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註冊16家核酸機構,擁有84家企業,他的「聰明」你想像不到

今日讀書匯 發佈 2022-11-30T07:16:45.324018+00:00

這位張核子董事長在一次訪談中回憶,他們家三兄弟還沒出生前,父親就給他們都取好了名字,分別是核子、電子、原子,張核子是大哥,分到了「核子」。

這兩天,一家公司的實控人火了。


他的名字叫——張核子。



核子?


是不是物理中,核子、電子、原子裡的那個核子?


還真是。


這位張核子董事長在一次訪談中回憶,他們家三兄弟還沒出生前,父親就給他們都取好了名字,分別是核子、電子、原子,張核子是大哥,分到了「核子」。


據他自己說,父親是一位優秀的初中教師,數理化都能教,是一個「全才」



長大後的張核子,不負父望,考入中國醫科大學,本碩連讀,成了中國第一批DNA鑑定研究生。


畢業後,他又被深圳公安局以高新技術人才引進到公安局工作,之後參與籌辦中國最早的DNA鑑定中心。


從這三件事兒來看,張核子的能力,當年無疑是優秀的。


不僅優秀,他還很「全才」。這一點,可能遺傳自他的父親。


籌辦中國最早的DNA鑑定中心之後,張核子把職業生涯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向,他從公安局辭職離開,一頭扎進裝修市場。


在千禧年初,創立了深圳市紅別墅裝飾公司。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進入自己全然不熟悉的領域,碰壁,通常在所難免。


但憑藉張核子的全能,運營一個裝飾公司完全難不倒他。10餘年時間過去,張核子累積了一定實力。


2012年,闊別自己專業10多年的張核子重新殺回戰場,創辦了深圳核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切,拉開序幕。


深圳核子科技,主打業務基因檢測。


為什麼搞這個?


一來基於張核子對自己所學專業(遺傳學)的認知,他看到當時生命科技在我們國家大學裡的現狀。


生命科技的錄用分數要求最高,可學成之後,很多人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生命科技的應用,在我國還不夠充分。


有人才,可市場開發還不充分,這讓張核子看到了機遇。



二來,人的一生許多事都與基因息息相關,包括性格、智商、習慣等等。


在過去,面對這些「先天因素」,我們根本無能為力。


長得矮,智商一般,顏值普通,辛酸之餘,也只能嘆一句「命運不公」。


但自 2006 年 5 月 18 日,人類最後一個染色體測序工作完成,基因檢測與診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一切都在悄然改變。


漸漸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前那些「天註定」的部分,有了些許鬆動,有了修改的可能。


2018年接受朱迅訪談時,張核子大聊基因科技的神奇,他說在以後,基因檢測和基因科技,可以做到剪除低劣基因,植入天賦基因。



也就是說,只要手握這套技術,你可以「設定」一個孩子。


讓他既有好看的顏值,又有愛因斯坦的聰明,還可以再加麥可·喬丹的運動能力。


完美到不可挑剔。


這幾乎等同「逆天改命」。


當時,朱迅聽到張核子一番改變性格、植入天賦的驚天之論後,朱迅問張核子:「這是基因,還是星座?」


顯然這種理念顛覆了她的認知。



在她看來,這很匪夷所思。


可對很多其他人來說,誘惑可太大了,有誘惑的地方,就有巨大的市場。


張核子已然發現了這一點。


核子科技起步後,主要提供的,是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


產品中,就包括了當年爭議很大的「兒童天賦基因檢測」



什麼是「兒童天賦基因檢測」?


用《健康報》的一段話來概括:



「抽 10 毫升的血,或用一根測試棒取口腔黏膜細胞,就可以預測你身邊這個連媽媽都不會叫的孩子以後是不是會早戀,是否具備舞蹈家或畫家的潛質。」


就是這麼神奇。


這種檢測,在推出時就引發了很大爭議。


有些人很青睞,覺得一個孩子經過「天賦檢測」之後,起碼可以知道他的長處在哪裡,短處在何方,將來培養的時候也能夠有所側重。


比如孩子邏輯思維好,就多學學奧數;


語言能力強,可以嘗試寫作;


體育能力好,那必然往運動員那個方向整。



簡而言之,天賦檢測有助於父母有方向、有計劃地培養孩子,可以大大提高孩子成才的概率。


但是另一些人卻認為,不太靠譜。


因為基因可以影響人的先天條件不假,可「天賦」這個東西本身並不只是先天決定的。


華南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鄭文嶺教授就曾說,目前人類對自身基因的認識和應用,比較成熟的還是在控制遺傳疾病方面,重點解決的是人類臨床疾病層面的問題。


天賦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現象,涉及多種基因協同作用,還存在基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因此,即使有一天能將與天賦相關的幾千個、幾萬個基因都檢測出來,也難以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能力。


