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

童行書院 發佈 2022-10-25T23:36:36.515925+00:00

Hello~「不焦慮來電」專欄來啦~每周我們都會和大家不定期見面。本期來電內容案例整理自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會員與景芳老師線上見面會,案例拓展部分整理自第一年課程第八課。案例學員:孩子現在兩歲半不到,他有時候會說自己不會。那媽媽幫幫你吧,他就會來一句,媽媽幫媽媽幫。

Hello~「不焦慮來電」專欄來啦~每周我們都會和大家不定期見面。本期來電內容案例整理自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會員與景芳老師線上見面會,案例拓展部分整理自第一年課程第八課。

案例

學員:

孩子現在兩歲半不到,他有時候會說自己不會。那媽媽幫幫你吧,他就會來一句,媽媽幫媽媽幫。有時候我想讓他自己主動做一些事情,我說哎呀,媽媽好累呀,你幫幫媽媽吧。他又來說媽媽不累媽媽不累,是很著急,說我不能累的那樣子。


景芳:

我覺得小朋友還小呢。小朋友每階段都是在變化的,比如說你剛才問的問題,他對你的反應,你需要給他的幫助,其實隨著他的長大還是都會有變化的,這不是原則性的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跟孩子的互動隨著孩子長大,隨著孩子的狀態變化,比如說你剛才講到說你希望他幫你做一件事,但是孩子的反應是過來安慰你說,媽媽不累,媽媽不累。那很有可能他現在的年齡並不能夠理解你是想讓他幫忙做事,孩子覺得他安慰你「媽媽不累」,是他能提供的最大的幫助了。



學員:

但我有一種感覺,就像是他覺得你是超人媽媽,你不能累。


景芳:

其實孩子越小就越會覺得家長都是超人,只有隨著他長大了,才發現家長是跟自己一樣的普通人。孩子在一歲以前的時候,他覺得家長簡直是上帝,我一哭就有食物,我哭了就有玩具,那不就跟我們祈禱上帝賜給我們麵包一樣嗎?孩子對於家長的感受是像神一樣的感受。現在他覺得你是超人家長,媽媽都會、媽媽都行,那也很正常。


他需要到一定階段,比如4-5歲,有了真正自我意識和同理心,才會意識到原來世界上的所有其他人都是跟我一樣的人,他們只不過是比我年齡大而已。


小孩子到3-4歲了,才會比較明晰的知道我是怎樣的,別人是怎樣的,到了4-5歲才會有同理心,知道我怎麼想的,也能猜測其他人怎麼想。人生階段到了,才會知道別人是跟我一樣的人,我和其他人沒有區別,只是年齡不一樣。


現在他覺得媽媽是萬能的、是超人,都很正常,因為這么小的孩子自己能力不足,周圍的大人能力很強,他會有神話性的,但問題不大。我們也不需要去矯正他。


隨著孩子慢慢自己長大,就越來越能夠客觀地去認知了。但是到那時候,他就開始叛逆了。他一旦覺得你不是超人,就進入到了剛才那位媽媽講到的:你不是超人,那你說話我也可以不聽。只能說每個階段會有每個階段的問題,孩子不可能像我們想像的一樣,像機器娃娃一樣,他有他自己的對世界的理解,都是正常的。



學員:

如果我幫他的話,我做得特別好,中不溜還是做的稍微跟他水平差不多,會讓他感覺更好呢?


景芳:

大人跟孩子的互動,讓他覺得大人做的很好更好,還是大人做的跟他水平差不多更好?我覺得沒有一定的標準,我跟小朋友去玩遊戲的時候經常跟他玩在同一水平上,我家小朋友乾的最經常的一件事,尤其是我閨女乾的最經常的一件事,她會安慰我,哎呀,媽媽,我知道你不行,你別難過,沒事。對於你這樣的新手來講已經不錯了,繼續努力。


其實玩一些遊戲,跟孩子玩在同水平上,可以激勵他更願意玩下去,做遊戲的時候是這種方式,但也確實有一些地方,沒必要裝不會,比如說認字,你假裝我不認識。或者說算算數,他問你2+2=?2+3=?你說媽媽真的不知道,回頭我們一起去學吧,特別特別的假,讓孩子一下子就覺得你是在騙他,也不太好。


