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王心源:考古為何需要「空地協同」?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2-12-04T13:41:12.561060+00:00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考古為何需要「空地協同」?作者 王心源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副主任我來自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我的團隊是從空間遙感的角度來做考古與文化遺產研究。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考古為何需要「空地協同」?

作者 王心源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副主任

我來自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我的團隊是從空間遙感的角度來做考古與文化遺產研究。特別在一些地廣人稀、人跡難以到達的地方,遙感能夠在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千米的高度探測地面,往往會有一些新發現。

文物分為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前者往往放在博物館裡展出;對我們而言,藉助遙感主要做不可移動文物研究,比如長城遺址。這裡我要分享一個故事,這段經歷讓我感覺到文物的確對於東西方文明互鑒交流起到推動作用。

漢唐與羅馬:長城連起中外交流

2012至2013年,我在絲綢之路中國甘肅瓜州-沙州段做遙感考古,那一段有漢長城,也有唐朝武則天時代建的郵驛系統。郵驛系統包括道路、驛站等設施。經過千年的歲月,道路難尋,驛站也消失殆盡。只有通過驛站來判別古代道路。驛站有的邊長几十米,大一點的將近百米。當時中國已經做過文物「三普」調查。我們利用遙感考古技術方法新發現一些疑似遺存,接下來需要做地面的實地調查與驗證。

正好那時我招了一個外國的博士生Nabil Bachagha,是突尼西亞人。突尼西亞是緊鄰地中海的一個北非國家,在古羅馬時代,它是古羅馬帝國邊境的一個行省。古代中國有長城,古羅馬也有長城(limes,邊牆),當時我希望能夠讓他做一個中西方長城的比較研究。也不知是否可行,我就帶他到野外考察。

調查隊員徒步調查突尼西亞古羅馬邊牆遺址。受訪者供圖

瓜州(過去叫安西)到敦煌沿著古代的路線將近200公里。我們大概沿著漢長城與唐代郵驛系統線路去驗證新的發現。這個突尼西亞學生一到那裡的野外就說,怎麼這裡的環境跟他的家鄉突尼西亞如此相似?兩地都是乾旱區,沙漠戈壁、綠洲,特別是都有第三紀孑遺植物裸果木,這激起他的濃厚興趣。他問我能否在他的家鄉展開研究。回北京後,我根據在瓜-沙段研究的經驗,結合遙感圖像初步分析給他劃定突尼西亞的研究區域,讓他用遙感考古方法來做。

經過一段時間艱苦的室內工作,包括相關資料的收集、遙感圖像處理、初步解譯與分析,我們果然找到了一些疑似的考古遺存。通過遙感看到的這些「證據」都是初步的,最終都要考古專家們去現場驗證。這個時候我就通過他找到突尼西亞駐華大使迪亞·哈立德(Dhia Khaled)先生,進而聯繫到了突尼西亞國家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達烏齊·馬赫富德(Faouzi Mahfoudh)教授以及突尼西亞乾旱區研究所所長海珊(Houcine Khatteli)教授,經過多番協商達成合作協議,我們的空間考古研究團隊得以三次前去驗證。第三次是聯合突尼西亞、義大利、巴基斯坦的科學家共同進行野外考察、驗證。我們利用空間考古技術與方法,在突尼西亞發現10處古羅馬時期考古遺存。

中突意聯合團隊在突尼西亞進行實地調研驗證。受訪者供圖

這件事影響比較大。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西亞文化部召開遙感考古發現新聞發布會,突尼西亞文化部長出席會議。之後,我們又與突尼西亞農業部、旅遊部簽訂合作協議。科技合作研究也對兩國民間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一開始,我們去野外考察,遇到的當地人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那時,中國在那裡的影響比較小,我只看到華為公司的廣告。這之後,由於突尼西亞國家的電視、報紙廣泛宣傳,中國在那真的有了名聲。而在中國,突尼西亞也揚了名,當年的高考地理試卷還提到了這項合作研究。

我的這個博士生不僅在遙感領域頂尖雜誌發表論文,也得到中國相關媒體的宣傳。他博士論文答辯時,突尼西亞駐華大使迪亞·哈立德先生親自參加他的論文答辯會議,並對中突合作高度評價。現在我們還在保持聯繫合作。可以說,小文物推動了大事業的發展。

