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文物保護之二:庫區地下文物發掘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月盈紅袖 發佈 2022-11-11T01:54:54.942650+00:00

三峽歷來以風光幽險而聞名於世,其獨特的峽谷地貌和地理環境,孕育了別具一格的人文風貌和厚重鮮活的歷史遺痕。三峽的文物古蹟,上下數萬年,歷經歲月滄桑、朝代更迭,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三峽歷來以風光幽險而聞名於世,其獨特的峽谷地貌和地理環境,孕育了別具一格的人文風貌和厚重鮮活的歷史遺痕。

三峽的文物古蹟,上下數萬年,歷經歲月滄桑、朝代更迭,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三峽庫區地下文物的發掘為我們展開了一副色彩斑斕的古代藝術珍品長廊,在三峽庫區出土了各類文物標本24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1.3萬餘件。這些文物中有大量上迄數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的古遺址和古墓葬。其中,既有古代先民的居所、城垣,也有手工業生產的鹽井、瓷窯;既有據險守備的堡寨、關隘,又有祭祀膜拜的宗廟、殿堂;既有入土安葬的磚墓、土穴,還有高置絕壁上的崖墓、懸棺等。這裡完好地保留著大量三峽地區特殊的洪水、枯水題刻,靜靜地存在著"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更有紅牆青瓦隱現在綠葉叢中、孤峰兀立的忠縣石寶寨,還有依山傍水、飛檐素牆的雲陽張飛廟。這些地下文物的發掘對進一步認識長江流域在中華文明起源發展中的作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峽庫區地下文物發掘使整個三峽地區的考古文化編年逐步廓清,構建了完整的三峽庫區歷史文化序列。在這次大規模發掘之前,三峽庫區的歷史只能寫到戰國時期。通過對高家鎮、煙墩堡等60多處舊石器遺址的發掘,將距今10萬年以來的歷史文化脈絡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使三峽庫區從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區變成為我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富集區,從而打開了一部可與黃河流域歷史文化媲美的長卷。

三峽庫區地下文物發掘獲取了一批探索古代巴文化起源、分布以及巴與蜀、楚關係的重要資料。三峽庫區新石器時代遺址有84處,其中湖北庫區54處、重慶庫區30處。這次發掘已經發現夏商至西周時期的巴人遺址和墓地100多處,發現了大量巴人的建築、冶金鑄造、鹽業、窯業遺址,使巴人歷史文化從夏商、西周到戰國,形成了不間斷的完整序列,為研究巴人經濟、社會、文化,打開了神秘之門;在忠縣發現了典型楚墓,這是已知楚墓分布的最西界,還發現一些巴式銅器和楚式銅器出於同一個墓葬的現象,使我們對楚國疆域西擴及歷程,對巴楚文化的關係都有了新的認識。


三峽庫區地下文物發掘使我國南北方舊石器文化研究、長江流域江漢平原、三峽以西至四川盆地的東西兩大新石器時代文化系統研究、古代巴人歷史文化研究以及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巴文化的發展融合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奉節縣發掘出了距今7千~1萬年的遺址,是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人類開始定居,農業、畜牧業開始發展,由自然經濟開始發展到生產經濟;忠縣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比著名的大溪文化更早的哨棚嘴文化;秭歸縣朝天嘴遺址和柳林溪遺址發現了大溪文化地層,與江漢平原、洞庭湖地區的原始文化關係十分密切。這些發現充分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三峽地區已經是中原文化與南方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地區。發掘、勘探和研究結果表明:三峽,一頭擔著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一頭擔著成都平原,在中國歷史文化的東傳西遞上起著十分重要的橋樑作用。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北方文化、南方文化、東部文化、西部文化的交匯點和交流大通道。在歷史進程中,長江串接起下游的吳越文化、中游的荊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在文化的溝通與聯接中,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三峽文化。

三峽庫區地下文物發掘使我們對秦漢以後三峽地區文化遺存有了新的認識。巴東縣舊縣坪遺址的宋代官府區、居民區、宗廟區和墓葬區,在國內是第一次全面揭示宋代縣城面貌和布局,是我國城鎮考古學研究的新突破。秦漢以後大量城址、聚落、建築、窯業、墓地、農作等遺址,為研究三峽地區文明進程、環境變遷、社會狀況演變,補充了大量不可替代的實物史料。柳林溪遺址距今7000-6000年的太陽人石刻,秭歸朝天嘴遺址距今7800-6900年的小口罐,香溪發現的越王州勾青銅劍,中堡島遺址的石環、玉璜、宋代瓷器,小麼姑沱遺址的六朝時期石羊, 屬國家一級文物的東漢「鎏金四神銅棺飾」,還有烏楊闕、鳥形尊、三羊尊、虎鈕錞於、粉青鳳耳瓶、蟠璃紋提梁壺等都具有極高的歷史和學術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