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總是會來,不該想的就別想了

今日讀書匯 發佈 2022-12-02T15:49:14.496568+00:00

關於疫情,我們應該凝聚的四個共識。就當前的情況而言,還爭論是清零還是放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現在大局已定,沒有什麼爭論的必要了。

關於疫情,我們應該凝聚的四個共識。

就當前的情況而言,

還爭論是清零還是放開,

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大局已定,

沒有什麼爭論的必要了。

當下最緊要的,

我覺得就是凝聚四個共識。



01


第一個:

疫情之下,沒有最優解。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

我想先說說政策的產生。

你知道政策是怎麼產生的嗎?

清華大學教授劉瑜出過這樣一道題:

假設你來自火星,

突然被扔到中國,

你可能被扔到北京這樣的大城市,

也可能被扔到河南這樣的內地省份,

還可能被扔到西藏這樣的邊疆地區。

你被扔到這3個地方的概率一樣,

各占三分之一。

這個時候,

讓你來設計一個高考分數線制度,

你會怎麼設計?

有人可能會說:

「三個地方分數線一樣,大家公平競爭。」

那如果你被扔到了教育條件很差的西藏,

估計就要噴血而亡了。

有人可能會說:

「那把西藏的一本線設置成200分,

其他兩個地方一本線設置成600分。」

那如果你被扔到了北京,

估計就要一頭撞死了。

所以最合理的高考錄取制度,

一定不是對某一方最優待的制度,

而是各方都互有妥協的制度。

因為對某一方最優待,

就必然會帶給其他方最大害。

所以高考錄取制度,

永遠不可能是最優解,只能是次優解。

因為局部的最優解不是全局的最優解,

個人的最優解也並不是社會的最優解。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就是這樣,

任何一項政策的誕生,

它尋求的都不是對某個人的最優解,

也不是對少數人的最優解,

而是對整個國家的最優解,

而是對整個社會的最優解。

也就是說,

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對100%的人都友好的政策,

任何一項政策,

對一部分人非常友好,

必然就會對有一部分人非常不友好,

怎麼辦?

對於一個國家的政府而言,

他只能選擇對多數人更友好的政策,

只能選擇對整個社會更有利的政策,

這就是所謂的從大局出發。

所以一項政策誕生後,

總有一部分人會成為「委屈者」,

總有一部分人會成為「犧牲者」,

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如果我們不幸成為了「那少數的一部分」,

希望能夠早日想通並接受這件事情。

人生就是這樣:

你必須得接受要接受的,

然後跳過情緒化去解決它。



02


第二個:

越是政策的受益人群,

就越應該幫助政策的脆弱人群。

就像「於三羊鮮聲」老師所說的:

任何政策都有它的脆弱人群。

比如環保政策,

環保是對大多數人都有益的政策,

可以推進可持續發展,

但因為環保政策破產的企業不少,

失業的人則更多。

你不能說因為支持環保政策,

就覺得那些因此而破產的企業,

因此而失業的人就是必要的代價,

就是應該犧牲的部分,

而對他們的遭遇視而不見。

這樣不公平,也不人道。

沒有任何人本來就是應該被委屈的,

沒有任何人本來就是應該被犧牲的,

他們被委屈、被犧牲,

只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大局。

沒有他們的委屈和犧牲,

整個社會就不可能有穩定、進步、繁榮的大局。

所以作為大局的受益者,

我們應該體恤和幫助那些「政策中的脆弱人群」。

因為沒有他們的犧牲,

就不會有我們的受益。



新冠也一樣。

就目前和以後的政策而言,

高齡老人,

特別是有基礎病的高齡老人,

就是政策中最脆弱的人群。

我們應該如何體恤和幫助他們?

我覺得最大的體恤和幫助,

就是輕症不要去醫院。

新冠中最可怕、造成最多死亡的,

是醫療擠兌,

而不是疾病本身,

這是全世界共同驗證過的真知。

所以為了給老人騰出更多醫療的資源和空間,

我們不要有點小感冒就往醫院跑,

不要有點小咳嗽就往醫院跑,

不要有點小發燒就往醫院跑。

你所「省」下來的每一點醫療資源和空間,

那就是一個個老人的生命。

喜歡劉瑜的一句話:

「人道主義的起點,

就在於一個人面對另一個受苦的人時,

心裡會咯噔一聲:

如果我是他呢?」

什麼是一個有人性的人?

我覺得有人性的人就是,

當他遇到特定政策下的脆弱群體時,

心裡會咯噔一聲:

如果我是他呢?



03


第三個:

請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我最瞧不起一種人,

不解封吧,

他說:「憑什麼管我?」

解了封吧,

他又說:「憑什麼不管我?」

人不能既要又要還要,

這很無恥。

做人要有一以貫之的世界觀,

任何一種防疫方式都是有代價的,

你不能只想享受解封的甜頭,

不想承擔一點解封的代價。

成年人的我們,

需要為自己的每一個決定買單,

我們不能一邊喊著口號衝出牢籠,

一邊怪自由的空氣里有病毒。

沒有一個選擇是沒有代價的,

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再說,

也並不是什麼不管你,

而是醫療資源實在是有限,

只能先照顧那些特別亟需的人。

所以既然逐步放開了、有序放開了,

那我們就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自己為自己托底。



什麼是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加強疫苗接種

●出門戴口罩

●包里放個手消

●保持社交距離

●不隨地吐痰

●不亂摸公共物品

●注意個人衛生

●自備相應藥物

●輕症不去醫院

●感染別出去亂逛

我們對自己健康的負責,

對他人健康的負責,

就是對防控疫情所作出的最大貢獻。

都是成年人了,

不要只願意成為個人自由的第一負責人,

而不願意成為個人健康的第一負責人,

這很無恥。



04


第四個:

當前子女最大的孝順,

就是帶領父母去打疫苗。

前幾天香港有關部門,

公布了今年疫情的統計:

共死亡10300多人。

但這個死亡是在特定群組發生的,

年齡的中位數是86歲,

67%是完全沒打過疫苗的,

15%是只打過一針的,

還有,91%都是有長期病的。

我們再看年齡組別:

20到29歲的人,

死亡率極低;

19歲以下死亡的,

也是極少;

其他的年齡組別,

死亡的也不多;

死亡最主要的群體,

是80歲以上的老人,

特別是80歲以上、沒打過疫苗的人,

感染死亡率高達14.70%。



但是我們還可以看到,

打了三針疫苗的老人,

不管打的是科興還是復必泰,

死亡率馬上降到1.58%,

打四針更是降到了0.87%。

也就是說,

如果打了三到四針疫苗,

即使是80歲以上的老人

死亡率也比較低,

甚至比正常的季節性流感還低。

所以對於老人而言,

特別是高齡老人而言,

完成疫苗接種實在是太重要了。

但是在中國大陸,

還有太多太多的老人沒有完成接種。

所以,

如果你真的愛惜你的父母,

真的想保護你的父母,

在他們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那就趕緊勸說他們去打疫苗吧。

現階段子女最大的孝順,

就是帶領父母去打疫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