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陶謙和曹操打架,求助劉備,以徐州作為謝禮卻被拒絕

溪雲風雅閣 發佈 2022-11-14T19:26:44.132536+00:00

話說曹操一怒要攻打徐州,陶謙自知不是對手,求助劉備幫忙,劉備爽快答應,並幫他緩解了危機。可當陶謙想要把徐州讓給劉備時,劉備卻三讓徐州,這是為什麼呢?

話說曹操一怒要攻打徐州,陶謙自知不是對手,求助劉備幫忙,劉備爽快答應,並幫他緩解了危機。可當陶謙想要把徐州讓給劉備時,劉備卻三讓徐州,這是為什麼呢?

都是貪官惹的禍。本來曹操和陶謙關係還是不錯的,為啥打起來了呢?曹操發兵復仇,其實陶謙也夠冤的。曹操勢力逐漸增大,他想要將全家人接到自己的地盤,途中會經過徐州,陶謙為了討好曹操,專門派人去照顧曹操家人。

可萬萬沒有想到,派去的官員因為貪圖曹父的財產,竟然劫財殺人,這曹操可不是那麼好惹的,不管怎麼解釋,他認定的陶謙的授意,所以發出話來,要踏平徐州。

陳宮和陶謙交往甚密,他聽說這件事後,主動去調和,本以為曹操會念舊情,沒想到碰了一鼻子灰。曹操還言辭激烈,充滿諷刺的味道,大大傷了陳宮的自尊。

陶謙一看,陳宮這條線是沒指望了,以他現在的兵力情形是肯定打不過的,於是,他又求助好友孔融。孔融雖然和陶謙是至交,但自己隊伍也是勢單力薄,根本不是對手。

看過很多古裝劇的朋友會發現,領導主戰,就會有些人站出來主和;領導主和,也會有人長出來主戰。陶謙自知難敵曹操大軍,打算投降曹操,眾人紛紛反對。

於是,孔融向陶謙推薦了劉備。其實,劉備雖然培養了一些兵力,有了一些勢力,但跟曹操比起來,還是鳳毛麟角。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劉備居然答應了。

劉備後來能夠招納很多賢人,並不只是因為劉備能力有多高,就如這樣的仁義之舉,日積月累必受眾人追捧。

其實要按劉備當時的裝備及軍隊,他根本也打不過曹操,既然答應了,就得信守承諾。這就是劉備的高人之處,如果劉備打得過曹操,他幫助陶謙解難,那是順水人情之勢。但自己兵力遠不能敵時,還能出手相助,為了道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可就是大恩。

劉備有自知之明,要想贏就得借兵。劉備想到了向公孫瓚求助,這就是這個作為,才使得劉備後來收穫大將趙雲,好人有好報這話不假。

天時地利人和,劉備這一戰沒打就贏了,經過政客周旋,曹操同意撤兵了。這就奇怪了,曹操一心復仇,怎麼說撤就撤了?原來,陳宮不忍曹操的譏諷,一會去就慫恿呂布偷襲曹操的老巢,搞得曹操首尾不能兼顧,狼狽不急。見劉備講和,也就就坡下台了。

徐州百姓這場災難是躲過去了。陶謙取來徐州牌印,將所屬權交與劉備,陶謙這是禮尚往來,但劉備怎可就此接受?這不成了趁人之危嗎?

這一舉動又體現了劉備的高人之處。現在的劉備有軍隊、有裝備,但就是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徐州又是塊肥肉,於情,劉備非常想要這塊地,但於理,這是不仁不義,劉備的理智戰勝了感情。

曹操撤離之後,陶謙設宴答謝劉備、孔融等人,並再次提出要劉備做徐州牧。如果說第一次陶謙禮讓徐州,可能是屬於客套,但這次再提此事,說明陶謙是真心的,劉備也慢慢被說動了。接受徐州是個兩全其美的事情,劉備欣然接受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