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年級新生百態,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意義,以及幼小銜接的重點

沫沫的靜好歲月 發佈 2022-11-29T17:08:39.641885+00:00

圖片源自網絡每年小學一年級開學,總會有老師對班裡孩子的水平參差不齊而頭疼不已。

每年小學一年級開學,總會有老師對班裡孩子的水平參差不齊而頭疼不已。

有的孩子被家長帶著「搶跑」,入學時已經認識了近千個漢字、上百個英語單詞、百位數的加減,導致上課的時候孩子不自覺走神,因為老師講的他都會,沒有任何難度和新鮮感……

有的孩子家長則過度信奉「快樂教育」,導致孩子除了沒有任何基礎知識之外,也沒有任何好的學習習慣,不能獨立整理學具、不能複述作業要求、在上課期間甚至隨便離座,或者直接打擾老師講課……

「一年級領先,以後就能一直領先嗎?」

答案是否定的。

過度學習、提前搶跑,是違背孩子正常學習規律,影響孩子正常發展的行為;而「無為」教育、快樂教育,也不是說在孩子入學之前沒有任何基礎;

事實上,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啟發孩子對文字、數字的興趣,引導孩子的學習熱情,才是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

教育是一種自省,是一種人類的自省,也是血緣關係下,父母的自省。

在父母完成自身圓滿的過程中,孩子與教育只是一個必然的橋樑。踏過這條橋,父母才能夠成為圓滿的自己。而圓滿的父母,孩子也會得到圓滿。

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結果,內在世界給予外在世界美好的能量。

換句簡單的話來講,親子關係是什麼?

親子關係不過是父母與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孩相互磨合的過程,父母心中的小孩,就是父母內在的世界,而父母外在的世界,就是自己生育養育、屬於獨立個體的孩子;父母內在世界圓滿了,孩子也就培養出來了。

那麼幼小銜接要不要做?

答案是肯定的。

要怎麼做才有效呢?

1、父母不要拔苗助長

在適當的年齡做適當的事情,是很多為人父母的共識。但是到自己孩子身上,怎麼會不自覺地想要他好一些、再好一些?4歲的孩子,開始超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內容,開始認識拼音、學習英文以及計算,有必要嗎?孩子累不累?父母累不累?都累!

在孩子未入學的時候,學會思考,具有獨立思考如何解決事情的能力,才是學習知識的前提。

2、父母不要盲目攀比

攀比除了讓自己的孩子受挫外,沒有任何好處。與其關注別人家孩子如何優秀,不如耐心陪伴自己的孩子一天天成長,一點點進步。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孩子廣泛而持久的興趣;引導孩子去發現周圍五彩繽紛的世界,逐漸豐富感性的知識。

陪伴孩子,是為了發展海子的注意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語言能力等為主題,而不是只關注孩子會做幾道題、會說幾句英文、會背幾首詩。

3、父母不要拘泥於孩子世界的是非對錯

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一定是「標準答案」,標準答案是課本上的知識和學校的考試,不是現實生活中的結果。

孩子的未來是要自己創造的,而未來是變化莫測的,只有具有創造力的孩子,才能夠勇敢地創造自己的未來。

凡事只有一個答案,不能夠發散思維、創新思索的孩子,往往會在前進到一定的位置止步不前,很難繼續前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與生俱來的某種東西,科學家稱之為「基因」,哲學家稱之為「天分」,宗教家則叫它「命運」。

實際上,這就是孩子獨一無二的內在世界。無論哪種教育方式,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孩子與否,與孩子與生俱來的內在是否契合。

父母只要依據孩子的特性,而不是僅僅依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就能夠尋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而這種教育方式,就是針對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