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8年,浙江平湖大旱,海上出現一條大白龍,上百漁民親眼所見

煙寒若雨 發佈 2022-11-10T21:47:44.005946+00:00

華夏子孫被稱為龍的傳人,歷代帝王都自稱真龍天子,十二生肖中龍是唯一超現實存在的生物,流傳下來的壁畫、雕刻作品中隨處可見龍的身影。1588年,浙江平湖爆發了罕見的大旱災,海上曾出現了一條大白龍,還有上百漁民親眼所見。

中華上下五千年,可謂與「龍」文化密不可分。

華夏子孫被稱為龍的傳人,歷代帝王都自稱真龍天子,十二生肖中龍是唯一超現實存在的生物,流傳下來的壁畫、雕刻作品中隨處可見龍的身影。

生活中有龍舟、龍鬚麵、龍蝦、龍葵,有關龍的成語更是數不勝數:生龍活虎、人中之龍、龍騰四海、畫龍點睛、蛟龍出海……

那麼,龍究竟是如何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圖騰的?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龍這種生物的存在呢?

平湖白龍的歷史記載

1588年,浙江平湖爆發了罕見的大旱災,海上曾出現了一條大白龍,還有上百漁民親眼所見。

平湖目前是浙江省轄區的縣級城市,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來到平湖市圖書館(國家一級圖書館),在最顯眼的位置就可以看到《平湖縣誌》,翻開書頁,就能找到關於平湖白龍的相關記載。

先來看一段明朝萬曆年間的《平湖縣誌》原文:

萬曆十六年平湖旱,飢死無算。秋有白龍騰海上,紅光半天,空中遙見龍首下垂,鱗甲奮張,晃晃若磨銀。兩角間有金冠紫衣,仗劍立者,其神長尺許,雲水騰沸,咫尺晦冥。龍忽戲吐頷下珠,光芒團圓大如斗,粲粲一似中秋月。頃之遂收,約在墖院前水中央,東湖水盡涸,儒學前樓屋石坊俱壞。空中拽人舟而騰,有不知去向者。

意思是說,明朝萬曆十六年,平湖縣遭遇大旱之年。

當時人們主要是靠農業為生靠天吃飯,久旱無雨導致農作物顆粒無收,當地人許多都餓死了。

為了生存下去,人們只能就近去海邊捕魚。

就在這一年的秋季,上百個漁民親眼目睹了離奇事件——有一條白色巨龍從海面騰空而出,映照的紅光映紅了半邊天空,絢麗奪目。

雖然距離遙遠,但是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白龍下垂的頭顱,以及一片片銀晃晃的鱗甲,猶如剛剛磨過一般,讓人無法直視。

在龍的兩個犄角中間還有一個神仙,穿著紫色的衣衫,帶著金色的頭冠,仗劍而立十分瀟灑。

從距離上判斷,這個仙人高約一尺左右。

當時海面巨浪翻滾,天昏地暗,讓人看了都害怕。

天空中電閃雷鳴,竟然久違地下起了傾盆大雨。

仙人卻泰然自若毫不驚慌,就像在平地上一樣。

白龍突然開始吞吐自己頜下的龍珠,這顆龍珠光芒四射,就像中秋節時掛在天邊的滿月一樣。

不一會,白龍就停止了戲珠,頃刻就消失不見了。

之後人們發現,雖然剛下過大雨,而東湖中的水竟然莫名其妙地乾涸了。

臨近沿海的一些房屋都被損壞地很嚴重,還有些居民連同船隻一起被狂風吹走不知去向的。

當地有些好事者甚至駕船出海,想要尋找白龍和仙人的蹤跡,卻一無所獲。

此後數年,平湖風調雨順,百姓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祥和。

平湖白龍的可能性分析

這樁奇事有上百人親眼目睹,所以被記入了當年平湖的縣誌當中。

要知道,縣誌是政府專門用來記載縣區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以及物產文教等基本情況的書籍,可以說是最為客觀可靠的官方歷史資料。

而上面這段文字記載,就算放在科技比明朝不知進步了幾個維度的今天,仍然像是玄幻小說當中的情節。

但是縣誌的嚴肅性,決定了平湖白龍事件一定是有著客觀的歷史依據的,這件事絕對不是憑空捏造。

結合上下文敘述可以推斷,當時應該是發生了颱風災害。

颱風過境,海上捲起巨浪,狂風暴雨,沿海的房屋船隻受損,這些在現代人的認知當中是很平常的事情。

並且藉助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我們有能力提前預判和監測到颱風的路徑,從而提前做好防範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是對於古人而言,颱風是突發的、不可理解的一種「天象」。

且颱風帶來的各種不良後果是古代人難以承受的,因此他們就會將這種理解不了的自然現象歸於「神明之說」。

由於颱風的影響,當時海上可能確實出現了某種原本生活在深海的巨大未知海洋生物。

再加上當時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圍觀的漁民們在恐懼、敬畏的心理狀態下,視線模糊、心驚膽戰,將颱風災害理解為白龍仙人降瑞也就順理成章了。

人都有從眾心理,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時的情景,上百個人經歷了一場堪比「驚天浩劫」的颱風,劫後餘生驚魂未定。

一個人率先說:「真是太可怕了!咱們平湖旱了這麼久,終於下了場雨。但是這雨下得蹊蹺啊,肯定是有神靈護佑。你們剛才看到沒有?水裡有個什麼東西,白色有鱗片的,像魚又不是魚……」