不過,爭議歸爭議,利潤畢竟是扎紮實實的。


早在2010年,天賦基因檢測的單項費用就已經超過3600元。



張核子選擇這一塊處女地是絕對明智的,這裡一榔頭下去就可能是金山銀山。


後來,核子科技更是引入了加盟模式,合作方為代理負責推廣,核子科技負責檢測和售後,規模隨之迅速擴張。


截至2018年,張核子在全國已經擁有29家實驗室,還開了500間「基因小屋」。


這種「基因小屋」,一方面是給大伙兒科普基因知識,另一方面也是賣產品,推廣銷售一體化。


當時的張核子雄心勃勃,想把「基因小屋」開到10000家



沒想到這個遍地開花的宏偉願望,僅在4年之後,就變成了現實。




然而,這個現實卻是,張核子的核子科技在一年之內就註冊了16家——核酸機構。



是的,不是基因小屋,而是核酸機構。


確實「遍地開花」了,但「花」的品種卻換了。


張核子又一次彰顯了他的全能,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二次大轉向。


之前對基因檢測的各種理想、各種宏願,現在不知道為什麼,都投入到了核酸檢測里。


據「第一財經」的披露,核子科技僅在今年就註冊了16家「核子華曦」子公司(核酸檢測機構)。


11月份,註冊西寧公司;


10月份批量註冊了珠海、泉州、廈門、銀川、太原、青島、大連、海口8家公司;


9月份,註冊北京核子華曦未來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和貴州公司;


8月份,註冊蘭州公司;


5月份,註冊內蒙公司。


除此之外,核子科技還通過他100%控股的合肥、南寧、雲南的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註冊了核子華曦的合肥公司、南寧公司和雲南公司。



足跡遍布全國。


就張核子手下核酸公司的冒出頻率,用「遍地開花」來形容,都已經不夠了。


據《南方周末》說,從2020年2月起,根據各地中標公告,核子基因先後為濟南、深圳等地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一個核子基因的招商經理曾告訴南周記者,疫情期間公司的重心轉向核酸檢測業務,原本負責招代理商的業務員也會兼顧推廣核酸檢測。


沒想到,慢慢地,「副業」比主業更有聲色。


從這個招商經理的話來看,核子科技似乎是因為疫情來了才調整戰略重心,從「基因檢測」跨到「核酸檢測」。


跨到群眾們的當務之急。


這樣看,張核子倒是有些兼濟天下的大愛精神。


可他幹得怎麼樣呢?


這3年間,很多和核酸檢測有關的「么蛾子」都是核子華曦整出來的。


2020-2021年,濟南華曦因未將感染性醫療廢物置於專用包裝物內,之後還涉嫌謊報檢測結果;


2022年6-9月份,深圳華曦醫學將已簽署操作人姓名的空白流程單複印後使用,導致核酸檢測報告審核人與實際審核人不符。


離我們最近的11月25日發聲的事情最離譜,蘭州華曦將檢測結果陰性的人員錯當陽性報了上去,致使他們被錯誤轉移。


事發後,蘭州衛健委當即對蘭州華曦做了嚴肅處理。



可見,雖然版圖擴張得快,但事實並不盡如人意。


上面指出的這些疏漏,還只是冰山一角。


試問,如果是一個想要「兼濟天下」的企業,如果是一個有使命感的企業,怎麼在細節把控,在流程運作方面會出現這麼多問題?


再加上現在,開核酸檢測機構真的很「符合時宜」。


今年10月份要準備上市的達科為公司,只賣核酸採樣管,產品類型非常單一,這本是企業的大忌;


然而,就憑藉賣這一款產品,僅僅上半年,達科為的收入就接近4000萬元人民幣,至今他的帳面上還有2.4億應收款。


另一家被叫停上市的核酸公司翌聖生物,年營收達3.2億,毛利率超過80%。



更值得關注的是,他家的新冠產品貢獻收入近4成。



再看看這些如雨後春筍般的核酸企業。



令人很難不懷疑張核子的動機。


更重要的是,早在之前做基因檢測的時候,張核子任法定代表人的廣東華曦法醫鑑定所,就曾因為違規被行政處罰。


涉足的兩個領域都有劣跡,只是偶然麼?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的局面是——


核子基因已經在全國開設了64家子公司,50個實驗室。早在2020年,營業額就達到了4.5億。在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不容易的情況下,它先得像一匹「黑馬」。



張核子實際控制的企業數量也達到84家,間接持股的達97家



勢頭,顯然是上升的。





事情曝光之後,激起千層浪。


網友們除了憤慨,對張核子的身世也做了很多揣測。


但因為沒有實際證據,在這裡我們不做討論,只附一張他家人的澄清截圖——



最後想說,其實科技本身是沒有什麼過錯的;


基因檢測也好,核酸檢測也罷。


科技,本身是沒有錯的。


可一旦掌控它的人心裡不乾淨,就有可能污了這些科技。


曾經在公號上的一篇文章里,張核子說,市場上只有兩類基因檢測公司,3%是靠譜的,97%都是不靠譜的。「我只做3%。」



如今,他的微信公眾號已全部清空,只剩一句——


「讓人類壽命平均延長10年以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