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姜昆:和妻子結婚45年無緋聞,愛女兒、也愛養子

本主兒 發佈 2022-11-12T11:43:48.770133+00:00

47歲的時候,姜昆又從頭當了一回「爹」。那是1997年秋天,北京的演藝界,籌劃舉辦了一個慈善活動。以往的慈善活動,無非是捐款捐物,再做一下宣傳就是了。而這次的慈善卻不一樣,被稱為是「親情慈善」,主要是面向福利院、孤兒院裡那些無父無母的孩子們的。

47歲的時候,姜昆又從頭當了一回「爹」。

那是1997年秋天,北京的演藝界,籌劃舉辦了一個慈善活動。

以往的慈善活動,無非是捐款捐物,再做一下宣傳就是了。

而這次的慈善卻不一樣,被稱為是「親情慈善」,

主要是面向福利院、孤兒院裡那些無父無母的孩子們的。

凡是參與活動的,需要將一個孩子帶回家裡,生活並照顧他一周。

該活動的初衷,是想讓孩子們感受一下家庭氛圍的溫暖。

曲藝界裡,姜昆當時擔任著中華曲藝協會的會長。

他和曲藝界的馮鞏等人,都參加了此次慈善活動。

很快,一個叫謝潭的6歲小男孩,怯生生地走進了姜昆的家裡。

對姜昆來說,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姜昆和妻子李靜民,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生人。

兩人的獨生女兒姜珊,1979年就出生了。

可以說自從姜珊10歲以後,姜昆家裡就再沒出現過什麼孩子了。

他和妻子李靜民,也早已習慣了家裡不再有童音的世界。

謝潭的到來,自然又讓姜昆間接體驗了一把年輕時的狀態。

只不過,當時他把謝潭領進家門,有點「先斬後奏」的味道。

原來,時年18歲的姜珊,已經漂洋過海去了美國上學。

李靜民時時思念女兒,那段時間去美國照顧姜珊去了。

所以,家裡只有姜昆和一位照料生活做家務的保姆阿姨。

假如李靜民在家,姜昆能不能參加這個活動,或許還是未知數呢。

不過姜昆心裡也一直嘀咕,妻子是個大氣的女人,不會不同意的。

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卻讓姜昆始料不及。

並且李靜民是否真的會同意,也要打上一個大問號了。

謝潭來到之後,在陌生的環境裡,還有些認生放不開。

姜昆就決定,接下來照顧孩子的事上,他要親力親為。

謝潭來家裡的第一個傍晚,姜昆就親自下廚給孩子準備吃的。

不知道孩子喜歡吃什麼,他還特意多做了幾樣菜。

等到了晚上臨睡前,他又親自給孩子洗澡。

本來這些由家裡的保姆來做就可以了。

但姜昆覺得,既然是讓孩子感受家的溫暖,

就應該從各個方面,去給他營造一種溫馨的氛圍。

接下來幾天,姜昆還會給孩子講睡前小故事。

謝潭也很快適應了姜昆家裡的環境,

不再認生的他,喊姜昆叔叔,喊保姆阿姨的聲音十分的親切。

可一周的時間畢竟短暫,很快就到了要回福利院的時候了。

離別的前一天傍晚,吃飯的時候謝潭突然對姜昆說:

「叔叔,你能陪我照幾張相片嗎?」

姜昆立刻答應了,並隨口說了一句:

「你喜歡照相,為什麼不早點告訴叔叔呢?」

誰知謝潭怯怯地說了一句:

「我把照片帶回去,這樣就能天天看到叔叔您還有家裡了。」

一句話,讓姜昆的心頭驀然湧上了一股酸酸的味道。

他把謝潭拉到懷裡,撫摸著他的額頭說:

