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歲女孩突患重病,父親捐骨髓後失聯,留言:我已盡到責任

鑑史論 發佈 2022-11-07T21:34:13.960163+00:00

「我已經盡到做父親的責任,你們不要再找我了!」看到簡訊,楊陽錯愕,她的微信已被前夫拉黑,這下連電話都打不通了。

「我已經盡到做父親的責任,你們不要再找我了!」

這是一位父親留給女兒與前妻的最後一句話。

看到簡訊,楊陽錯愕,她的微信已被前夫拉黑,這下連電話都打不通了。

2018年,女兒小菱突患重病,被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伴嗜血基因LYST陽性」,性命危在旦夕。

經骨髓移植手術後,小菱撿回了半條命。然而,術後治療艱難繁瑣,需要高昂醫療費,楊陽根本無力承擔。

就在這時,前夫又朝她潑了盆冷水,聲稱自己已經仁至義盡,要斷絕關係。

面對瀕死的女兒,父親為何要如此冷漠無情,其中是否另有隱情?身陷絕望的母女能否渡過難關?

家庭變故

2016年,小菱9歲那年,經歷了一場家庭巨變,從此難展歡顏。

「寶貝,媽媽要告訴你一件事。前段時間,爸爸媽媽分開了,以後你跟媽媽一起生活。」楊陽忐忑不安地說。

小菱的臉色立馬僵住了:「你們離婚了?」

她在班上常聽聞一些閒話或八卦,諸如某些同學的父母離婚了,爭家產,爭撫養權,雙方鬧得水火不容。

只是她從未想過,這件事情會落到自家頭上。

「你們為什麼要離婚,爸爸不要我了嗎?」

小菱委屈地撅著小嘴,淚水如易碎的珍珠般,奪眶而出。

楊陽十分揪心,抱住女兒,耐心安慰:「爸爸媽媽相處久了,感覺性格不合適,很自然就分開了。爸爸不是不要你了,他非常愛你,只是不和我們住一塊了,他會經常來看你的。」

小聲的啜泣瞬間轉為嚎啕大哭,無論如何,小菱都接受不了一個破碎的家庭。

從前,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夫婦倆雖有爭辯口角,但也是床頭吵架床尾和。只是未曾想過這矛盾越積越深,竟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

小菱生得漂亮,開朗樂觀,乖巧伶俐,很討人喜歡。

從小,父母著重培養她的藝術細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其中,小菱在鋼琴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並於9歲這年直接通過鋼琴專業八級考試,在藝術領域有了一大飛躍。

然而,父母離婚的消息一出,她瞬間消沉,變得沉默寡言,無精打采,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就連面對她最喜歡的鋼琴,也好似失去了熱情。練習依舊,卻再也彈奏不出美妙的曲子。

楊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只能盡力給女兒疏導,給予更多的陪伴。

經過兩年的疏通與交流,小菱漸漸走出父母離婚的陰霾,慢慢恢復了往日的陽光與活力。

然而,就在一切情況逐漸變好時,厄運再次降臨這個脆弱的單親家庭。

罕見疾病

2018年5月1日,楊陽與女兒在家中大掃除。

「媽媽,我有點難受……」

話音剛落,楊陽就聽到「啪嗒」一聲,一看,竟是小菱手中的掃把滑落。

「好好的,怎麼了,哪裡難受啊?」

只見小菱雙眼緊閉,嘴唇發白,額間冒著冷汗,身體搖搖晃晃,即將倒下。幸虧楊陽反應快,及時攙扶,女兒才不至於倒下。

躺在母親懷裡的小菱意識模糊,小臉青紫,怎麼喚也喚不醒。

楊陽擔心壞了,不敢有片刻耽擱,急忙送小菱前往附近的醫院。

「孩子應該患上了比較嚴重的病,可我們這是小醫院,查不出來,建議你們儘快轉到大醫院去。」醫生嚴肅地說。

聽到這話,楊陽心急如焚,火速將女兒轉至北京的一家知名兒童醫院接受治療。

經詳細檢查,小菱被診斷出「再生障礙性貧血症」,簡稱「再障」。除此之外,還伴有嗜血基因LYST陽性的症狀。

楊陽拿著診斷書,來來回回看了許多遍,整個人僵住了,大腦一片空白。

「這是什麼病?我怎麼聽都沒聽說過?」楊陽突然驚起。

「這是一種罕見病,引發原因多種多樣,比如先天遺傳、基因突變、病毒感染、接觸化學藥物等。」醫生解釋道。

據悉,患上「再障」的病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通常伴隨頭暈、氣短、乏力等特徵,與普通貧血極為相似。

