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司空見慣的成語,沒想到還藏著一段蘇州故事

蘇茶網 發佈 2022-11-19T15:56:55.711990+00:00

2500年的吳門煙水,灌溉了蘇州深厚的人文土壤,結出了絢爛的文化之花。蘇州走出了許多文人志士,締造了無數奇蹟,也在歷史長流里留下了一朵又一朵故事與佳話。

2500年的吳門煙水,灌溉了蘇州深厚的人文土壤,結出了絢爛的文化之花。蘇州走出了許多文人志士,締造了無數奇蹟,也在歷史長流里留下了一朵又一朵故事與佳話。


那些平日裡司空見慣的成語,也許就跟蘇州有關。它們的背後,藏著一個個或耳熟能詳或有些陌生的蘇州故事……



蓴鱸之思

一個蘇州人的思鄉情結


釋義: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人物:西晉張翰

出處:《晉書·張翰傳》


因為想念故鄉的美食,思之成狂,連官也不做了,瀟灑回老家,這樣的人,也只有在風流任誕的魏晉才有。


張翰這個人身世不俗,是個蘇州土生土長的官N代,自身的才華也不俗,想在亂世大展拳腳一番,因此離家北上,在當時齊王司馬冏麾下做事。


齊王司馬冏擔任大司馬,權傾朝野,但當時亂象已生,朝廷危機四伏,社會動盪不安。張翰是個聰明人,心裡就生了隱退之意。但不能說退就退啊,得有個說辭,於是就現編了一個。


《晉書》記載,「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 」


意思是:秋風一起,我就想起了老家那美味的蓴菜羹、鱸魚膾……人生貴在稱心適意,怎麼能汲汲於名利場呢?


看看這個藉口多任性,但在那個時代,反而是真性情的表現。後來齊王司馬冏果然事敗,張翰也逃過一劫, 「蓴鱸之思」就成了一個著名的典故。



以貌取人

孔子也是外貌協會成員


釋義: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人的品質才能。

人物:澹臺滅明

出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雖不是蘇州人,但與蘇州關係匪淺。


澹臺滅明,字子羽,是孔子的學生,但不受老師待見,為什麼呢?長得不好看……


孔子還有一個學生宰予,相貌堂堂,能說會道。孔子非常喜歡宰予,對貌丑的子羽很是嫌棄。


雖被老師冷淡,但澹臺滅明並沒有自暴自棄,學得很認真。後來他來到吳國,結草為堂,辦起了學堂,很多人慕名來求學,他成了一個著名學者。


而長相英俊的宰予十分懶惰,氣得孔子大罵「朽木不可雕也」。



澹臺滅明在蘇州辦學之所後來陷落成了一個湖泊,蘇州人為了紀念他,將湖命名為「澹臺湖」。現在的澹臺湖大橋,澹臺湖公園就是在原址上建造的。



覆水難收

以羊肉出名的藏書鎮名字居然是這麼來的


釋義: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難以挽回。

人物:朱買臣

出處:《後漢書·何進傳》


朱買臣,吳縣人,出身貧寒,家境清苦,與妻子靠賣柴為生。


人窮志不短,就這樣,他還堅持讀書,砍柴時把書藏於路邊大石之下,有時肩挑木柴,邊走邊看,大聲吟誦,周圍人拿他當笑話,他也不管不顧。


現在的木瀆藏書鎮,「藏書」之名,就源於此。


他的妻子後來也受不了了,與他分道揚鑣。若干年後,朱買臣有幸得到皇帝賞識,衣錦還鄉。


路上遇到了前妻,前妻要求復婚。朱買臣端起一盆水潑於路上,叫妻子把水收攏來,意思是說已經斷絕的夫妻關係,要重新恢復是不可能的。




司空見慣

蘇州刺史那些事


釋義: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人物:劉禹錫

出處:唐·孟棨《本事詩·情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首人人會背的《憫農》,作者是唐朝詩人李紳。李紳與另一位名人劉禹錫同朝為官,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他們之間。


當時劉禹錫因政治上參與革新失敗,被貶至蘇州,任刺史一職。李紳做官的地方相隔不遠,他非常仰慕劉禹錫,就邀請劉前去赴宴。


一頓豪華宴席招待,席上還叫了著名的歌妓相陪。大概這歌妓的歌聲恰好觸動了劉禹錫的心思,於是做了首詩:「䰀鬌梳頭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司空」即官職,指李紳,蘇州刺史,指自己。意思是你李紳見慣了這樣的場景,但我第一次聽,真是讓人斷腸,萬分感慨啊……



吳市吹簫

能屈能伸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普通


釋義:比喻在街頭行乞。

人物:伍子胥

出處:《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伍子胥,被譽為蘇州古城的第一任設計師,他的故事在蘇州廣為流傳,吳市吹簫這個成語就跟他有關。


伍子胥本是楚國大夫之子,楚王聽信讒言將他父親與兄長殺死了,他為報父兄之仇,從楚一路潛逃至吳。


到了吳國時,身無分文,為了活下去,他披髮赤膊,在吳市吹簫唱曲,曲聲哀哀切切,將其身世一一道來……


後來果然被吳國的謀士注意到了,引薦給吳王闔閭,伍子胥也被重用,成為吳國重臣。



三令五申

狠人孫武的故事


釋義:多次命令和告誡。

人物:孫武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孫武被稱為「兵聖」,他本是齊人,為逃戰亂,來到吳國,在戰場上歷練數年後,隱居在穹窿山,寫下了我國現存最早的軍事理論《孫子兵法》一書。


三令五申這個成語,講的就是孫武通過實戰演練,讓吳王心服口服的故事。


據說吳王最初不太相信孫武,有意為難他,將自己後宮的姬妾、宮女拉出來,讓孫武訓練,你不是有本事嗎?看看這群婦人你怎麼訓練。


孫武不動聲色答應了,他將這群人分為兩隊,讓吳王的兩個寵姬當隊長,然後將部署吩咐下去,並且再三強調了軍法嚴厲。


這群深宮婦人哪知道什麼軍法,以為是在開玩笑,嘻嘻哈哈不當回事。於是孫武以不聽指揮為由將兩個小隊長斬首示眾。


這下吳王傻眼了,你還來真的呀?急忙為他的愛姬求情,但孫武絲毫不留情面,將二人果斷斬首。


剩下的人害怕極了,乖乖聽從號令,一絲不苟。吳王從這件事上看到了孫武的將才,重用孫武,成就了一番霸業。


發生在蘇州的成語故事還有很多,比如「頑石點頭」、「松枝掛劍」、「臥薪嘗膽」……


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一段沉沒於歷史塵煙的蘇州往事。


翻一翻,你會更喜歡蘇州。


圖:攝圖網、蘇茶網


官滿知君有歸處,姑蘇台上舊煙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