻在大成村修嘉麗澤西湖的傳說。說明莊蹻確實到過嵩明,只是大家忘看司馬遷的另一句話「變服,從其俗」,也就是說莊蹻變成了西南夷。

湖北在春秋時期被稱為「荊夷」,說明他們也是夷人,只是漢化比西南夷早一些而已。楚王的祖先季連與昆明族的祖先昆吾是親兄弟,都是顓頊後人,湖北、湖南山區的土家族也是彝語支民族。蜀國的開明王朝是楚國人鱉靈建立的。

莊蹻與靡莫是有關聯的,但從石寨山考古發現看,這一族群仍然是女王為尊。楚國人早已進入了父系社會,或許莊蹻一群人「從其俗」融入西南夷部落,號女王為尊。這種現象在中國古代發生的比較多,因為中原地區文明程度高於邊疆,中原人被俘之後,不會被殺,多數成為了邊疆部落的上門女婿。歷史上,漢代很多漢人被俘成為匈奴女婿的記載比比皆是,如蘇武、李陵、張騫等等。在雲南,天寶戰爭後,很多被俘的中原子弟兵也被大理百姓一搶而空,帶回家做女婿。因為中原人文明一些,各方面技術也高一些,加之戰爭死了太多青年人,每個人家庭都需要青壯年勞動力。

是不是莊蹻的2萬人都成了西南夷的上門女婿?不,莊蹻沒有那麼多兵力,周朝,2萬人已經是很有規模的軍隊了。秦國步步逼近,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楚王不可能讓2萬人的軍隊跑西南不務正業去。有人說莊蹻入滇是為了包抄巴蜀秦軍,但沒有看到莊蹻從雲南進攻巴蜀的記載,而是來了就入鄉隨俗住下了。如果他們要打回去,就算不走貴州,繞道廣西也可以打回湖南、湖北。2萬人,這是中原文化中心史觀的研究者猜測的數據。關於莊蹻的很多記載都可能不是真的,比如,很多記載說,莊蹻先征服了夜郎,再進軍滇池。但漢代很多記錄是,漢朝在貴州設了牂牁郡,夜郎王不聽話,被牂牁太守給滅了。不是戰國時的莊蹻滅的。貴州的彝文典籍里也沒有莊蹻。

莊蹻到西南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是黃金及井鹽,楚國早在莊蹻之前就在雲南楚雄及四川滎經設點採礦,尤其是金沙江金礦。楚國已經瀕臨滅亡,莊蹻難道看不出來嗎?他未必就是受王命入滇,也有可能是逃離戰亂,尋找一個平安度過下半輩子的地方。他的所謂軍隊很可能只是一幫兄弟,類似梁山好漢那樣的一幫人,再多也不可能是2萬。

莊蹻入滇,就像唐玄奘西行。玄奘在李淵時代乘混亂出了長安,一個人去印度學習佛教,功成名就之後,就變成是受李世民之託而去的。於是《西遊記》裡就多了個女妖們愛叫的暱稱:「御弟哥哥」。

至於岷山莊王「南遷滇池」,成為滇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開明王朝都不能夠在南中立國,需要跑到越南去建國,岷山莊王的勢力不會大於開明王朝。岷山莊王遷入雲南也只可能通過聯姻與當地人成為一體。


按彝族典籍,最有可能的滇王應該是支格阿魯--武德本--六祖武部,從公元前500年到漢代一直統治滇池流域。中原典籍里的莊蹻卻不在滇池周邊,而是在嵩明稱王,融入了西南夷社會。

目前的主流認為:滇國大約存在了600年,出現於戰國初期而消失於東漢初年(公元前5世紀中葉至公元1世紀),分布於雲南中部的昆明、玉溪一帶。滇人創造了璀璨的青銅文明,他們的青銅器鑄造精美、形象生動,以生動寫實的語言和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反映出一個周秦漢方國的神秘氣息。

當然,這一說法還不能服眾,因為還有太多關於滇國的問題尚待解答。所以,我們需要不同的聲音,兼聽則明,更有利於我們探索歷史的真相。我整理了一下中原及西南夷典籍中關於滇池一帶稱王的人物及其大概的歷史時間節點:


序號

建立者

最早建立時間

滅國時間

存在時間

1

尼能德晉落(晉寧)

公元前4000年

約公元100年左右

約4100年

2

什勺谷窩城(昆明)

公元前2000年

約2100年

3

待仇訶(會澤)

公元前577年

約677年

4

支格阿魯(滇池)

公元前502年

約602年

5

武德本(晉寧)

公元前402年

約502年

6

武額克(昆明)

公元前275年

約375年

7

莊蹻(嵩明)

公元前277-263年間

約370年

8

多同(昆明)

公元前102年

約202年


從上表可以看出,莊蹻與武額克同一時代。武額克是武祖後裔,住在昆明,彝文典籍里說他勢力很強大,不但管理滇池流域,還遠達滇東南及滇西大理一帶。已經繼承了武德本德晉國的全部基業。莊蹻一開始的基業在嵩明,因雨季嘉麗澤水患,後來遷走了。還有一個信息,莊蹻之後,夜郎的多同時代,都城可能在昆明。夜郎是國家聯盟,都城及疆域幾乎每代都在變化。

昆明地區人類出現的歷史非常早,比如龍潭山古人類遺址:位於昆明呈貢大漁鄉鄧家莊村東240米處,為一座二迭紀石灰岩構成的饅頭形孤山。1973發現,經1975—1983年四次對三個洞穴遺址的考古發掘,已獲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臼齒、顱骨、動物燒骨、炭屑和大批打制石器、哺乳動物化石,經碳十四測定距今3萬年,定名為「昆明人」。滇池地區悠久的人類歷史是毋庸置疑的,關鍵是什麼時候形成了方國。

《彝族源流·尼能源》載:「尼能先出現,德晉先形成。」遠在尼能時代,德晉就以打銅名聞西南夷,與能沽、尼茲一起成為西南地區最早出現在文獻中的城市。而谷窩(昆明)也是彝族第3大時代什勺的著名城池。最早出現在滇池流域的王就是支格阿魯,大約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與現在考古界主張的公元前5世紀也比較接近

從支格阿魯到皮武古、多同等都屬於武,莊蹻也屬於武。彝文典籍中,從滇東北核心區遷徙到外面的叫啥,比如滇東北很多部落遷往滇西,滇西大理一帶就叫啥靡,靡就是地;從巴蜀、荊湘等中原方向遷徙進入滇東北的就叫武。武是後期白彝的先民,白彝比黑彝更先進一些,有的彝人把武視為漢人。湖南、湖北武陵山區的土家族就屬於白彝的一種,湖北也有濮人,西南夷里,濮人的比例也是很高的。

從滇池到嵩明、尋甸、東川、會澤一帶,自商末就是彝族的核心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