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年」蕪湖交通交上滿意「答卷」

安青網 發佈 2022-10-25T01:37:17.232782+00:00

因水而建、因路而興,長江黃金水道的自然稟賦,讓蕪湖有了「長江巨埠、皖之中堅」的稱號。蕪湖,這座創新之城並沒有守著自然的饋贈「躺贏」。

因水而建、因路而興,長江黃金水道的自然稟賦,讓蕪湖有了「長江巨埠、皖之中堅」的稱號。蕪湖,這座創新之城並沒有守著自然的饋贈「躺贏」。近年來,蕪湖交通公路部門緊緊抓住國家「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性機遇,聚焦聚力重點項目,多措並舉打造暢聯之路、品質之路、示範之路、智慧之路,蕪湖公路迎來了鳳凰涅槃般的黃金十年。

八射四縱四橫 全力打造暢聯之路

「十四五」期間,蕪湖市將在「八射四縱四橫」普通幹線公路網規劃布局基礎上,打造快速路,貫通斷頭路,擴容瓶頸路,完善幹線路網。同時,還將繼續優化提升現有國省幹線公路,進一步美化路域環境,為蕪湖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設人民城市貢獻公路力量。

在蕪湖公路飛速發展的進程中,國道205城區段(二環路)的快速化改造無疑是一道最為亮麗的風景線。自十八大以來,蕪湖交通公路部門以十年磨一劍的毅力和韌勁,持續打造二環路這條南北主通道,先後累計投資30億元,對全路段實施了拓寬改造和快速化改造,在所有平交道口上建成13座立交橋,把蕪湖主城區的「腸梗阻」打造成為「主動脈」,真正實現了南北交通的無障礙、快速化過境。

記者從市公路管理中心獲悉,一直以來,蕪湖公路部門持續推進道路提檔升級和快速化改造,累計實施國省幹線公路重點工程新改建項目32個,新改建二級以上公路317公里,總投資103.5億元。十年來,以一級路建設為重點,全力推進市到縣區快速通道建設,先後對境內G236、G347、G205、G318、G329、S334進行了升級改造,建成了市區到無為市、南陵縣、灣沚區、繁昌區的快速路,基本實現市到縣區40分鐘到達、縣城15分鐘上高速的快速通達目標。一條條大動脈的建成推動了蕪湖向東發展的進程,進一步加強了江北產業帶與蕪湖市主城區的交通經濟聯繫。

二環路的嬗變

奮力打造品質之路

二環路作為蕪湖市區南北走向的主要交通幹道,與205國道共線,承擔繁重的城市交通和過境交通任務。隨著神山口立交和新袁澤橋的建成通車,二環路開啟了長達十年的改造歷程。在新建兩橋的同時,二環路還按64米雙向八車道、城市主幹路進行拓寬改造。

從2011年開始,二環路以一年至少開工建設一座立交的速度,奮力打通城市交通內外循環——2011年,馬飲立交開工建設;2012年,十里牌立交開工建設;2013年蕪石路立交開工建設;2014年錢橋立交、黃山東路立交開工建設;2015年,赤鑄山路立交開工建設;2016年,米市口立交、馬塘立交開工建設......

2018年4月20日,米市口立交開通試運行。至此,北起於蕪湖市鳩江區金灣路口,接九華北路,向南經鏡湖區,跨青弋江,入弋江區,終於九華南路馬飲路口的全長15.9公里的二環路共建成開通13座立交(含站前立交)群。全線道路等級為一級公路兼城市主幹路,二環路主線橋平均運行速度從10年前的不足20千米每小時上升至約60千米每小時,行程由45分鐘縮短至15分鐘,日均交通流量從10年前的5萬輛次發展到現在的日均14萬輛次,讓這條貫穿南北的大通道真正發揮了城市「主動脈」的作用。

市公路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年來我市國省幹線公路總里程增加了442公里,一級公路總里程增加了167.581公里,二級公路總里程增加了91.46公里,共實施養護大中修工程140餘項,累計里程約1000公里,累計完成投資約20億元,公路通行能力穩步提升。我市國省幹線公路已建成服務區(停車區)10個,正在建設2個停車區,同時,依託上級相關配套政策,正在規劃一批幹線公路服務區(停車區)及相關充電設施,力爭在「十四五」末做到我市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停車區)充電設施全覆蓋,切實提高幹線公路沿線服務環境和服務水平。

獲評最美公路

傾力打造示範之路

十年來,我市G329蕪屯路、G205蕪湖段先後被省交通運輸廳評為省級文明示範路,G329蕪屯路獲評安徽「十大最美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在交通部「十三五」國評中,蕪湖交通公路部門為我省在全國普通國省幹線公路評比中實現爭先進位(全國第二名)作出了突出貢獻,受到省交通運輸廳的專題嘉獎通報。

蕪湖「四好農村路」建設也取得長足進步,2021年我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契機,加強對農村公路運營、管護力度,大道小路連點成線、連線成網,方便沿線群眾出行,為當地發展鄉村旅遊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的交通基礎的做法獲人民日報頭版點讚;灣沚區獲得「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稱號,繁昌區被命名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南陵縣奎湖環湖路等一批農村公路榮獲安徽「十大最美農村路」等稱號。

「大雪無痕」的主動脈

著力打造智慧之路

2008年的大雪,未改造的二環路因為道路等級低,交通全線阻斷。當2018年初、2022年初再次面對連續強降雪時,蕪湖交通公路部門提前謀劃、積極應對,依託「智慧公路」的多項應急系統,對路面橋面積雪實施了「即下即清,雪停路淨」,真正做到了「大雪無痕」。尤其是在應對2022年初的大雪之中,蕪湖高速封閉、高鐵停開,二環路這條城市「主動脈」始終保持暢行無阻,出色地完成了雨雪惡劣天氣的交通保障任務。

蕪湖市南北主幹道二環路的快速化通行,大幅提升了城市整體交通品質,也是蕪湖市區等級最高、舒適度最好的公路,交通流量也隨之不斷攀升。針對這一現狀,蕪湖交通公路部門以日常養護為抓手,高標準、全方位對沿線設施進行完善和提升,規範道路交通標誌和安全設施設置,確保全線始終保持良好路況。

十年來,蕪湖交通公路部門高度重視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發展,在G205山深線蕪湖段養護中開啟了「智慧公路」建設,將G205蕪湖段公路打造成全省第一條國省幹線智慧公路示範路。制定並出台《普通幹線智慧公路建設技術指南》地方標準,以智能化、信息化為手段,打造集監測、調度、管控、養護、服務一體的智慧公路綜合營運管理平台,實現視頻監控集成管理、事件自動識別、智能監測與預警、道路安全管控、智能養護管理和應急指揮調度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交通運輸技術裝備綜合保障能力,實現運輸服務水平提升和管理組織模式創新。

大江晚報記者 湯榮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