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百變,首推石瓢

觀覆文化 發佈 2022-12-01T20:31:42.497135+00:00

明代推崇紫砂壺,尤為的重視江蘇宜興所產的砂壺,出身書香世家的文徽明的曾孫文震亨,在其著《長物志·茶壺茶盞》中說到茶壺以紫砂為上的原因:「茶壺也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氣,又無熟湯氣」。自明代以後的泡茶法,茶壺居主要地位,茶壺的材質、大小、好壞均關係到茶味。

明代推崇紫砂壺,尤為的重視江蘇宜興所產的砂壺,出身書香世家的文徽明的曾孫文震亨,在其著《長物志·茶壺茶盞》中說到茶壺以紫砂為上的原因:

「茶壺也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氣,又無熟湯氣」。


自明代以後的泡茶法,茶壺居主要地位,茶壺的材質、大小、好壞均關係到茶味。正是由於這一特定的歷史契機,加上紫砂本身的易塑特性,讓紫砂壺直接繼承了很多原本古陶器、瓷器、甚至是石器的外觀造型,石瓢壺就是這樣誕生的。


石瓢,一開始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北宋蘇軾有詩《試院煎茶》:「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他煎茶所用的石銚壺,也被後人稱為東坡提梁壺。


文人對紫砂茶具的深愛篤好,促成了文士名流與制壺名手的交遊往來,或談壺論藝,或以書畫詩詞親自介入紫砂茶器的設計創作。清中期,能書善畫的藝術通才陳曼生即是其中傑出代表,把文人參加紫砂創作的活動提高到了前無古人的境界。


陳曼⽣從蘇軾⽯銚壺中獲得啟發,創製出了⼀款形似瓢器的壺,由此開啟此類壺型的製作。

石瓢壺的發展,離不開陶藝家顧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將過去的石銚壺,改名為「石瓢壺」,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變化,讓人看到了石瓢壺外形更多的可能,其創作的石瓢又被稱為「景舟石瓢」

清代中期還有一位書畫家名叫瞿應紹,字子冶,創製了一把名為「子冶壺」的紫砂壺,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子冶石瓢」,子冶石瓢在曼生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書法和繪畫與紫砂壺完美結合。


觀復博物館依照瞿子冶、顧景舟兩位大師創製的經典壺型,推出——「觀復子冶石瓢」、「觀復景舟石瓢」紫砂壺。


「子冶石瓢」

瞿子冶(1780-1849年)名應紹。初號月壺,後改瞿甫,字子冶,又號老冶、陛春。清嘉慶至道光年間上海人。

瞿子冶善鑑別金石文字,工詩詞、尺牘、書畫、篆刻、鑑古,有「詩書畫三絕」之稱。「子冶石瓢」是他的代表作,為曼生之後文人壺代表。

子冶石瓢壺採用了非常傳統的子冶式樣的設計,架子挺拔有力,典型的三角形形態。透出一股剛韌之氣,和古代文人的風骨非常之相似。


壺身線條更加的柔和、低矮一些,壺口開口更大,特別適合茶葉的投放和清理。三角形的形態和壺身完美呈現出平行四邊形的設計,端握舒適。


「景舟石瓢壺」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他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廣。所享的聲譽可媲美明代的時大彬,世稱「壺藝泰斗」

「觀復景舟壺」即延續此制式,壺身及蓋鈕呈三角形,上小下大,重心下垂。壺式飽滿厚重,蓋鈕則輕巧拱起如橋狀。直流延壺腹弧度斜向上伸,把則順壺肩平伸向下弓起,形狀非圓非方,壺底三足圓如棋子。


搭配著陶刻裝飾,相得益彰。精湛的紫砂技藝和匠心獨運,很好地將詩詞的意境和紫砂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

紫砂器從一種實用的飲茶器逐漸成為了一種人文雅器,其中最為重要的價值也在於其文化的內涵和歷史的傳承。

在飲茶玩壺的過程之中,體會到紫砂技藝的傳統之美和歷史的滄桑厚重之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