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批發行業是否會消失?思考了336小時後,我終於有了答案

麗晶軟件 發佈 2022-11-28T11:51:17.740007+00:00

恰時大環境下對服裝批發行業來說是個史無前例的衝擊,管控的影響、電商直播的興起、網際網路資訊讓行業透明化越來越高,信息差逐漸被打破種種因素疊加,服批行業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也曾一度質疑這樣發展下去,服裝批發這環節遲早有一天會消失,於是連續想了兩周336小時後,我似乎有了答案。

恰時大環境下對服裝批發行業來說是個史無前例的衝擊,管控的影響、電商直播的興起、網際網路資訊讓行業透明化越來越高,信息差逐漸被打破種種因素疊加,服批行業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我也曾一度質疑這樣發展下去,服裝批發這環節遲早有一天會消失,於是連續想了兩周336小時後,我似乎有了答案。



服裝批發會不會消失?就看它如今有沒有存在的意義。


服裝批發行業最早起於上世紀80-90年代,原本服裝只能從國營企業、合作社或者小型農貿市場購買,隨著市場的發展慢慢衍生出了地攤式的服裝批發,這便是服批的雛形。



後來因需要保證市場秩序和發展規劃 ,就由地方統一安排把批發商戶聚攏起來, 就有了現在的四季青、沙河等大型服裝批發市場,一直發展至今。



做服裝零售的中小型客戶會去批發市場進貨,工廠會收到一批的訂單需求大批量生產,批發商可以稱得上是中間溝通的橋樑,是服裝產業鏈十分重要的一環。


最近也聽到許多聲音「直接去找工廠開板就行了」,「未來工廠直接做品牌,直接供貨給終端門店」等等,在這個信息互通的時代,工廠直接面向客戶更加迅速,一步到位。但這樣總覺得怪怪的。


既然正向難以搞清楚,那就反向推斷下,如果沒有了批發行業,市場格局會怎樣?


沒有了批發商,中大型的服飾連鎖品牌直接對接工廠提需求設計開版出貨,似乎不受太大影響;


對於小型的服裝門店缺少了批發集合地,也需要直接去找工廠拿貨,但拿貨的數量足不足以讓工廠給他們出貨是一大問題。



對於工廠來說,原本通過走量的大單業務被改變,如今還要承接原本屬於批發商退換貨的風險成本,無疑原本業務發展帶來阻礙。


為了處理小零售商的拿貨需求,有規模性的工廠可以自建零售業務部門,無經驗的工廠把這零售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公司進行風險轉移,可以發現兜兜轉轉批發業務僅是換了一個形式存在,並沒有消失。


換句話來說,只要有實體店在,批發行業就存在。


表面看到的是,價格內卷、相互抄板時有發生,大環境管控原因導致批發市場客流量越來越少,許多檔口都岌岌可危瀕臨倒閉,實際上這是信息化時代下批發行業轉型必然經歷的過程。


找準線上流量賦能批發商的商業模式,或是未來批發行業的新形態。


目前服批行業主要問題有倆,一是客源,二是庫存。


線上客源來自五湖四海,甚至拓展到國外,把原有的批發門店「搬到」網上少不了數位化工具協助,數位化工具便能實現商品在線預覽,從產品上架-在線下單-庫存同步等整個鏈條協同一體化,線上業務與門店業務也能打通實現一盤貨。



關於庫存,往往是設計出來的版式不太符合當下的潮流風向造成成衣庫存積壓,所以前端的銷售數據反饋十分重要。


數位化智能工具的加入能夠全盤分析前端的需求,進而減少開發產品時偏離時尚風向的風險,從源頭上減少庫存危機。



可以預測到,數位化賦能的服裝批發行業在逐漸規模化,更加專業、集成度更高的服批市場漸漸嶄露頭角,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所以說沒有做不下去的行業,失敗的只是一成不變的方式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