然而,病情一旦發展下去,患者的身體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現象。諸如,流鼻血,牙齦出血,皮膚出現血點等。

倘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抑制,患者還會出現內臟出血等嚴重病症,外在表現為咳血、尿血、便血等。

大致了解完疾病後,楊陽又驚又慌,猶如五雷轟頂,只覺得一股股冷汗順著脊樑直流。

「醫生,有什麼辦法,可以救救我女兒啊,求求你,救救她,我只有這麼一個女兒!」楊陽眼淚鼻涕直流,拼命鞠躬。

「孩子的病發現得及時,屬於早期,還有得治療,但若想根治,必須進行骨髓移植。」

「啊?移植骨髓……大概要花多少錢啊?」楊陽顫抖地問。

「保守估計,五十萬。」

當下,有一瞬間,楊陽覺得自己喘不上氣,無助與害怕極了。

楊陽是一名教師,每月工資不過幾千元,多用於生活日常花銷與女兒的培訓費用,這些年壓根沒攢下多少錢,哪有餘力支付高昂手術費?

此外,移植手術需要的骨髓,又該去哪兒尋呢?

楊陽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可遺憾的是,母女倆的骨髓型號不符,無法進行配對。

楊陽徹底崩潰,倚靠在病房外的牆上,失聲大哭,埋怨著命運的不公。

「您千萬要挺住,孩子需要母親的支撐。你們還有其他家人嗎?直系親屬的成功率更高!」醫生給出安慰與建議。

這時,楊陽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一個人,小菱的父親。

據她所知,前夫已經建立了新家庭,有了新生活,不一定會伸出援手。

然而,為了救女兒,楊陽還是抱著複雜的心情,撥通了那個熟悉又陌生的電話。

求助前夫

「餵……女兒生病了,需要骨髓移植……我配對不上,你能回來幫幫我們嗎?」

簡簡單單幾句話,楊陽停頓了許多次,既是不好意思開口,更怕說完就被一口回絕。

電話那頭,是一陣沉默,如時間靜止般,只剩此起彼伏的呼吸聲。

正當楊陽以為下一秒就要被拒絕時,電話那頭突然傳來一句「好!」

另一邊,因床位緊張,醫生再次建議轉院。楊陽不得不將女兒轉至河北的某家醫院。

不久,前夫果真趕來了。

「爸爸,你終於來看我了!」

病床上,小菱被儀器包圍,身上插著血管,氣息虛弱。

然而,見到父親的那一刻,她立馬有了精氣神,眉眼笑得如月牙般,肉眼可見的興奮。

「寶貝,苦了你了……放心,爸爸會讓你好起來的!」前夫摸了摸小菱的頭,輕聲細語地說。

看著父女倆其樂融融的一幕,楊陽不禁落淚。

經抽血檢驗,父女倆的血型吻合,滿足骨髓移植的條件。

然而,等待手術期間,楊陽一直心事重重,欲言又止。

她擔心前夫會臨時反悔,畢竟即便親如家人,也沒有義務必須捐獻。

前夫似乎瞧出了楊陽的擔憂,主動找她聊。

「女兒是你的,也是我的,我既然能救她,也答應了做手術,就不會反悔,放心吧。」

聽到這話,一股暖流湧入楊陽心頭,令她甚是感動。

在前夫的幫助下,50萬手術費總算湊齊了。

2018年10月19日,小菱與父親被同時推進手術室。

幾小時後,手術圓滿成功。

然而,這一切只是開始,小菱即將迎來長達一個月艱難的術後修復過程。

期間,醫院要時刻排查小菱是否存在排異反應,並不間斷為其安排化療。

化療會引發許多副作用,諸如脫髮、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成年人都難以忍受,更何況一個年僅11歲的小女孩。