另一個人接過話題:「當然不是魚!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魚?分明是一條白龍啊!我還看到它的犄角了呢!」

還有人搶著說:「對對對!何止是犄角,還有個神仙呢!就站在龍頭上面。就是他,給我們平湖帶來了甘霖雨露。」

就這樣,一定的事實基礎,加上人們七嘴八舌的想像補充,就形成了平湖白龍的基本梗概。

並且,所有縣誌都是由史官來撰寫記錄的。

只要是人,就會有自己的觀點與偏重。

在當時的社會認知水平下,懷著對神明和神龍的敬畏之情,史官在撰寫時一定會運用一些誇張的手法。

因此,我們才會在縣誌中讀到這樣一段充滿玄幻色彩的文字記載。

其他神龍現身的相關歷史記載

無獨有偶,關於神龍的歷史記載不止平湖縣誌,還有不少充滿神秘感的歷史事件。

《史記·孝武本紀》中記載了黃帝乘龍升天的傳說:黃帝鑄鼎於荊山下,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

意思是說,黃帝以青銅鑄鼎,在大鼎做成的那天,有鬍髯飄飄的神龍從天而降,來迎接黃帝升天成仙。

當然,這是上古時期的傳說,而《太平廣記》中也有類似的遇龍故事。

在唐德宗貞元年間,有一位喜歡到處遊歷的士子,名叫周邯。

機緣巧合之下,他買下了一名少年奴隸,這個少年極通水性,能力異於常人,潛入水下一天都不需要換氣。

各地的江河湖海、溝渠深潭他都如履平地。於是周邯便為少年取名水精,並帶他一同乘船出遊。

而水精也不辱使命,每次下水都能拿回來沉在水底的各種金銀珠寶。

幾年之後,周邯來到河北省臨漳縣拜訪自己的縣令朋友,聽說縣城有一口神奇的八角井。

據說井裡潛藏有一條金龍,白天井口雲霧瀰漫,夜晚紅光四射。

遇到旱災時,百姓就會到這裡求雨,而每次總能靈驗。

周邯不信,命令水精下水一探究竟。

水精去而復返,說井底確實有一條黃色巨龍正在睡覺,它身側還有幾顆名貴的夜明珠。

周邯和朋友貪念頓起,竟讓他再次下水屠龍取珠。

水精剛下水,井水突然開始上下翻湧如同沸騰,接著,水精尖叫著浮出水面,忽然伸出一隻利爪將水精拖入水中。

井水頃刻間又恢復了平靜,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

周邯和朋友驚魂未定,這時來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

他自稱自己是此地的土地神,上前斥責道:「你們一個是飽讀詩書的士子,一個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行事太糊塗!你們可知井底的亢金龍是上天派來此地的神使?如果神龍震怒,必將洪水肆虐,連累的是成千上萬無辜的百姓!」

周邯和縣令朋友追悔莫及,連呼知錯,之後在井邊舉行了祭祀儀式,祈求上天和神龍的原諒。

神秘莫測的當代真龍傳說

龍的傳說,眾說紛紜,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報導稱有人看到「真龍」現身。

2022年5月份,在有中國最美城市之稱的蘇州城市上空,就有人拍下了疑似「真龍」的視頻。

在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個與傳說中的龍十分相似的生物。

它在雲層中穿梭遊蕩,身姿輕盈,時而昂首,時而低頭前進,速度非常地快,不一會就消失在雲霞之中。

十幾年前,在江蘇高郵也發生過龍吸水的事件。

當時,以央視新聞頻道和東方衛視為首的數十家媒體都有過報導。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有疑似龍形生物快速從雲層穿過,之後,高郵湖面出現了龍吸水現象。

而在陝西西安、湖北荊州、河北平泉等地,都有人拍攝到疑似「真龍」的影像,也都有目擊者言之鑿鑿地稱其就是「真龍」。

龍的歷史由來和象徵意義

關於龍文化的原型生物,說法不一。

有的人認為龍的原型就是某種大蛇,因為蛇行動敏捷又神出鬼沒,讓原始人類非常畏懼。

隨著時間的推演,他們在蛇身的基礎之上加之各種想像的因素,為它補上了犄角、四肢,想像出了各種超現實的能力。

還有的人認為,龍文化的原型是遠古恐龍。

體型巨大、長頸鞭尾、爪牙鋒利等特點,的確是恐龍與龍圖騰的共通之處。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龍文化並沒有特定的生物原型,而是將各種強大的生物特點進行雜糅和綜合。

原始人沒有先進的武器,也沒有與野獸相抗衡的體力,於是將這種渴望和崇拜投射到圖騰文化中,將一些具有力量感和美感的部位進行新的組合,就形成了龍這種全新的圖騰。

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龍文化都占據著堅不可摧的統治地位,是帝王皇權的專屬。

到了清朝末年,由於西學東漸、世界融合,民主與科學的理念開始深入人心。

封建君主專制的弊端和落後顯露無遺,開始退出歷史舞台,「龍」也不再是帝王的伴生物,而是逐漸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

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這種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逐漸成為了全體國人的共識,並迅速發揚光大。

近些年來,新聞報導中也不乏各種龍的身影,不少人拍攝到天空中疑似真龍的照片和視頻。

而龍文化神秘莫測,還有許多未知尚需要人類去探索和發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