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變原計劃,將中企當救星目的何在?

紅岸視野 發佈 2022-12-01T07:59:17.640115+00:00

印度突然改變原計劃,不再收緊投資,反倒是有意將中企當救星?兩種結果都不是中國要的,小心印度的誘餌!聯繫《華爾街日報》的觀點,印度改變原計劃,將中企當救星,一種可能是這是印度拋出的誘餌,藉此促進印度本土發展,而在獲利之後拆橋。

印度突然改變原計劃,不再收緊投資,反倒是有意將中企當救星?兩種結果都不是中國要的,小心印度的誘餌!

自從中印發生邊境爭端事件後,印度國內不斷藉機將經濟政治化。典型的案例是,印度將打壓重點轉移到在印度投資的中企身上。而這些企業都具有一個共通點,在印度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且極大促進了當地的發展。但是印度的翻臉不認人,讓這些中國企業損失慘重。

奇怪的是,在長時間對中企投資保持排斥警惕態度後,印度突然改變原計劃。近期,有關「印度向中企投來橄欖枝」的消息席捲而來。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印度有必要向中國開放。但你別以為美國是在鼓勵印度和中國合作,他們發出這一呼籲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讓印度更好地同中國競爭。

當然,有市場就會有競爭,我們並不排斥競爭。但如果一上來印度就強調「與中國競爭」,那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提議合作的真實用意?拿印度高技術合資企業計劃來說,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向中企投來的橄欖枝。

但這樣的合作,究竟是符合中印雙方利益,還是僅僅滿足了一方的需求,這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邊境爭端事件後,中國見識了印度太多的「過河拆橋」手段。聯繫《華爾街日報》的觀點,印度改變原計劃,將中企當救星,一種可能是這是印度拋出的誘餌,藉此促進印度本土發展,而在獲利之後拆橋。

比如說,隨便找個「政治藉口」,來打壓中企。我們必須承認,中印之間存在難以彌合的分歧爭端。這種分歧,在印度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下持續發酵,萬一印度隔一段時間發作一陣,那中企的位置就十分被動。到最後結果就是,中國養肥了敵人,敵人再回過頭來反打。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印度暫時認清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真心想跟中國合作,共同發展。願景雖好,要實現的話十分困難,單單是美國,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不可控因素。在俄羅斯深陷俄烏戰場後,印度的國防進程大大受阻。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在防務上逐漸向西看。

一旦在防務上重度依賴美國,那印度可能隨時受制於美國。到時,美國藉此脅迫印度打壓中企,印度不想答應也沒法。更何況,邊境問題一天沒有解決,中印關係就不可能有根本好轉。所以在此之前,對印度,我們必須始終抱著一種半信半疑的謹慎態度。

總的來看,無論印度是真心還是另有圖謀,兩種結果都有可能讓中企陷入到極端的被動局面,這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中國已經吃過幾次虧了,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反覆跌倒幾次,歡迎雙邊合作,不代表我們來者不拒,在這一過程我們必須擦亮眼睛。(付曉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