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天實驗艙發射成功!「成都造」護航

成都科技 發佈 2022-10-31T16:28:55.677640+00:00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8分鐘後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隨著夢天實驗艙正式入軌運行,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

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

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

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準時點火發射

約8分鐘後

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

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隨著夢天實驗艙正式入軌運行,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五個模塊組成的中國空間站正式建成,這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發展進入探索科學前沿、開發空間資源、造福人類社會的新階段。



在這場逐夢之旅中

有哪些「成都造」立下功勞?

分別發揮了什麼作用?

一起來看

↓↓↓


電子十所:

新一代綜合化測控系統

搭建天地「生命線」


據了解,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下稱「電子十所」)研製的陸海天基測控通信網,構建了新一代綜合化測控系統,負責對長五B、「夢天艙」等太空飛行器進行軌道測量、遙測、遙控、話音和數據傳輸。


「測控系統是航天員、太空飛行器在太空與地面聯繫的唯一紐帶,也像一根『風箏線』。我們如何找到太空飛行器的位置,如何指揮太空飛行器執行一系列指令,如何與航天員取得聯繫,都離不開我國建設的航天測控網。」電子十所副總工程師、首席專家柴霖說,測控通信系統是電子十所承擔的任務比重最大、最為重要的部分,包括全部遠望號測量船、東風站、青島站、喀什站、納米比亞站、天鏈多顆中繼衛星地面終端站及測距轉發站,占全部參試測控設備的70%以上。


這些陸基、海基和天基測控3種類型的十幾個測控站,從不同維度織就了一張安全高效的測控通信網絡,對載人太空飛行器實現100%的測控通信覆蓋率。



除此之外,電子十所還為文昌發射場配備了T0控制台和時統設備。T0控制台是安裝在發射場系統中的重要設備,用於獲取火箭起飛觸點信號,產生起飛T0時刻並傳輸給發控中心、指揮中心以及測控通信系統。我國航天體系中分布在各發射中心、航天飛控中心、中繼衛星控管中心、衛星測控中心及各測控站、測量船上的時頻統一系統均為十所研製,其精確性達到了3000年誤差不超過1秒。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從1992年開始立項實施,無數航天人為之付出了青春與汗水,在國家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三十載中,電子十所也一直在用創新支撐科技自立自強,鑄造大國重器。」柴霖說,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四號,從天宮實驗室到空間站,載人航天的30年時間,十所「打滿全場」,完整地參加了載人航天測控通信、外測安全、時統等三方面工作。



航天科技七院:

空間站的「精裝大師」和「智能管家」


承擔夢天實驗艙中物資管理分系統研發的,就是位於成都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下稱:航天科技七院)的宇航團隊。


記者了解到,航天科技七院宇航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3歲,這支年輕的隊伍承研了中國空間站15個分系統之一的物資管理分系統,具體負責空間站所有物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艙內在軌駐留輔助支持保障產品研製。



通俗地說,航天員在空間站吃什麼、喝什麼、缺什麼、找什麼,對於負責物資管理分系統研製的他們來說一清二楚,是名副其實的空間站「智能管家」。我國空間站自2021年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2022年問天實驗艙對接成功,全國人民通過艙內攝像機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航天科技七院宇航團隊研製的物資管理分系統產品。


同為物資管理分系統,夢天卻有所不同: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有航天員睡覺、休息、上廁所等日常休閒活動的主要區域,分系統產品側重於航天員在軌休息、睡眠的舒適性,而夢天實驗艙主要用於航天員開展各類試驗、維修等在軌工作,分系統產品側重於航天員在軌工作的便捷性。


為使航天員在夢天實驗艙的各類工作和活動更加便捷和高效,在傳統螺釘連接的固定式扶手、腳限裝置的基礎上,夢天物資管理分系統創新性地研製了「滑軌」這種快速安裝接口,配上各式各樣的可移動式長、短、可伸縮式扶手,再加上移動式腳限裝置、空間腳限裝置等各類限位裝置,這些充滿「未來感」的機構產品還可以互相組合使用,成為艙內的「機械臂」,使得航天員在艙內各個位置、各個角落都可以方便地固定自己的身體、調整自己的姿勢,克服太空裡微重力帶來的漂浮現象,便捷地開展各類試驗、維修操作。


另一方面,航天科技七院宇航團隊在充分繼承天和、問天成熟技術的基礎上,將原有產品變化為適應夢天實驗艙特殊需求的新產品。比如,將已有的空間站餐桌改頭換面,搖身一變為夢天艙內可翻折的大型工作檯,成為空間站內最大的維修操作平台;將已有的軟質收納袋升級換代,新研為可快速摺疊收納的存儲盒,巧妙地實現了對「寸土寸金」的艙內空間的充分利用;讓已有的防飄網變大變強,成為能夠解決6名航天員進駐期間物資存儲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


「我們要做的不是為了保成功就一成不變的繼承,而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僅要成功,還要創新,要追求完美,讓航天員工作和生活更便捷。」夢天物資管理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鄔瓦尼說。

為「成都造」點讚

祝福中國航天事業越來越強!

來源:成都發布(WXID:cdfb-szfxwb)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