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的「損失」引發激烈爭論,發展中國家成為人禍的犧牲者?

小張談社會百態 發佈 2022-11-13T20:20:36.582120+00:00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國會議上,在對因氣候異常引起的乾旱、火災等「損失」是否提供資金支持的問題,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國會議(COP27)上,在對因氣候異常引起的乾旱、火災等「損失」是否提供資金支持的問題,引發了激烈的爭論。發達國家對新資金的籌集持慎重態度,而發展中國家要求對全球變暖負責,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意見分歧。

在6日開幕前進行的談判中,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就是否在主要議題中增加對「損失」的資金支援問題產生了對立。由於直到凌晨還沒有達成協議,導致開幕式的開始被推遲了一個半小時。

最終,在發達國家的妥協下,首次在COP上作為正式議題達成了妥協,然而在會議開幕前就發生如此大的爭執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發展中國家主張,發達國家通過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來實現經濟發展,結果導致全球變暖。氣候災害對社會基礎薄弱的發展中國家的危害更大,在7、8日舉行的首腦級會議上,發展中國家紛紛訴苦。

肯亞總統威廉•托爾特在演講中列舉了非洲東部因大乾旱導致飢餓加劇的問題,並表示這是非洲人民「日常的噩夢」。因今年夏天的暴雨,國土的三分之一被淹的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也譴責發達國家說:「我們的排放量非常少,但卻成為毫無關係的人災的犧牲品。」

發達國家方面,在2009年的COP15上,承諾為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變化對策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但是,沒有哪一年實現了這一目標,發展中國家方面要求設立專門針對全球變暖「損失」的新基金。

因海平面上升面臨被水淹沒危機的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總理納塔諾呼籲說:「基金制度的實現將給吐瓦魯人民帶來希望。」

德國表明了出資1億7000萬歐元的方針等,也有發達國家表示一定的理解,但是對於持續出資的新基金創設警戒心很強。

這一激烈的攻防戰恐怕將持續到會議結束的18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