小菱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頭髮掉光,身體多處皮膚積血暗沉,雙腿越來越細,不斷湧現出血斑……

好幾次,小菱疼得哇哇直叫,夜裡更是痛入骨髓,輾轉反側。

不過,一看到父母皆在,雙雙陪著自己,她的心裡好受不少,像又回到從前一家三口的歡樂日子。

閒暇時,小菱也會提起畫筆畫畫,記錄著父母陪著自己的每時每刻。

連續多日的陪伴甚至讓小菱產生了錯覺,她忘了父親已經再婚,竟天真問道:「爸爸,你還會回來嗎?陪著我和媽媽生活。」

前夫苦澀地笑了笑,捏了捏小菱的臉頰,連忙轉移話題道:「等你病好了再說。」

就這樣,楊陽與前夫輪班,日夜不休地照顧著女兒。

可令她萬萬想不到的是,前夫即將拋下女兒,不辭而別。

前夫消失

2019年2月,春節期間,趁前夫照顧女兒的間隙,楊陽抽空回去看母親。

突然,她的手機響起,是一條簡訊,署名正是前夫。

楊陽忐忑不安地點開,看到內容,整個人呆住了。

「楊陽,這段時間,我捐了骨髓,籌了錢,作為父親,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我還有另一個家庭,他們也需要我。」

很明顯,這是一條訣別簡訊,急於跟楊陽母女撇清關係。

當下,楊陽有些茫然與慌亂,無法接受前夫的不告而別。

女兒化療期間,若非前夫幫忙,她根本難以支撐。從一定程度上說,前夫成了母女倆的精神支柱。

此外,康復治療的費用同樣不菲,依然是幾十萬的巨款,足以壓垮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

楊陽抱著一絲希望,撥通了前夫的電話。

對面卻傳來: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再撥,傳來的竟是: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

楊陽不敢相信,又編輯了幾句話,發送至前夫的微信。

誰成想,界面卻顯示:對方不是你的好友,發送失敗。

楊陽陷入絕望,開始默默掉眼淚,將苦楚咽回肚子。

於情於理,她都清楚地明白,前夫的確已經竭盡所能,對女兒不算虧欠。可她卻還是奢望更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為了照顧女兒,楊陽不得不向學校請長假,每月只能領取700元補貼,吃飯都困難,更別提治療。

發現父親離開後,小菱再度消沉起來,變得寡言少語,甚至不願提筆畫畫。

每天,她都會一遍又一遍地問:「爸爸什麼時候來看我?」

楊陽總是躲躲閃閃,不作正面回答,怕傷了女兒的心。

然而,從母親反常的反應來看,敏感的小菱已經猜出七八分,意識到父親再也不會來了。

一面是緊缺的治療費,一面是丟失的親情,母女倆被折磨得痛不欲生。

就在這時,醫生建議楊陽尋求媒體幫助,向社會籌集資金。

經報導,相比於小菱的病情,網友們對於不辭而別的前夫的討論度更高。

評論褒貶不一,角度各異。

「錢和骨髓都給了,這個父親已經仁至義盡了,他還有自己的家庭,不能因為一個孩子,致其他妻兒於不顧,我們不應該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責備他。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不管怎樣,父親都應該負責到底,怎麼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骨肉這麼痛苦,良心過得去嗎?作為一個大男人,讓女人來承擔責任,真沒有擔當!」

然而,無論通過媒體,亦或是雙方共同的好友,都聯繫不上前夫。

時間一長,楊陽也想通了,決定放手。前夫去意已決,即便迫於輿論壓力回來了,也不是真心的,對雙方都無益。

在媒體的宣傳下,社會愛心人士陸續捐款,為小菱湊夠了康復治療的費用,總算解了燃眉之急。

現如今,小菱仍未康復,依然過著把藥當飯吃的日子。而她的身邊,只有母親不離不棄。

偶爾,她還會提起父親,這仿佛是一種執念,畢竟失去的東西永遠是最珍貴的。

至於楊陽,經歷這幾年的大波大浪,心裡豁達開闊不少,對於人間蒸發已久的前夫也不再怨懟。

希望小菱能夠早日恢復健康,母女倆的生活能重新回到陽光之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