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做手遊的Capcom,把《怪物獵人》託付給天美,友商早已搶跑

gamelook 發佈 2022-11-10T23:41:45.425172+00:00

昨日晚間,騰訊天美工作室群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內容簡潔而又沒帶任何配文的圖片。圖片信息顯示,天美正在與卡普空合作開發一款《怪物獵人》IP的移動端產品。

昨日晚間,騰訊天美工作室群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內容簡潔而又沒帶任何配文的圖片。然而「消息越短、事情越大」,這張圖片也迅速成為了遊戲圈熱議的話題。

圖片信息顯示,天美正在與卡普空合作開發一款《怪物獵人》IP的移動端產品。隨後跟進的一條官方簡訊顯示,這是天美與卡普空的首度合作,雙方希望透過此次合作為玩家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移動遊戲體驗。

儘管只有寥寥數語,但頂流的手遊開發團隊遇到頂流的端游IP,這樣的組合足以令人浮想聯翩。更何況在GameLook看來,這次各取所需的合作,不僅能讓騰訊與卡普空實現互惠共贏,對怪獵品類的跨平台生態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身處日本的卡普空,竟然不會做手遊?

2020年,卡普空推出了一款名為《怪物獵人:騎士》的手遊,然而這款頂著怪獵IP的產品卻長著這樣一張面孔:

如果你是怪獵端游的老玩家,想必對這粗糙的3D畫質和完全失了端游韻味的卡牌玩法毫無興致;而如果你是沒玩過端游的二次元手遊愛好者,這古早的畫風和並不出眾的劇情演出多半也勾不起你的探索欲。

於是,今年6月,在苟延殘喘兩年後,這款遊戲還是迎來了關服的命運。

這便是手握一眾頂級IP的卡普空,在怪獵手遊化的最近一次試水,同時也是這家端游大廠在手遊時代的一個真實縮影。

根據第三方數據平台的統計,卡普空自2009年以來已經發行了近80款手遊,其中收入表現較好的竟然是2014年發布的史努比IP三消手遊《Snoopy Drops》和2015年發布的《怪物獵人explore》,兩者的歷史總流水按當下的匯率計算都在5億人民幣以上。然而在2017年一口氣發布了20多款移植手遊卻幾無收穫後,卡普空也放慢了手遊化的嘗試,過去兩年竟然再也沒有發布過新手遊。

《Snoopy Drops》

如今,卡普空這家身處手遊玩家付費能力最強的日本市場的遊戲大廠,每月的手遊營收竟然只有區區的1300多萬人民幣。與此同時,在剛剛發布的Q2財報中,卡普空的收入和利潤雖然雙雙下滑,但2130萬套主機/PC遊戲的銷量卻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其中《怪物獵人崛起:曙光》累計銷售達到了440萬套,《怪物獵人崛起》銷量則超過了1100萬套,可謂居功至偉。

一邊是手遊市場試水十餘年卻始終找不到有效的破城錘,一邊是主機市場《怪物獵人》、《街頭霸王》、《生化危機》等一眾支柱產品的高歌猛進,持續加大投入。僅從主機與手遊畫風的比較就能找到導致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缺乏手遊研發實力的卡普空沒有辦法做出高質量的移動端產品。

但無論是從公司業務多元化的角度,還是從手遊市場的戰略價值角度來看,和萬代、SE、Cygames這些日本對手相比明顯掉隊的卡普空,都不可能放棄手遊業務。而想要把怪獵IP的手遊化模式真正打通,手遊研發實力不足的卡普空自然需要一個更強有力的幫手。

再續前緣,騰訊第三次燃起怪獵夢

儘管公告中提到,目前這款研發中的產品是天美與卡普空的首度合作,但其實,騰訊不僅與卡普空是「老相識」,此次和怪獵IP本身也算是再續前緣了。

早在2013年,騰訊就從卡普空手中獲得了怪獵IP授權與技術支持,操刀製作了MMORPG《怪物獵人Online》。不過,彼時以遊戲代理見長的騰訊在自研能力上羽翼未豐,這款表現平平的產品也最終在上線四年後宣布停服。

隨後,在2018年,WeGame曾拿下《怪物獵人:世界》的國內代理權,但僅僅上線4天就因為種種原因意外下架,也讓騰訊的怪獵夢再度折戟。

因此,此番天美與卡普空的合作,對騰訊來說算是「三進宮」,這一方面體現出卡普空對騰訊的高度信任,以及其迫切希望通過天美在手遊研發與運營上的深厚積澱打開手遊市場,另一方面,也體現出騰訊對怪獵IP的執念。

這種執念當然並不僅僅是源於此前的兩段故事,也是因為怪獵賽道本身就具有廣闊的想像空間。

如同《暗黑破壞神》開闢了「暗黑like」,《怪物獵人》多年來的玩法演進以及其在端游市場的巨大成功也助其成為了「怪獵like」的開闢者。所謂的「怪獵like」,大體可以包含兩部分的體驗,一部分是單人模式下單挑大型boss帶來的個人成就感,另一部分是組隊模式通過集體智慧與大型boss鬥智鬥勇帶來的團隊成就感。