在生活中還是跟孩子更加真誠地去互動。雖然,有時候我們故意水平相對比較弱,畫畫也沒畫好,玩玩具跟他玩的差不多,但是他能感受到你是在很真誠地對待他。


其實小朋友更多的感受的並不是和比自己水平高很多還是跟自己水平一樣,他能夠更多感受的是父母跟自己是不是特別真誠的交流,以及父母到底是不是特別真誠的認可我的能力。


如果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你看見了他的努力,也看見了他的能力,也能夠認可他的能力,孩子就會比較容易受到鼓舞,受到鼓舞就會願意繼續往下做,不管父母是水平特別高還是跟他水平差不多。孩子比較在乎的是父母是不是特別特別誠懇的、真誠的跟他互動和對他能力上面的認可。我覺得做到這一點其實就可以了。


孩子的每一個發展階段應該如何培養



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呢?孩子的每一個發展階段應該如何培養呢?


傳統的學習理論認為「孩子是一張白紙」,所謂教學像是在紙上寫字一樣。但是我們現代比較新的學習理論都是基於認知發展理論,也就是說孩子的學習,是頭腦當中的一種算法過程——它會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地成熟深化。


依據孩子的成長階段,我們讓他憑著大腦中的算法,去跟世界發生交互、在探索中進行學習、去理解這個世界——這就是比較現代的認知發展理論。


這種認知發展理論把孩子看成是積極主動的探索者——不僅僅是接收者,且是自己主動去理解這個世界的。


按照這種認知發展理論,一個孩子在每一個階段能夠學會的東西,要跟隨著大腦認知發展節奏走——孩子大腦發展得越成熟,他能夠學的東西就越深。因此,跟著孩子的認知發展節奏才是比較好的學習節奏。


那麼,孩子的認知發展節奏是什麼樣的呢?


最經典的理論是皮亞傑的認知階段理論,皮亞傑把孩子的認知發展分成這樣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感知運動階段。


皮亞傑認為,「在0到2歲這個區間,兒童從只會基本的反射活動發展到能夠主動作用於物體和事件,從而理解它們」。也就是說,從只能躺在床上發展到理解什麼是床、桌子,並且能夠主動地移動它們。


第二階段是前運算階段,大約是2到7歲。


皮亞傑認為,「隨著兒童進入前運算階段,他們更多的依靠符號功能,並具有了表徵知識,其符號推理能力飛速發展」。


比如,孩子不僅能認識生活中的香蕉,而且能夠聽懂它的語言符號,到後面也能認識它的圖示,再到後來可以認識香蕉這個文字符號。這樣一步一步孩子就發現所有的這些符號都指代的是生活中「香蕉」這個事物,並且他可以用這樣的一些符號去做基本的操作和基本的交談。


在這個階段,孩子還發展出心理理論,也就是說能夠根據自己的認知去推測理解他人的認知和他人的行為。



第三個階段是7到11歲的具體運算階段。


皮亞傑認為,「在這一階段,兒童獲得了諸如去中心化和可逆性這樣的認知操作能力,使得他們能夠有邏輯系統地思考具體問題。」


什麼叫去中心化呢?


在前一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會認為自己的觀點就是真理。但是到了7到11歲這個階段,他能夠知道,自己的觀點只是一種觀點,其他人可能跟自己想法不一樣——真正的真理可能是不依賴於每一個個體存在的。


在這個階段,他們可以有邏輯地思考問題,但是還不能進行抽象推理,而是能夠將邏輯運用到真實或者可觸及的事物上。


比如說,「小明不喜歡吃酸的,他吃了一口香蕉,發出了一個『yue!』表示很噁心的聲音。那麼,你猜猜這個香蕉是酸的還是甜的呀?」所有的孩子其實都能回答出來,「這個香蕉應該是酸的!」


第四個階段是指形式運算階段11到12歲以後。


形式運算推理是理性的和抽象的,既包括假設演繹推理,也包括歸納推理。


這對於我們理解孩子的學習有什麼幫助呢?


