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一懸崖絕壁,無數信眾命喪於此,人稱「天下第一香」

泡魚兒 發佈 2022-12-04T08:16:12.526117+00:00

俗話說:「窮算命,富燒香」,在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中,燒香這一古老習俗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

核心提要:

被稱為「天下第一香」的武當山龍頭香,位於懸崖絕壁之上,自元朝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建成以來,無數虔誠的信徒為了在這裡燒一柱龍頭香,失足墜岩者不計其數……

作者 | 泡魚兒

今日頭條年度十大旅遊頭條號 VCG簽約攝影師

俗話說:「窮算命,富燒香」,在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中,燒香這一古老習俗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一柱真香通信去,上聖高真降福來」,人們認為,燒香具有敬天祭祖、祈福求願、安神驅邪的作用。不管是求子求學,還是求財求姻緣求事業,「以香達信」,無不寄託著信眾們心中最美好的願望。

傳說燒香最「靈驗」的莫過於龍頭香。龍頭香的含義有兩個,一是指「月窮歲盡之日」的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夜與春節首尾相交的時刻,上的第一柱香。

另一個是指地理位置意義上的,或是高山之巔的寺廟,或是懸崖峭壁上的道觀。人們認為地勢越是險峻,敬的香也就越「靈驗」,比如人稱「天下第一香」的武當山「龍頭香」。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句話用在武當山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地處湖北省十堰市境內的武當不僅是道教聖地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這裡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還是世界文化遺產,有著「亘古無雙境之天下第一仙山」 的美譽。

早在漢魏六朝時期,武當山就已是隱修學道者的修煉之地。據北宋《太上說真武本傳妙經》記載,有淨樂國太子入武當山修道42年,「功成飛升,是為真武神」,這也是武當山宮觀為什麼供奉的是真武神的緣由。

真武神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在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歷朝歷代多次派員到武當山舉辦法事,從鄰近的河南、陝西、四川等地來此朝山進香的民間信眾漸漸地多了起來。

武當山香火最鼎盛的時期當數明代,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明成祖朱棣。傳說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誓師祭旗時,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從北方滾滾而來。

眾人皆驚慌失措,惟有謀士姚廣孝欣喜若狂:「此是北帝真武前來相助也!」姚廣孝法號「道衍」,人稱「黑衣宰相」,是朱棣的頭號軍師。朱棣聽了姚廣孝之言,自然是心領神會,遂披髮仗劍,如真武神附體一樣,揮師入南京,即帝位,年號永樂。

朱棣坐上皇位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派心腹大臣赴武當山祭祀真武神,並著手計劃根據真武大帝修仙的神話修建宮觀。

據《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記載,朱棣從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開始在武當山大興土木,先後有20萬人在這座山上呆了14年,總計耗費億萬錢糧,,「敕建宮觀三十三處,天柱峰冶銅為殿,黃金飾之,范玄帝金像,精嚴置設,曠古未所有也」,「蓋謂昭答神貺,上以報薦祖宗在天之靈,下為天下蒼生祈迓福社祗,宮殿落成,特敕武當總名為:『大岳太和山』」——武當山的地位一下就被撥高到了五嶽之上。

穩居於八百里武當山最高處的天柱峰之巔的金殿,終年雲霧繚繞,恍若仙境。在其四周,孤峰環揖拱立,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地貌奇觀。

龐大的宮觀建築群充分利用山形地勢,巧妙布局其間,氣勢磅礴,肅穆莊嚴。

於是,玄妙無比的仙氣,出來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威嚴,也出來了……

朱棣之後的兩百多年,武當山完全就成了明朝的皇室家廟,歷代皇帝即位登基,都會派重臣來此祭告。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明世宗重修武當山宮觀,在遇真宮邊上的山埡口建了一座牌坊,賜額「治世玄岳」,尊武當山為「玄岳太和山」。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其遊記中說:「余髻年蓄五嶽志,而玄岳出五嶽之上,慕尤切」,由此也可見,武當山在當時的聲名有多顯赫。   

