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拾紅薯

枯木芳華 發佈 2022-11-20T16:09:27.507695+00:00

人民公社時期,每當秋收完畢,生產隊總會給社員們留出一段時間的閒暇時光,用來把集體分給每一戶的棉花柴、玉米杆或者其它農作物的杆或者秧子收拾完,拉回家裡,它們是農民們越冬的柴火,又是家裡飼養的兔子、羊甚至是豬臨時打牙祭的飼草料,還是雞們尋覓蟲子的好去處。

人民公社時期,每當秋收完畢,生產隊總會給社員們留出一段時間的閒暇時光,用來把集體分給每一戶的棉花柴、玉米杆或者其它農作物的杆或者秧子收拾完,拉回家裡,它們是農民們越冬的柴火,又是家裡飼養的兔子、羊甚至是豬臨時打牙祭的飼草料,還是雞們尋覓蟲子的好去處。

那些勤勞慣了的鄉下人閒不住,很早就把地里收拾地乾乾淨淨,專等著早冬或者是來年開春再把這些地深耕細翻,好種莊稼,間或有部分回茬地需要種冬小麥,也不需要那麼多人手忙乎,大部分勞力便閒了下來。

這個時候,別看地裡面一片荒蕪,事實上大有文章可做。在社員們收割的過程中,看似都很仔細,但總有部分漏網之魚,你若仔細觀察,田間地頭偶爾能夠撿到遺漏的一個小玉米棒子,幾個黃豆角,或者沒有開花的棉花骨朵,尤其是三個兩個紅薯,它是兒時的主糧,無論吃多少也不曾有過膩歪。

我們大隊(現在稱之為行政村)是周邊少有的大村子,人口多達三千多人,舊社會村子裡的地主少,解放以後人均土地面積就比其它村落的村民少了許多,甚至不及個別村子村民的三分之一。周邊的村落,人少地多,秋收的時候,自然而然,遺留在地里的作物比起我們村多了許多。那些家裡趁自行車或者年輕的村民,騎車或者徒步遠赴十里八里以外,到其它村子的地里去淘金,留在本村地里的村民或多或少也會有些收穫。到外村地里拾紅薯的村民,只要不去人家還沒有來得及收穫的地里去偷去搶,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找故意茬的,一個長晌午下來,運氣好的話,弄個三十斤五十斤紅薯不成問題,留在本村地里的農民也能整出十斤八斤的,其它作物也能擼草打兔子捎帶一點。在那貧瘠的年代,農民們能夠有這麼多收穫,已經很知足了,這是他們能夠順利越冬的重要物資補充,每一個家裡都很重視。我們家裡孩子多,每到這個季節,父親每天掙工分,忙碌著集體的事,雖說母親身體不好,卻靠著高高的個子,強撐著不敢有一絲怠慢,抓住每年這最後的時機,珍惜著上天的賞賜,起早貪黑去地里不停地發掘。我們幾個放學以後,也不閒著,或在家裡燒火,把母親放在鍋里的食物加熱,或到地裡面割草,然後晾乾為羊和兔子儲備過冬的乾草。

那是一個物資貧乏的年代,人們普遍都很貧窮,全國人民只有一位指揮員,其他人都是勞動者,幾乎看不到故意偷懶的人,每個人發揮著各自的光和熱,大家一起展望著、創造者美好的明天。

(圖片來自公眾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