以往說孩子在每一個年齡段學到什麼,更多的是按學科或者知識的維度區分,比如一年級到六年級,主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到了中學學語數外加上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等——這是按照學科去區分;或者按照知識點去區分——比如幾年級學分數小數、幾年級學解方程、幾年級學方程組,這些都是合理的進階方式的描述。但是這有時忽略了孩子頭腦中發生的過程。


如果按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我們該如何形容孩子的學習進階呢?應該是按照孩子頭腦中的能力去形容。


舉個例子,物理學中「力」的概念。


其實0到2歲的孩子已經能夠了解力,但是他還說不出來更多的,就是拿腳去踹床,或者用手去撥弄床鈴,他都能夠感受到力。


2歲到7歲,孩子可以用「力」這個詞說的出來了。比如說「我力量不夠大」,或者「我要給椅子一個拉力」,可以用這樣力的概念來描述過程。


7到11歲小學階段,他實際上是可以進行一些具象推理。比如冬天地太滑了,摩擦力太小了。我們如何讓自己不那麼滑呢?他可以推理出,我們要想辦法增大鞋子的摩擦力——這樣的推理小學生是完全可以做的,但是他們還並不能夠非常抽象地做公式化推理。


但是到了中學階段,他可以去做力的合成與分解了,把一個力分成兩個垂直的方向,然後每一個方向上的力增大和減小,這個物體會有什麼樣不同的反應,可以做類似的抽象推理了。


如果按照這樣的認知能力的深化,我們會發現其實最好的學習是讓孩子每個階段像一個平滑的坡一樣,能夠經歷認知發展的幾個階段。那麼,他到後面就可以進入到一個比較高級的形式運算階段了。



那麼父母該如何具體地陪伴孩子學習呢?


父母提供的幫助以孩子不拒絕我們的幫助,為一個合適的尺度。我們給孩子提供一些學習的內容或者是輔導,如果孩子不拒絕,那麼說明這個對他來講是合適的。


為什麼是這樣呢?


因為孩子拒絕父母的干預,很有可能有幾種理由。


第一個是自己明明會,父母非要支兒招。像是下圍棋,下象棋,很多人在旁邊插嘴,會讓下棋的人非常惱怒。因為他會覺得說「我自己明明能夠下好的,你在那多嘴多舌幹什麼?」


這種情況是父母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管孩子寫作業,孩子非常生氣,其實是孩子覺得這個題我明明會的,你在那插什麼嘴,所以這是一種拒絕。


第二種拒絕是父母講的內容太難了,或者父母要求的東西太難了,孩子不感興趣。


比如,父母現在就強行給孩子講歷史,講過去中國朝代是怎樣變化的;或者父母強行帶孩子讀一個繪本,那麼孩子很可能是拒絕的。


這個拒絕最主要的理由是他其實是聽不懂的,因為聽不懂,所以感覺不到興趣。這種情況是父母高估了孩子的能力。


第三種可能性是孩子想要做自我探索


比如拼圖,他可能現在確實拼不出來,但是他明明非常有興趣的想要自己琢磨,但是父母不斷地打斷孩子,讓孩子的思緒不連貫。這種是在破壞孩子的自主性,孩子也會感到非常的惱怒,就會拒絕。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父母在幫助孩子的時候不斷地去評價孩子,比如「誒!你這個地方做的好,真聰明!」「你這怎麼都不會啊,你好笨!」。


但是孩子並不喜歡時刻被評價,這樣他會感覺到緊張,就是我自己一會兒表現得好,一會兒表現得不好,他就會很擔心自己表現的不好。如果孩子感覺到自己總會被評價,他可能也會拒絕父母的幫助。


不管怎樣,我們父母只要心態是好的,我們去引導孩子的學習是在幫助孩子成長。我們提供我們的幫助,以孩子不拒絕幫助,以孩子願意讓我們幫助他為最合適的限度。



帶娃不易,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不焦慮父母俱樂部」用科學的分析,理性的判斷,讓父母和孩子產生更好的情感聯結,給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對方的橋樑。歡迎加入我們~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五天體驗營來啦!

每日打卡即可獲得豐富獎勵

更有景芳老師家庭教育課程等你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是什麼?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是童行書院建立的父母共學社群。希望在喧囂世界裡營造一個安靜的角落。在這裡有共同學習的心理學內容,有溫暖共建的思考氛圍,也有日常育兒的有益溝通。希望讓父母獲得更多有關成長的知識,獲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獲得更長遠的學習方法。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如何學習?

不焦慮父母俱樂部採取「領讀書籍+共學討論」的方式,每兩周圍繞一本心理學、教育學書籍展開共學。課程內容包含書籍領讀音頻、原文精選閱讀音頻、討論總結音頻,理解問題、學以致用、學而思辨內容討論,思考作業。更重要的學習來源於俱樂部隊友之間的討論和思考。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包容環境,可以讓平時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聽、理解、肯定和解決方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