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火災事發地村民:「我認識的12個人都遇難了」;有人上廁所躲過一劫,有人上樓送貨遭遇不幸

觀象臺 發佈 2022-11-26T01:32:07.800489+00:00

「昨天,我們安陽經歷了最令人痛心和最為悲傷的一天。我市發生的特大火災事故,導致38名群眾失去了鮮活的生命,給他們的家庭帶來無盡的悲痛和哀傷。」

作者丨陳龍

編輯丨雪梨王

「昨天,我們安陽經歷了最令人痛心和最為悲傷的一天。我市發生的特大火災事故,導致38名群眾失去了鮮活的生命,給他們的家庭帶來無盡的悲痛和哀傷。」11月22日深夜,河南安陽舉辦「11·21」火災事故新聞發布會,安陽市委書記袁家健稱,「向全市人民作出深刻檢討,向全社會作出誠懇道歉」。

根據應急管理部通報,截至11月22日11時,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89人成功逃生。而對火災發生的原因,新華社報導,「據初步掌握的情況,事故原因系一樓倉庫內電焊作業時,有棉絮飄過並著火,引燃了車間內堆放的大量布料,濃煙導致二樓部分工人窒息,來不及逃生後遇難。」



事故發生的安陽市文峰區寶蓮寺鎮小營村位於安陽市南邊。在近20年的發展進程中,這裡農地消失,聚集了一批批中低端的工業廠房。而事故發生的內衣作坊,只是租借了安陽凱信達商貿有限公司的一幢二樓鋼結構廠房的一部分。

此次遇難的38人多為女性,且不少是小營村和周邊村里打小工掙生活費的中老年人。記者採訪多位村民得知,這其中,一名男子70歲的父母都在事故中遇難;一個婦女認識的12個熟人沒能回來;一位六旬的獨居老人被大火吞噬,沒等到失蹤的兒子回來。

「整個廠房裡都在燒」

在寶蓮寺鎮小營村,李冰家離凱信達不遠。他和妻子開著一家麵館,麵館和凱信達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

火災發生時,李冰的父母正在凱信達廠房的內衣作坊里幹活。每天早上8點多,兩位70歲的老人都要步行上班,如果不加班的話,傍晚五六點可以下班。

但11月21日傍晚,他們再也沒有回來。

凱信達那棟二層廠房有三個內衣作坊。這次事故發生地正是李冰父母所在的那個,「(作坊規模)小40個人,我父母這個車間的人,基本上都沒出來。」而對於父母在火災發生時具體經歷了什麼,李冰一無所知。他只是大概了解到,一樓先起了火,燃燒至二樓,父母所在的作坊,工人們都沒來得及跑下樓。

12月22日上午,火已被撲滅,李冰和家人只能在家裡等待消息,「政府給我們的消息是,基本上肯定是遇難了,但是遺體現在還沒找到。」

吳雪峰的嬸嬸也是遇難者之一。

11月21日下午6點多,吳雪峰迴到村里,「聽人說,一開始全是黑煙。我看到的時候,就是紅色火苗了。」他描述,火災發生的那棟兩層廠房,高十餘米。他看到時,廠房的頂棚、框架還沒坍塌。「火苗還沒躥出房頂,還在裡面燃燒。整個廠房裡都在燒。」

據新華社22日援引應急管理部消息,截至當日11時,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89人成功逃生。這意味著,當時在這個二層建築里工作的,至少有127人。

吳雪峰說,一些工人在煙霧起來的時候跑了出來,還有一些工人是「從窗戶上跳下來的」,「後來再進去救人,就全部都是黑煙了,根本就進不去。裡邊的工人喊救命,有人回去救,剛進去一分鐘就暈倒了。」

吳雪峰30多歲。在他兒時,凱信達一帶的產業園還是農地。後來,小營村的大量土地被徵收,進來了許多鋼廠。再後來,鋼廠也不行了。「鋼廠拆遷以後,原本準備建物流中心的。後來沒建成,那些地就在那裡放著,等著拍賣。有老闆把地拍下來,就拿來建廠房了。」

而由於這些廠房,凱信達商貿有限公司不能完全使用,就把空置的廠房租賃出去。「比如誰用幾十平米、100平米,就給你弄個隔斷隔起來。」

小營村一帶此前並沒有發生大型火災的記錄。這次的意外一來,就來得異常嚴重。

「我認識的12個人都遇難了」

「我們村的,我認識的就有12個人遇難。」村民郝敏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哽咽。這些遇難者多為女性,年輕點兒的30多歲,絕大多數在40歲以上,甚至還有70多歲的老人。

郝敏家開的小超市,與凱信達商貿有限公司在同一條街上,相距500多米。當天傍晚她回到村里,很遠就能看見濃煙,現場已被封鎖,消防車持續不斷在噴水。

傍晚6點多,火勢依舊很大。郝敏能聽到建築材料燃燒過程中發出的噼啪聲和「爆炸聲」,「像那种放炮的聲音。」她聽旁邊的村民說,很多在裡邊上班的人都沒跑出來。第二天早上起來,郝敏又跑去現場附近看,「還有煙(冒出)。」

工商信息登記系統顯示,安陽市凱信達商貿有限公司註冊於2007年12月,註冊資金1000萬,法定代表人為康繼革,經營範圍包括「五金產品批發;機械設備銷售;金屬鏈條及其他金屬製品銷售;專用化學產品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建築材料銷售;建築防水卷材產品銷售;建築砌塊銷售;消防器材銷售;家具銷售;門窗銷售;服裝服飾批發……」

由於是生產內衣的小作坊,其中一部分工人是小營村村民,還有一些周邊村子的女性過來上班。她們基本都是計件工。郝敏說,訂單忙的時候,工人們可以自己選擇是否加班,「除了帶班的工資能上萬,一般工人每天工資也就六七十元,一個月2500左右。」

六旬獨居老婆婆遇難

21日火災當天,安陽斷斷續續地下著小雨。

下午3:50左右,和美華騎車去學校接孩子。她後來回想起來,她走到半路,就看見消防車呼嘯而過。她以為是下雨天路滑,附近的南林高速上出了交通事故。

回到村里,和美華明顯發現,村裡的氣氛都完全變了。彼時廠方火勢正猛,「路上堵滿了車,交警都不讓往裡邊進了。」她離得老遠就聞到濃烈的「燒焦味道」,聽見建築材料燃燒發出的「噼噼啪啪」的響聲,「看著好殘忍吶。」後來她得知,她一個60多歲的嬸子也遇難了。

一些村民拍攝的視頻里,鮮紅色的火光在夜色中騰起。其間,天空下起了雨,但對巨大的火勢毫無影響。直到夜裡10點多,現場的火才逐漸熄滅。

和美華開的果蔬店,距離凱信達600米。有幾次,她曾進入廠區內送蔬菜訂單。「裡邊有好幾個廠子,除了五金倉庫、製衣廠,還有快遞公司、家電廠、醫藥倉庫之類的,還有工廠辦公室。」幾家公司也常年面向周邊地區招工。

「下午還沒回村,就有幾個朋友打電話過來,問我上班了沒有。我說沒有。他們都說,在家休息,別出去。」和美華一頭霧水。後來她才知道,大家都擔心她去了廠里送菜。

遇難的12個人中,和美華認識六七個——有兩個年輕人,還有六七十歲的老人。「都死在裡邊了,回不來了。」和美華認為,對這些中老年女性來說,幾個製衣作坊為她們提供了工作機會,「都是為了掙點錢。我們村很多都是幹這個,有的給人家扣扣子,有的擇線頭。」

和美華認識的一位獨居老人也在這次大火中喪生,「她老頭幾年前就去世了。」和美華說,這個60多歲的老婆婆有一兒一女,幾年前,兒子外出打工失蹤了,女兒嫁到外地。平時都是老婆婆一人住,「她會到作坊里幹活,自己掙點錢養活自己。」

有人上廁所躲過一劫,有人上樓送貨遭不幸

突如其來的火災讓生命顯得格外脆弱。和美華告訴記者,有兩個50多歲的工人,平時從作坊里拿小活回家加工。當時,她們剛把一批內衣的訂單送到廠里,「就上去送貨、聊了一會兒天的工夫,她們聽見了下面的響聲,但還是沒跑下來。」

兩個穿吊牌的工人則因為下樓上廁所,躲過一劫。「他們再回去的時候,看到煙往上冒,就開始大聲衝上面喊。但是上面很多老人聽不到。」

還有一名男子,原本是做維修工作的。事發當天,他代替妻子去作坊幹活,菸癮犯了,下樓抽菸。發現著火後,他往樓上跑,試圖救人。但黑煙滾滾,嗆得他沒法前行,只能順著樓梯滑下來了,「別人看見他臉上都是黑乎乎的。」和美華說,濃煙剛起來的時候,樓下的人還能聽到樓上被困者的喊叫聲。但火勢迅速蔓延,大家已經無力相救。

21日晚上,對小營村的人來說,是無比揪心的一夜。村民們拍的視頻顯示,周圍道路上停滿了消防車、警車,警燈在夜色中閃爍。雨下得大了,大家還是不肯離去,打著傘,站在外圍道路上觀望救火作業。

在官方通報出來之前,一些村民稱,火災是由「電瓶車漏電」起火造成的。但22日午後,河南媒體報導稱,「初步判定,該起事故是因企業人員違規操作,電焊引發火災。」22日下午,據新華社報導,安陽市應急管理局一位負責人表示,「據初步掌握的情況,事故原因系一樓倉庫內電焊作業時,有棉絮飄過並著火,引燃了車間內堆放的大量布料,濃煙導致二樓部分工人窒息,來不及逃生後遇難。」

據村民透露,事發的廠房有三個內衣作坊,但此次遇難的38人中,大部分都是同一個作坊的工人。「隔壁作坊里的人,都跑下來了,然後逃生了。」目前,大家並不知道遇難者比較集中的這個作坊,為什麼逃跑動作滯後,消防逃生通道是否達標。

截至22日下午,許多遇難者家屬仍然沒有看到親人的遺體。「現在都還沒出來,都在裡邊。大家都在家裡等消息呢。」和美華說。當地政府已經安排每家的親屬採集血樣,後續將做DNA比對。

現在的小營村仍然處在一片餘悸的氛圍里,「學校的微信群都傳開了,讓家長告訴孩子,不讓玩火。」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觀象台媒體】所有,今日頭條已獲得信息網絡傳播權獨家授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