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世界盃,但沒缺席足球

明清傢俱研習社 發佈 2022-11-23T04:34:15.782324+00:00

北京時間11月21日凌晨,隨著多哈海灣球場的一聲哨響,本屆卡達世界盃正式拉開帷幕。為了迎接歷史上首次在中東國家舉行的這屆世界盃,卡達土豪豪擲兩千多億美元,可謂是給足了排面。


足球其實也是一種中華傳統


北京時間11月21日凌晨,隨著多哈海灣球場的一聲哨響,本屆卡達世界盃正式拉開帷幕。

為了迎接歷史上首次在中東國家舉行的這屆世界盃,卡達土豪豪擲兩千多億美元,可謂是給足了排面。

雖然中國隊不出意外地未能躋身於這場頂級賽事,但中國製造、中國球迷、中國企業甚至中國國寶,都不遠萬里深入參與了這場足球盛宴。

回首過去,大力神杯曾鼓舞過無數日漸頹喪的阿根廷人,足球還是巴西人跨越階級天塹的一道天梯......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的足球不僅創造著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在政治、文化、社會等層面上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樣一項讓全世界人民都為之陷入瘋狂的運動,它的起源也被多國爭搶。2004年,最終經國際足聯確認,足球最早發源於中華——「蹴鞠是現代足球的起源,臨淄是世界足球的發源地。」(現代足球發源於英國)

這一說法源於西漢司馬遷《史記》中的一段記載,這也是現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關於蹴鞠運動的記載:

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躥鞠者

考古學者還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十大經·正亂》中發現了一段關於蹴鞠起源的說法:「黃帝身禺(遇)之(蚩)尤,因而擒之。…… 充其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傳說黃帝打敗蚩尤之後,把他的胃灌滿填充物做成鞠,讓手下踢鞠競技,甚至還安排了獎賞。

雖然傳說難以取信,但在一些史前遺址的考古發掘中,我們也確實找到了可能被用於某種遊戲的石球——半坡的一座稚齡女童墓葬正有石球隨葬品。

而在雲南滄源反映少數民族先民生活的史前岩畫中,我們甚至發現了比較明顯的「球戲圖」,不過圖中人們似乎用的是手。

總的來說,用腳踢球娛樂的傳統應該是在漢代才開始普及起來,如《鹽鐵論》所言:「里有俗,黨有場。康莊馳逐,窮巷蹋鞠。」民間、軍隊、貴族等各群體之間都有著趣味性與競技性並存的蹴鞠活動。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還記載了一件與蹴鞠有關的命案:身為「安陵阪里公乘」的項處身患重病,名醫淳于意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抵抗不了蹴鞠的誘惑,結果竟然在蹴鞠過程中嘔血身亡。

中國最早的蹴鞠專業書籍《蹴鞠二十五篇》,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現,書中還有了比較成熟的比賽規則,只可惜業已失傳,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還將其列入兵書行列,可見當時人對蹴鞠的認識更偏重於身體訓練。

漢代蹴鞠的發展是比較全面的,足球製作、比賽規則、活動形式、活動場地等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最令人驚訝的便是,此時女性也參與到蹴鞠活動中。

河南啟母闕漢畫像石、少室闕漢畫像石、「舞樂百戲」漢畫像石等等畫像石、磚都描繪著女性蹴鞠者的英姿,蹴鞠在當時還有著一定的舞蹈性質。

劉向的《別錄》中還有「寒食蹋蹴」一說,似乎當時人們就已經把蹴鞠活動納入了節氣活動,這一習俗也被後代沿用。

而漢代以後,蹴鞠比賽本身的競技性被進一步削弱,它更多的作為一種娛樂休閒方式受到民眾追捧,持續掀起熱潮。

唐時,人們改變了原本的製作方式,把鞠變為充氣球,減輕重量的同時還能增強彈性。此時還流行一種十分自由的「白打」模式,不設球門,不限人數和場地,主要比拼的是持球玩球的水平和花樣,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蹴鞠藝術體操。

這些轉變不僅改變了蹴鞠活動的氛圍,更大大提升了女性參與度,唐代詩人王邕還專為宮廷婦女蹴鞠之景撰寫了一篇《內人蹋球賦》,讀來更是讓人深感驚艷:

球體兮似珠,人顏兮似玉;下則雷風之宛轉,上則神仙之結束。無習斜流,恆為正游;球不離足,足不離球,弄金盤而神仙欲下,舞寶劍則夷狄來投。

到了宋代,蹴鞠更是成為了一種自上而下的全國性的娛樂及體育活動。甚至有野史傳言,高俅從市井無賴逆襲成宋徽宗寵臣,正是因為踢得一腳好球,得了當時還是端王的徽宗賞識。

當時還出現了一種民間組織——齊雲社,也稱「圓社」,別誤會,雖然名字像德雲社,其實和相聲毫不相干。

齊雲社是當時的蹴鞠藝人組織,相當於現代的足球俱樂部,專門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全國各地都有齊雲社,其中都城臨安的齊雲社實力最硬。齊雲社不論出身,只論技術高低,最高級稱「校尉」。

元代齊雲社還接收水平高超的女子,關漢卿的散曲中就有以「女校尉」為題的:

茶餘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惟蹴踘最風流。演習得踢打溫柔,施逞得解數滑熟。引腳躡龍斬眼,擔槍拐鳳搖頭。一左一右,摺疊鶻勝游。

齊雲社的出現與發展代表了蹴鞠活動已經走上了專門化、職業化道路,只可惜因為女性纏小腳惡俗的盛行,還出現了文人追捧「三寸金蓮蹴鞠」的怪現象。

明初,蹴鞠遭統治者所惡,甚至頒下聖令禁止蹴鞠活動,違者「卸腳」甚至「誅九族」。

另一方面,因為社會總體思想趨於保守,蹴鞠被傳統士大夫看作一种放浪行為,社會地位直降而下。但這並不意味著蹴鞠就此消亡,明中後期的蹴鞠文化其實餘暉尚存

明代的《蹴鞠圖譜》對蹴鞠比賽的規格名目、比賽規則、參賽隊員等作了十分詳細的介紹,僅白打蹴鞠就有一人場到十人場的花式踢法。

這促進了蹴鞠在婦女、兒童等群體中傳播,這時還十分難得地出現了一位有名有姓的蹴鞠女明星彭秀雲。

另一方面,明代蹴鞠比賽也有著十分「不近人情」的一面,據《事林廣記》載,「球門掛高三丈二尺」,高球門和嚴苛的規則對蹴鞠參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競技性較強的蹴鞠比賽在明代並不火熱。

清朝初建,蹴鞠也被視為漢文化的一部分而遭到摒棄,但這並未扼殺百姓對蹴鞠的熱愛,蹴鞠在這一時期衍生出了不少變種。

在清代大肆流行的踢毽子花活就來自於對白打蹴鞠技巧的借鑑,而來自苦寒之地的建州女真人也嘗試將蹴鞠與自己的民族傳統冰戲結合,創造出了一種冰上蹴鞠活動,不過僅在皇家大型活動中常見。

縱觀蹴鞠的發展歷程,其實中國古人早就在對蹴鞠做著不同的改造——把馬術與蹴鞠結合,就有了「擊鞠」運動,也就是古代版馬球,章懷太子墓中壁畫上就繪有唐代擊鞠景象。

人們又從擊鞠延伸出去騎驢打球的「驢鞠」,徒步擊球的步打球等等活動。

從蹴鞠到足球,是從中國走向歐洲、從歐洲走向世界的蔓延;更是從古代走向現代,從現代走向未來的發展。而中華足球的復興之路,也還在征途......


-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