今天的武當山香火依舊旺盛,每年有上億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敬香、旅遊,而被稱為「天下第一香」的南岩宮龍頭香,則是每一位遊客必打卡的一站。

建於元至大三年(1310年)的南岩宮全稱「大聖南岩宮」,是武當山道教神話反映最集中的地方。這裡頭頂雲霄,下臨深淵,面對天柱峰,西有飛升崖,背依展旗峰,就與山西大同的懸空寺的選址一樣,整個建築群都建在懸崖絕壁之上,地理位置險峻無比,是武當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岩。

來南岩宮燒龍頭香的信眾,首先得走進建在懸崖上的兩儀殿——「龍頭香」被古代工匠們設置在這裡,其選址有著很大的講究。

首先從風水學的角度看,這裡正對金頂,有坐南朝北的寓意。

再來看「兩儀殿」這個名稱,「兩儀」出自《易傳·繫辭上傳》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一語,是為「天」與「地」,「陰」和「陽」,在這裡是指「父母」的意思。

不止是南岩的兩儀殿,在武當山各宮觀主殿的後面,都建有真武大帝生身父母殿,這不僅體現了武當山道教的忠孝倫理觀,也意在告誡每一位來此敬香的信徒,孝敬父母乃是修行人生的最大準則。那些來此燒龍頭香的信眾,又有多少人是在為自己的父母祈福呢?

凌空而鑿的「龍頭香」又名龍首石,建於元朝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至今已歷經風雨七百多年,仍然保存完好。

在這根懸空伸出約3米長、30厘米寬的雕龍石樑盡頭,才是焚香祈福的地方。而龍頭下面就是百米深淵,膽小者只是看一眼腿就發軟了。

在龍頭香的表面,是古代工匠們採用圓雕、鏤雕、影雕等手法鑿刻而成兩條龍。傳說這兩條龍是真武大帝的坐騎,真武大帝經常騎著它們在人間巡視。

再看龍頭香的正對面,剛好是天柱峰上的金殿——因此民間傳說在此燒香祈禱,可以上達天庭,通曉神靈,靈驗無比。

要想在這裡敬香,就意味著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從狹窄的石樑攀爬到龍頭處,燃香祈願之後,再小心翼翼地退回來。

在凌空伸出的龍頭香兩側,沒有任何護欄,香客稍不留神,就會跌落懸崖,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然而,似乎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有一種神秘的誘惑,讓龍頭香變成了「奪命」香。數百年來,無數虔誠的信徒為了在這裡燒一柱龍頭香,不惜捨去性命,失足墜岩者不計其數。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湖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兵部尚書蔡毓榮下令禁燒「龍頭香」,並龍頭香處設欄門加鎖,立《南巖禁燒龍頭香》碑告誡:「南巖之下,倚岩立殿以祠靈神,不知何時鑿石為龍首,置香爐於前,下臨絕壑,憑高俯瞰,神悚股慄,焚香者一失足則身命隨隕。此世俗庸,妄人所為,非上帝慈惠群生之意也。今徙爐殿內,以便焚香者,使知孝子不登高,不臨深之義,立石檐前,永杜小人行險徼幸之路,本宮住持暨諸道眾,隨時勸誡,勿蹈前轍,其遵行無忽。」

哪知道,這個碑文就像是一道廣告,一傳十,十傳百,「天下第一香」的名號比以前更加響亮了。信眾們聽說還有這麼神奇的一個地方,不顧山高路遠,接踵而來。

如今的龍頭香已經關閉,為了安全起見,景區設了一道木柵門,防止遊客進入。又在木柵門的入口位置重新設了一個香爐,來滿足信眾們的願望。信眾們只需在此行三叩九拜之禮,將三支香插入眼前的大香爐中即可,再也不用冒險爬上龍身了。

燒香祈福的初衷在於,即使遭遇不幸,亦能讓你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只是,如果這種祈福的方式需要以命相搏,恐已失去其意義。

為了一炷「龍頭香」而不慎丟了性命,是否值得?如果放開了,允許到龍頭上面去燒香,你敢去挑戰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讀書,旅行,攝影,看天下,我是@泡魚兒 ,關注我,帶你一起走遍祖國大好河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