「叔叔以後還會去看你的,你想來叔叔家裡,隨時都能來啊。」

「我不想回去,我想一直跟您在一起。」

謝潭一邊說著,一邊趴在姜昆的肩上哭了起來。

那一刻,姜昆的心裡就萌生了收養謝潭的念頭。

當晚孩子睡著後,他跟遠在美國的妻子打了一個電話。

此前把孩子領進家裡就已經是先斬後奏了,

以後要想將孩子一直留在家裡,無論如何得跟李靜民商量。

畢竟,她也是這個家的一分子,姜昆也得照顧妻子的感受。

聽了丈夫的轉述,李靜民並沒有直接說什麼。

做慈善活動,她是百分百支持丈夫的。

不過她話鋒一轉,隨後說起了兩個人的年齡。

「你恐怕都忘記咱倆快奔50了吧」

妻子的話音,姜昆自然能聽懂。

這是在委婉地提醒他,夫妻倆都不小了,

真要是再撫養這么小的一個孩子,生活可就完全不同了。

李靜民的意思,是讓姜昆慎重,想好了再做決定。

畢竟,這裡頭牽扯的東西太多了。

姜昆沒有直接表態,那天晚上他幾乎一夜無眠。

直到窗戶上透出微光,他也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

可時間不等人,這天下午他就得送謝潭回福利院了。

孩子內心不想走,他得給一個主意才行。

整個上午,謝潭看起來都是非常失落的樣子。

姜昆心裡也不好受,到了下午,他一咬牙做了一個決定:

不管了,先把謝潭留在家裡,以後的事再說。

於是,一周過後他並沒有將孩子送回福利院。

接下來,姜昆跑了幾趟民政局,辦理了收養手續。

這樣一來在妻子面前,姜昆可就真的是「先斬後奏」了。

等到一切收養手續辦妥,姜昆才把這件事告訴了李靜民。

生米已經做熟,可李靜民聽後還是不能接受。

她立刻改變了計劃,沒過幾天就從美國風風火火地趕回了北京。

一進家門,看著那個陌生的孩子,李靜民很不高興。

可當著孩子的面她沒法說什麼,

等到晚上孩子睡下之後,她便開始跟姜昆「算帳」。

巧的是,1997年這一年,

正是李靜民和姜昆結婚的第20年。

如果再算上之前一起在北大荒當知青的日子,

兩個人相識可就要快30年了。

所以,姜昆敢「先斬後奏」,就是太了解妻子的脾氣秉性了。

1968年,在從北京前往東北的火車上,

年輕的姜昆和同樣年輕的李靜民相遇。

火車上都是前往北大荒的知青。

年輕人們很快就在車上組成了一個宣傳隊。

姜昆就是這樣和李靜民慢慢熟悉起來的。

原本這一火車的知青,到了東北後都會被分配到不同的農場。

但巧合的是,姜昆和李靜民偏偏又分到了同一個農場。

接下來,因為都愛好文藝,兩個人又雙雙進了農場的宣傳隊。

再後來,又一起被調進了黑龍江當地部隊的軍宣隊。

一次又一次的巧合中,就像月老拿紅線把兩個人綁在了一起,

姜昆和李靜民很快相愛了。

但那時候的社會氛圍不提倡自由戀愛,兩個人只能搞「地下活動」。

彼此間寫情書,也都是躲在被窩裡。

有一天,李靜民一下子就塞給姜昆二十多封信。

原來,李靜民是早上寫一封,中午寫一封,晚上再偷偷寫一封。

她用這種方式,表達著對姜昆的愛。

兩個人的戀情持續了八九年。

直到1977年元旦,這對戀人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從那之後的20年裡,姜昆從默默無聞變成全國的笑星。

丈夫火了,但他並沒有忘記妻子。

所以,姜昆和李靜民多年來的「革命友誼」,一直在持續升華。

也因此,彼此之間在遭遇什麼事情的時候,也都非常坦誠。

而這一次姜昆的「先斬後奏」,顯然讓李靜民猝不及防。

她向姜昆說了一大堆不利的因素。

可姜昆不為所動,他就認準了一條,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眼看著妻子的態度還是有點猶豫,

姜昆就又跟妻子開玩笑,有個兒子,將來能給咱倆養老。

就這樣,姜昆連說帶勸,李靜民勉勉強強同意了。

可緊接著,李靜民擔心的情況就出現了。

辦妥了一切收養手續後,姜昆給謝潭另取了一個名字叫姜河。

但不知何故,姜河沒多久卻生病了,而且病得還很重。

這下可把姜昆和李靜民忙壞了。

夫妻倆忙著把孩子送醫院,又是給他找醫生,

李靜民還在家裡給孩子做愛吃的食物。

自從女兒姜珊長大後,夫妻倆已經好久沒有這麼忙亂過了。

可是,姜昆是公眾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隨時被外界盯著呢。

很快,姜河住院的消息就傳開了。

可孩子年齡小,姜昆和李靜民都年過半百了。

說是姜昆的孫子輩吧,可他女兒才18歲,年齡也對不上啊。

於是乎,就像姜昆恩師馬季說的一個下蛋相聲一樣,

緋聞很快傳出,說那小孩兒其實是姜昆的私生子。

更離譜的是,孩子住院後,姜昆妻子李靜民專程趕回北京。

李靜民非但沒有跟姜昆吵鬧,還去醫院照顧孩子。

那小孩居然還叫李靜民媽媽,這叫一個亂喲!