中突意聯合團隊在突尼西亞進行實地調研驗證。受訪者供圖

科技與考古:技術賦能文明探源

探討文明這個話題,我覺得首先要明確方法論。怎麼定義文明、哪個文化來主導研究、哪種語言來主導研究,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文明探源,不像找河流源頭。河流源頭有明確規定,最長者為源,在遙感圖像上可以量算並看得清楚。但是文明不一樣,特別像中國這樣多元一體的文明。一個考古團隊在山西找到了證據,另一個團隊在浙江可能找到的更早,未來可能在別處還會找到更早的。所以我認為,與其說要找到一個確定的源頭,我更願意說探源永遠在路上,不斷地做研究、不斷地梳理和尋找。這是一個「尋祖」的過程,「祖」到底在哪?一代代向前追溯。

明確方法論後,就涉及到研究技術。科學技術賦能考古與文化遺產研究,這涉及到多學科協作。

遙感考古,主要是利用遙感技術對人類活動遺蹟和遺物進行探測與分析。遙感可以遠距離感知地面目標反射、輻射或者散射的可見光、紅外、微波電磁波,進而對目標進行探測識別。這種技術大大增強了人的「眼力」。歷史遺蹟在地表往往以一定形式呈現,地面不同植被、土壤、地貌特徵等與遺址產生的電磁波波譜特徵不同,這種差異通過肉眼往往難以識別。遙感觀測設備接收電磁波數據再經過計算機處理、分析,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觀測地考古目標信息。

中突意聯合團隊在突尼西亞進行實地調研驗證。受訪者供圖

文明在向前溯源時,要有一個實物的遺存作為載體,需要考古學證據。當時在絲綢之路申遺時,國外就有人質疑,中國的「絲綢之路」哪裡有路?實物證據在哪裡?我們利用高解析度遙感影像數據通過軟體對於數據處理、遙感反演與空間分析,並與歷史文獻對比確認,找到了古代郵驛系統的驛站遺址以及古代的綠洲、耕地,並進行該段的絲綢之路數位化重建。那些地方人跡罕至,只憑人力難以獲取關鍵信息,而科學技術卻能幫助我們找到這些隱性的證據。遙感技術更像是先行軍打前站,發現疑似遺址的地方,然後田野考古再跟進證明,彼此聯動。

2018年,「一帶一路」遙感考古新聞發布會在突尼西亞國首都突尼西亞市舉行。受訪者供圖

東方與西方:對話促成文明互鑒

「東西問」,「問東西」。「東」「西」本是方位詞,但中文的「東西」作為一個名詞的時候泛指各種有形的或者無形的事物。這正應對「文明」一詞。文明實際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強的概念,是人類歷史發展中所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總和。

不同民族文化特點可能不一樣,文明需要對話交流,所以打造一個「東西問」對話平台非常重要,需要東西方一同加入,找到一個共同的話題來交鋒、研究、探討。立時達成共識是比較難的,但正因為這樣的探討過程,才能夠逐漸消除隔閡和誤會。

我們主張文明溝通、文明互鑒,希望建立一個共同體,中國叫「和而不同」——這是中華文化的偉大之處。中國不要求人人都一樣。但有一個基本點是確定的,地球只有一個。如果只有東半球,沒有西半球,地球無法轉動,誰也生存不了。文明也是一樣,不能只有東方文明或者西方文明。世界只有文明的多樣性,人類才能繁榮昌盛。

文明對話交流應當放眼世界,在這個過程中要把多學科知識、現代科技融入進來,特別是網際網路數位化技術。在信息化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在物理空間生活的同時進入到另一個虛擬的世界,或者叫賽博空間。我們的空間信息技術考古有時正是進入到虛擬世界裡面,利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網絡等技術來做文化遺產研究。未來新的文明形態建設,另一方面就是要在虛擬空間裡建成。所以既要做好東西文明交流,也要把實體的、虛擬的東西都要納入考慮。(完)

作者簡介: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王心源,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副主任,國際數字地球學會(ISDE)中國國家委員會數字遺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數字「一帶一路」(DBAR)世界遺產工作組(DBAR-Heritage)聯合主席,國際古蹟遺址保護協會(ICOMOS)會員,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ICOMOS-China)常務理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世界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

王心源主要從事數字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空間考古等研究,承擔重點項目50餘項。他分別在絲綢之路中國甘肅瓜州-沙州段(2013年)以及古羅馬突尼西亞段(2018年)遙感考古重大發現十多處遺存,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利用空間考古技術方法在國外發現考古遺址者。已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70餘篇、論著5部。

關鍵字: