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高樓出租率逆勢上升,陸家嘴金融城商務樓宇出租率超今年2月水平

新民網 發佈 2022-11-26T21:11:50.204380+00:00

寫字樓市場的表現與城市的經濟活躍程度密切相關,常被看作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寫字樓市場的表現與城市的經濟活躍程度密切相關,常被看作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記者日前從上海中心大廈獲悉,儘管受到全球疫情及其他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但這棟中國第一高樓出租率逆勢而上,近三年來外資租戶占比持續提升,目前大廈辦公出租率達到80%,商業出租率約為98%,世界500強企業租戶面積占比30%以上。

而放眼整個陸家嘴金融城,作為全區、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樓宇經濟再次彰顯韌性,眼下商務樓宇的整體出租率已超過今年2月時期水平。

「時代感。」被問及選址上海中心大廈的原因,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執行長兼行長賴長庚給出答案。去年底,這家外資銀行遷入上海中心大廈17、18層兩個樓面,面積8700平方米。

時代感來自於「挑高的屋頂、完整的落地窗、窗外的高樓和綠地」,也來自於「更為直接、暢通的溝通環境」。位於上海中心大廈的新辦公地,員工辦公室是一間開闊的大通間,另配有大量會議室供商務使用。「早期外資銀行的客戶多來自國企、重資產行業等,近些年醫藥、網際網路、新能源等新興行業發展迅速,這些行業的特性,讓彼此之間的意見交換、信息溝通變得尤其重要。」賴長庚說。

近兩年半里,上海中心大廈辦公租賃成交面積達60000平方米,截至2022年8月累計簽約租戶達78家。從租戶所涉及的行業來看,金融業、諮詢業占據了較大比重。

「大環境金融開放政策越來越實,外資企業看好中國市場,特別是世界五百強或行業內頭部企業占比不斷提升,優質租戶持續快速擴租。」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嚴明介紹,從2019年初到2022年底,上海中心外資租戶的比例明顯上升,遍布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在數量比例上從15%增長至43%,在面積比例上從9%增長至41%。受益於金融市場開放,租戶摩根大通業務領域和規模不斷拓展,入駐上海中心大廈短短一年半里,辦公面積從8000平方米增加到26000平方米。

出租率不降反升,上海中心大廈越來越完善的服務和配套功能也有助力。2020年起,大廈商業自起共引進新商戶23家,合計已開業商戶48家,知名商戶包括觀復博物館、朵雲書店旗艦店、首家全球極氪旗艦店、王品黑標店、隱溪茶館景觀店和著名漫畫IP混知小酒館等。商業運營的總體穩定,不僅保持了大廈餐飲、休閒等配套服務的穩定、有序,還實現了大廈商業的整體營收增長。2021年,大廈商業全年整體營收分別比2019年和2020年增長40%和49%。

經過30多年建設發展,陸家嘴已成為我國「經濟密度最高、基礎設施最完備、人才資源最豐富、市場交易最活躍」的國際化金融城,培育了110多幢稅收億元樓和上海第一幢稅收百億樓,2021年區域經濟總量突破6300億元,每平方公里超過200億元。

這塊經濟密度如此之高的熱土,樓宇經濟備受關注。「從近三年數據來看,陸家嘴商務區需求和空置率均保持穩定,目前為止,市場對於陸家嘴的商業價值沒有出現明顯變化。」世邦魏理仕華東區研究部負責人陸燕告訴記者。

來自世邦魏理仕的專業報告顯示,2021年上海寫字樓市場供需兩旺,租金止跌反彈。從行業來看,TMT和金融行業合計貢獻全年新租需求的45%,其中伴隨浦東「引領區」政策的出台,以融資租賃、基金、銀行、保險為主的金融業升級擴租明顯,70%選址浦東。

與此同時,寫字樓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市場需求。「企業對於彈性辦公模式的接納度和使用靈活工位的意願持續提升,比如某個項目小組在短時期內的工位需求,任務完成小組解散。這些趨勢或者需求,促使我們會採取相應快速調整措施,滿足這一新需求。」嚴明表示,對樓宇運營來說,會持續為產品賦能,繼續提升服務效率與客戶體驗,「我們也在嘗試新鮮事物,比如投入元宇宙賽道,嘗試『商業綜合體+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建設,利用沉浸體驗和增加現實升級文旅服務和產品等等。」

記者了解到,從市場反饋看,甲級寫字樓表現明顯優於乙級寫字樓,表明租戶的升級需求是特別明顯的。陸家嘴管理局樓宇辦副主任陳晨介紹,陸家嘴已在關注高樓齡樓宇的二次更新,釋放更多空間,吸引企業集聚。疫情發生以來,面對租戶調整空置出面積的現象,部分樓宇嘗試對相應樓層進行改造,吸引不少科技型、創新型的企業入駐,改造樓層出租率接近100%。據悉,目前陸家嘴金融城1500萬平方寫字樓中甲級寫字樓占50%以上,未來5年還將新增350萬平方米商辦空間。

張詩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