不久,緋聞就吹進了李靜民的耳朵,

她無奈的跟丈夫說,這就是自己此前擔心的各種情況之一。

誰知姜昆只是笑了笑,完全沒放在心上。

李靜民面對緋聞本想發作,無奈孩子生病這事拖住了她。

再後來等到姜河病好了,整天媽媽前媽媽後的圍著她叫,

李靜民一高興,更是把各種不快忘到腦後了。

轉眼兩年多的時間過去,

姜昆和李靜民發現,兒子似乎對雜技表演很感興趣。

於是,姜昆有一天就鄭重其事地問姜河,願不願意學雜技。

姜河很開心,還說學會了也要上電視表演。

說學就學,雜技本來就得從小孩子練起。

就這樣,在1999年的秋天,

夫妻倆將孩子送進了瀋陽民族藝術學校。

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是因為姜昆多年來,

一直擔任著該校的藝術總監。

然而當姜河入學之後,

他才明白了什麼叫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雜技表演風光的背後,訓練起來太艱苦了。

姜河一個孩子,剛開始根本承受不了。

每次跟家裡打電話,他都跟爸媽哭訴,想要退學。

雖說平日裡姜昆對姜河很疼愛,

但是對於這件事,卻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每次他都要嚴肅批評兒子,

一定不能臨陣退縮,不吃苦怎麼能學到真本事。

轉眼小半年過去了,有一次姜昆和李靜民特地去瀋陽看望兒子。

夫妻倆在學校和兒子團聚了一天,第二天就回北京了。

但是當姜昆和妻子前腳剛回到家裡,後腳姜河就敲門了。

孩子居然一路尾隨著夫妻倆,獨自坐火車偷跑回來了。

這一次姜昆和李靜民都沒有批評姜河。

晚上,媽媽特意給姜河講起了姜昆小時候學相聲的故事。

為了練習嘴皮子,姜昆小時候學相聲,嘴裡都要含一塊石頭。

一天天的練習,嘴裡都磨爛了。

第二天,姜昆又把兒子送上了開往瀋陽的列車。

臨行之前他跟姜河說,

不要怪爸爸心腸硬,這是為你的將來著想。

但接下來,姜昆和李靜民左思右想,

覺得姜河之所以會這樣,

還是由於小小年紀在福利院生活,內心沒有安全感。

於是,姜昆後來就特意在瀋陽買了一套房子。

隔三岔五的,他和妻子就過去住上幾天。

這樣一來,兒子也能跟他們團聚,隨時感受家的溫暖了。

經過幾年的艱苦學習和訓練,

2006年,姜河穿上了軍裝,

成為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的一名演員。

看著兒子從之前的一個瘦弱小孩,長大成為一名挺拔的戰士,

姜昆在送姜河前往部隊的那天,也是百感交集。

這年底,姜河還出演了一部以雜技演員為背景的電影。

兒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事業和追求。

然而轉過年來,因為福利院的一次聯誼活動,

姜昆卻發現姜河的情緒有些低沉。

原來,福利院中的一些孩子,幸運的找到了親生父母,

姜河看著那一切,他有點觸景生情。

姜昆得知姜河的想法,決定要幫助他尋找親人。

可茫茫人海,姜河對小時候的情況一無所知,要從何下手呢。

此外,當李靜民得知姜河的想法後,

她就私下裡跟姜昆嘮叨,畢竟不是親生的,長大了就該飛走了。

姜昆則安慰妻子,當初撫養他,也沒想讓孩子報恩啊。

現在孩子長大成才了,還知道要去尋找父母,這是好事。

於是,姜昆便協助姜河,開啟了慢慢的尋親之旅。

當年底,他們輾轉得到一條線索,說是在河北有一對姓謝的夫妻。

謝姓夫妻被接到北京做了親子鑑定。

遺憾的是姜河跟他們沒有血緣關係。

轉過年來,姜昆又得到了一條來自赤峰的線索。

可經過一番奔波忙碌,同樣沒有任何結果。

尋親無果,姜河雖然感到遺憾,

但父親姜昆忙前忙後,甚至親自去外地接人,又讓他非常感動。

不管將來能否找到,

姜昆和李靜民,永遠都是他最親愛的父母。

文|711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