《怪物獵人:世界》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部分體驗的平衡也是導致卡普空做不好手遊的重要原因。在怪獵端游中,單人模式一直是被優先考慮的重要方向,具有網遊因素的多人模式更多被作為了單人模式之外的一種玩法延伸。考慮到日本玩家熱衷JRPG卻對MMO意興闌珊,倒也不難理解卡普空這樣的日廠在這一問題上所做出的這種取捨。

但手遊和網遊,顯然與主機和PC上的單機遊戲有著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商業運作模式,這也會直接影響到遊戲內的各種數值、機制和系統設計。從這點來說,即便卡普空具有足夠的技術力,也很難做出在商業化上具有成功前提的產品。而這同樣是已經在大型遊戲IP手遊化上成果頗豐的天美所擅長的。

《怪物獵人:世界》

當然,更重要的是,對於騰訊這樣的頭部廠商而言,如果真的下定決心挖掘某一細分賽道的可能性,那必然只會考慮最純正的、具有開拓意義的頭部IP。這一方面是對自身商譽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是市場規律導致的必然結果:比如在「暗黑like」手遊方面算是後來者的《暗黑破壞神:不朽》,其影響力和商業表現都要遠遠超出那些搶先進入這一賽道的模仿者。

因此,騰訊寧願等到卡普空「三顧茅廬」,此番也算是得償所願,從而以更充分的準備和更豐富的資源深挖「怪獵like」的市場潛力。但就在騰訊等待卡普空的時候,賽道上的其他玩家卻已經開始了先行先試。

高質量競品相繼湧現,怪獵like或迎三國殺時代?

2019年,出海優等生IGG就在海外開始低調測試一款名為《Yeager》的怪獵like手遊。由於此前《怪物獵人:世界》歷史性地登陸了PC平台並掀起轟動的市場效應,彼時的手遊市場出現了不少像《Yeager》這樣的試水產品。

但不同的是,與大多數產品為了手機的兼容性而選擇閹割端游複雜的機制設定不同,《Yeager》不僅有著精細的畫面呈現,更保留了複雜的武器動作派生和組合操作,玩家無法通過一鍵連招來實現砍瓜切菜的「無雙」體驗,而是得像端遊玩家一樣用腦力和手速獲得征服大型boss的喜悅。

無獨有偶,也是在2019年,由Phoenix Labs開發的APRG網遊《Dauntless(無畏)》也登陸了主機和PC平台。這款公開致敬怪獵的產品雖然「不幸撞車」首次登陸PC平台的《怪物獵人:世界》,但在商業化上卻採用了較為成熟的網遊模式,也即免費體驗、無數值內購、依靠皮膚盈利。這套不同於買斷制單機遊戲的玩法也為《無畏》爭取到了2000萬玩家,而Phoenix Labs也在2020年2月被東南亞巨頭SEA所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Yeager》是基於Unity引擎開發的產品,而《無畏》則是基於虛幻4引擎開發的產品。這也意味著,二者都有極強的跨平台潛力。事實上,在《無畏》推出後,官方就宣布了登陸Switch和移動端的企劃。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Free Fire》等產品統治著東南亞市場的Garena隸屬於騰訊持股的新加坡冬海集團,如今這家公司的業務觸角也早已不止局限於東南亞,而是和IGG一樣將全球化視為自身的重要發展方向。

之所以特別指出這兩點,是因為在GameLook看來,全球化和跨平台也正是天美與卡普空攜手開發怪獵IP的兩大關鍵目標。如同卡普空選擇在2018年讓怪獵IP首度登陸PC平台,此番天美的怪獵新遊戲顯然也並不僅僅是將端遊玩家作為潛在受眾,而是試圖通過補齊怪獵IP在手遊、網遊方面的短板,進軍全球市場,從而讓怪獵IP生態得以進一步發展。

《怪物獵人:世界·崛起》

從這一角度來說,《Yeager》與《無畏》顯然會是值得騰訊和卡普空關注的對手,這並不僅僅是因為兩款產品本身的品質或商業表現,更在於它們對怪獵like跨平台和全球化可能性的探索與實踐。

因此,隨著騰訊和卡普空的正式入局,怪獵like或許也將迎來三國殺的新時代,這並不是指三款產品間的相互搏殺,而是手遊、網遊、單機端游所代表的三種截然不同的遊戲體驗與商業模式的博弈,如何做出能讓全球不同國家、不同終端、不同偏好的玩家都能認可的怪獵like產品,將會是賽道內所有競爭者需要共同思考的課題。

當然,「全球化」自然也包括中國,考慮到怪獵IP目前來看並沒有顯著違背相關政策的內容,天美的入場或許也意味著國內玩家有一定可能玩到這款怪獵手遊,而中國市場或許也將成為各家公司決定勝負的關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