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地理|高明生漆脫胎技藝:脫胎老工藝,傳承光亮絢麗

高明融媒體中心 發佈 2022-11-18T02:35:51.003894+00:00

漆器,發源於新石器時代,鼎盛於秦漢,消長於魏晉,它的發明和使用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作出的傑出貢獻,其中江西鄱陽縣出產的脫胎漆器尤為佳品,與景德鎮瓷器、北京景泰藍並稱為「中華三寶」。在高明區荷城街道西頭村一戶關姓家族中,同樣世代傳承著一種脫胎漆器的製作工藝。

漆器,發源於新石器時代,鼎盛於秦漢,消長於魏晉,它的發明和使用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作出的傑出貢獻,其中江西鄱陽縣出產的脫胎漆器尤為佳品,與景德鎮瓷器、北京景泰藍並稱為「中華三寶」。

在高明區荷城街道西頭村一戶關姓家族中,同樣世代傳承著一種脫胎漆器的製作工藝。這種技藝具有鮮明的歷史性、民俗宗教性和地域性,在傳統造像領域一枝獨秀,日前成功入選高明區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源自高明的脫胎漆器有何特色,又是如何製作成型呢?帶著疑問,記者17日走訪高明生漆脫胎技藝傳承人關佩華、關健興姐弟,了解他們講述高明生漆脫胎技藝的傳承故事。

走近「非遺」

傳統工藝造就大佛像

沿荷城萬成路一直往南行,穿過荷香路,在路口左手邊一道不起眼的鐵柵門後面,坐落著高明藝海雕刻工藝廠。1994年,擁有脫胎漆器傳承技藝的西頭村民關景興創立了它,如今,這裡是高明脫胎漆器的重要生產基地。

在藝海雕刻工藝廠,記者見到了關佩華、關健興姐弟。「90後」的他們,從小跟隨父輩學習生漆脫胎製作技藝,如今是高明生漆脫胎技藝傳承人,隨著他們娓娓道來,一扇厚重的歷史大門緩緩打開。

漆器最早起源於中國,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漆器出土。殷商時期,古人已有「石器雕琢,觴酌刻鏤」的漆藝;到了秦漢,漆器更取代青銅器,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西漢桓寬所著的《鹽鐵論》中記述,「隴、蜀之丹漆旄羽,荊、揚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燕、齊之魚鹽旃裘,兗、豫之漆絲絺紵,養生送終之具也」,可見漆器在古人生活里的重要地位。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到兩漢中後期,起源於戰國時代的夾紵工藝開始逐漸流行起來。

紵,是古時對麻布的稱謂。夾紵工藝,即是以木或泥做成內胎,再以塗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層,等干實後,去掉內胎,最後在麻布殼上髹漆。西晉以後,隨著佛教盛行,夾紵工藝被廣泛用於大型佛像製作,成為如今生漆脫胎技藝的濫觴。

關佩華介紹,高明區傳承的生漆脫胎技藝,即脫胎於古代夾紵工藝。工人首先要精選木材製作木胎,木胎外面要貼優質黃泥,由雕刻師傅手工雕刻成大佛的胎坯。胎坯雕好後,表面要覆蓋上一層厚石膏。等石膏干透,工人再用水將石膏里的黃泥坯洗掉,這就是第一次脫胎。

脫胎之後的石膏,從中間一分為二,就成了上生漆的模具。生漆又叫大漆,由漆樹天然分泌物過濾後製成。工人以大漆為粘合劑,在胚胎上逐層裱糊麻布。關健興說,每塗一層生漆,就要裱一層麻布,直到裱糊的漆布有3~5厘米厚,才算完工。

完成裱糊的造像將被送往陰涼處,等待生漆陰乾定型。之後,工人會敲掉最外層的石膏模具,二次脫胎,再經過上灰底、打磨、上色等數十至一百多道工序後,就成為廟宇里光亮絢麗的「生漆脫胎佛像」。

關佩華說,採用高明生漆脫胎技藝製作的佛像,造像眉目清秀、衣紋褶皺分明,形態自然,比例適當,動作和諧,線條流暢,且具有不怕熱,不怕水,不變形,不開裂,耐腐蝕,防蟲蛀的特點,實現了傳統造像手法與漆器工藝的相互結合。此外,由於工廠主要承接特大型脫胎漆器造像的製作,在加工過程中克服了諸多傳統工藝桎梏,也實現了對傳統技藝的創新和超越。

祖先傳承

代代習練傳統技藝

就像天然漆最早在何時使用已不可考一樣,記者從交談中獲悉,高明生漆脫胎技藝的傳承歷史如今也難以考究,只知道最遲在關佩華太爺爺一輩時已有了完整的傳承。關佩華猜測,這份傳承的誕生,應該與關家祖先的個人愛好以及西頭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關。

原來,漆樹雖然在國內廣泛分布,但能割出優良生漆的卻並不多。為了采漆,古人往往要深入大山,尋找野生的大株漆樹。即便能順利找到,一棵漆樹在它的整個生命周期里也只能割出10公斤左右的生漆,割漆時刀口還不能超過十刀,且每割十天需歇十天,每割一年需歇一年,因此古時又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說法,要發展漆器技藝,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據關佩華介紹,關家祖先原本是西頭村的富裕人家,衣食無憂,有餘力發展個人愛好。某一代的祖先便喜歡木工活,經常給自家造些小家具。在學習木工的過程中,這位祖先學到了生漆脫胎的技藝。恰好西頭村外也長著不少漆樹,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於是就有了這一份技藝傳承。

傳承一項非遺技藝,並不是件容易事。作為如今的高明生漆脫胎技藝傳承人,關佩華、關健興姐弟很小就開始跟隨父輩學習相關工藝。

關佩華記得,在她還沒有上小學時,長輩就會帶她和弟弟到工廠,練習上漆、貼金等技術。不知有幾個寒暑假,姐弟倆都是在充滿木漆味道的廠房裡度過,直至升入高年級,學業開始繁重後,兩人才被允許專注學業。這時,兩姐弟也早已將相關技術掌握得差不多了。

「優質黃泥,是將普通黃泥用篩子層層篩選過濾後,留下顆粒均勻的成分。在貼黃泥這個步驟,現在有時也會用美術泥作為替代」、「大漆的製作需要將用過濾布將生漆加水等物質混合,團起後擠壓過濾」、「上漆得注意運力,保證厚度一致,不留線紋」……走在藝海雕刻工藝廠的生產車間內,關佩華與關健興滔滔不絕,詳細介紹著其中關鍵,每一字每一句,無不展現著兩人對這套工藝流程的熟稔。

佛山有不少佛教場所,為關家人發揚高明生漆脫胎技藝提供了難得的條件。關佩華告訴記者,如今市內乃至周邊一些著名寺廟,如楊和觀音禪寺、順德寶林寺、廣州光孝寺等,都從他們這裡採購佛像。

展望未來,關家姐弟希望,以後能以入選高明區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為契機,建立高明生漆脫胎技藝的產研學基地,將這項技術在高明區內更加發揚光大。

穿行在藝海雕刻工藝廠的生產車間,一尊尊生漆脫胎佛像莊嚴肅穆,栩栩如生。從夾紵工藝誕生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沉澱歲月留下的痕跡,不動聲色,卻美得莊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